最近跟蕭言中蕭老師的特助聊到高雄畫展。他說,老師獨創的「指劍畫派」是用平板電腦作畫,經過解析度優化與色彩校正後再製成電子版畫。
所以,有些欣賞者會好奇,既然是平板電腦繪畫再印出來的,那有甚麼價值呢?自己印、或著網路上看圖片,又有甚麼不同呢?何必掏錢買呢?
這個問題滿有趣的,不諱言的說,我的直覺也是如此。如果都是電子印出來的東西,那確實不都一樣嗎?
於是乎,我拿著這個問題跟老師討教,得出兩種思維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想想買複製品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種思維工具:角色。
如果一件事情對我們沒影響,那我們可以想想誰會有影響?這種思維在坊間會被稱為換位思考。
買電子版畫跟自己去網路上載圖片下來影印,假設對持有者沒差別好了。那對誰有差別?
很簡單,就是對作者。
藝術家們辛苦的打磨成品,背後的積累與思維就展現在圖片上,我們可以去畫展欣賞,以示支持,也可以付錢帶走,鼓勵創作。反之,如果大家都只看不買,那你白嫖、我白嫖,明天作者睡大橋。
這就是日本作家齋藤綠雨所謂的:「為了作家,書是不買也要看;為了書店,書是不看也要買。」
這句話把作家跟書店切開,是為了不讓作家沾染上銅臭味;我比較粗鄙,如果我是作家,肯定也是希望大家不看也要買,否則哪有精力出版下一次的創作呢?
所以,電子版畫當然要買,才能鼓勵好作品。
我們衍生第二種思維工具,集體化。
也就是如果所有人都改變行為,會產生甚麼影響?
首先,如果市場都覺得電子版畫不值得,上網看看就好。那會怎麼樣呢?
那或許電子繪畫的形式就會消亡。
那時,大家想要親近藝術,就非得跑一趟美術館、畫廊。實體繪畫也不再願意成為電子形式,讓網路上能被記載的藝術逐漸減少。
反之,如果市場願意付錢買電子版畫,那代表世界會有更多作家願意將表達的形式轉變到不同的載體,讓人們可以方便的瞭解藝術作品。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希不希望活在更方便欣賞藝術的世界呢?
付錢買到的是甚麼?
其實,一說完這兩種思維工具,你會發現,買所謂的電子版畫,其實跟所謂的「支持正版、遠離盜版」的邏輯大同小異。
也就是說,我們買的不僅是畫,也是老師們在上面的正版簽名。這象徵了我們是一個藝術品的擁有者,更是美術的推廣者、藝術家的支持者。
話又說回來,其實版畫並不罕見,網路上可以查到,這種間接藝術就是為了讓藝術可以有「有限的重複」、「每一幅品質相近」、「每一幅都是真跡」的意義。
而電子版畫只不過是將過去的材料轉移到高科技的畫具與精緻的印刷術上,每一幅畫的編號,既是證明了他的正版、也是代表了他的獨一無二。
其實很多模型收藏也有著這種限定編號,異曲同工。
最後,回到前陣子紅到翻天的NFT。
很多人不解,在一枚虛擬的硬幣上標註一幅畫作,這有甚麼有價值之處?
就算我沒有買到這枚硬幣,難不成我就不能觀賞硬幣裡面的圖片、影片?難不成我就不能分享、下載、當我的大頭貼嗎?
事實上,這可能是因為科技發達太快,我們的觀念還沒跟上。
對以前的人們來說,財產只有動產與不動產;但現在,我們有能源、有虛擬網絡,這些財產不是摸得著、看得到的存在。
買賣它們,也不是在交易實體物,而是在尋求正當權利的轉移。也就是誰才是一則貼文、一段短片、一幅圖畫的真正主人。
當然,美感有高低、口袋有深淺,我們可以看看就好,不需要成為作品的真正主人。但,當面對到別人願意花錢購買時,最好不要只覺得對方是在浪費錢。
這樣說吧,一個人知道電子版畫的好、了解自己付錢買到的是甚麼。一個人則覺得上網看也一樣,前者真傻。
誰才是懂得、誰才是真傻呢?
KSpace 高雄實驗場:夢河—陳昇╳黃志偉╳蕭言中三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