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思辨課程跟學生聊到藝術,乍聽之下,所謂的美學似乎很有門檻,沒有專業背景怎麼聊呢?
所謂的美學門檻,是對於藝術的品評能力,作品背後的技法、思路都有門道,我們外行人隔山談畫,當然會成了笑話。
不過,若是不談畫、不談作品,而是大範疇的先來說說美,那其實美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他有零門檻的外部效益。
像是一個人有錢,對我有甚麼好?他要是不蓋橋鋪路、不開倉賑糧,那死老百姓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有錢人,所以有錢的外部性,需要靠花錢,但錢花了也就沒了,是零和的。
或著一個人聰明,那又有甚麼好?他要是不出謀獻策、不出山濟世,那芸芸眾生也只是隨波逐流、自生自滅。聰明的外部性,要仰賴發明、創造、改變世界,也不容易。
但美不一樣。
一個人美,那是觸動神經、直接打擊膝蓋的,一顰一笑千金重、回眸一笑百媚生,如果是遊戲角色,可謂之破防。
而這種感官享受,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得到,這是零門檻。同時,他還不會因為更多人一起看而貶值,整體福祉大。
當然,美的獲得雖然是零門檻的,不過前提也是確認過眼神、遇到對的人,正因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才會出現「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別的美。
而既然美的感受人人都有,那什麼是美呢?我們往下展開了對實物的討論。
回到藝術作品
我們討論到,該如何區分作品的優劣之別?
同學們都很有禮貌、但也很貪心,往往會說:「都很美」、「都漂亮」。
但這樣的回答真的萬無一失嗎?仔細想想,如果拿我們隨手的塗鴉和大師們的藝術品相提並論,說都很美,那豈非自欺欺人?
於是,有的同學提出了不同的指標,我把它們歸納成兩種,分別是「視覺的美」與「思維的美」。
前者,談的是剛剛說的:看完覺得美不美。可以比畫工、拚技法,在層次上,這應該可謂精雕細琢、鬼斧神工。
但後者,其實比的是想法,當我們了解作品背後的創作思路,會有醍醐灌頂、原來如此之感,那就是思維的美正在刺激我們。
思維的美
我的老師曾跟我說過立體派大師畢卡索的觀念。
畢卡索認為,我們的生活是立體的、3D的,你看一個人有正反、有斜側,這是真相。但白紙終究是平面的,我們把立體的東西投射到平面的畫布上,必然會有所差異、會失真,那繪畫豈不就是一場騙局嗎?
聽完畢卡索的想法,有了這個觀念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畢卡索的畫作,為何同一個人感覺像是拼拼湊湊、奇形怪狀,或許就是畢卡索希望在同一幅作品中,展現出一個對象的不同面向。
老師還說過杜象的「噴泉」,也就是在課本裡面會出現,做為達達主義代表的小便器。
小時候看到時只覺得詫異,若是這種東西也能算藝術,那豈非人人家裡都有藝術品?
但為何杜象希望將小便器做為噴泉?其實一方面是要突破人們對於藝術不能是工廠製造的人造物的既定思維,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噴泉在西方有神聖潔淨、而小便器則汙穢不潔,用這樣的手法來諷刺典型的藝術品。
不論認同與否,至少我們都知道當初創作的想法了。
有趣的是,做為本體的小便斗最後遺失了,但這個藝術品並沒有因此而離開歷史,實際上,就算只剩下一張照片,那「噴泉」也依然成立,因為觀念已經被杜象給刻劃。
所以,為什麼藝術品要重視想法、重視觀點?
因為創作本身就是終結。
畢卡索將「立體派」的觀念創造出來,後續的人有類似的舉動,多半會被認為是「受其影響」,就算作品更加精良,那也是「承襲觀念」。
杜象將小便斗視為藝術品,再有人將不潔的人造物說這是藝術,那要嘛是學生剛看完課本之後的玩笑之詞,不然就是追隨達達主義的藝術家。
或許,藝術史本身就是一種不斷的反動,一旦有人成功的完成突破、提出不同於舊世代的構想,藝術就翻到下一頁,一個觀念就誕生了,沒錯,他依然可以被繼續發展、被任意反駁,但不可能再誕生一次。
可以說,視覺的美是一種工匠精神,靠打磨、靠鑽研,得到藝術家的殊榮。
而思維的美是一種實驗精神,靠嘗試、靠突破,拿走歷史上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