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代理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想,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雜事裏,人與人的互動如果沒有共識,除了是非和八卦還能有什麼?
古文觀止裏的「貨殖列傳序」,讀著直覺追求財富也是人的本性使然,以前沒有貨幣的時候,土地就是財富,天子腳下沒有所謂耕者有其田的概念,但治理天下時順應人性本質而且因勢利導之,士農工商各自發揮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齊桓公,伊莉莎白,管仲,格雷欣和大部分的管理人都一樣,世上的紛擾煩囂皆因利與益而往來。
管仲雖然僅是齊國下卿,卻是實際的執政者,任內大興改革並且重視商業。
早在公元前8世紀的管仲,就已經掌握了鼔勵營商環境的基本法則~「 虛車勿索,徒負勿入,以來遠人。」意思是空車來的和徒步背東西的,都給予免稅優惠,這樣就能吸引遠方的人來做買賣。管仲的權力、富貴與尊寵,全部都是齊桓公的賞賜,管仲儼然就是王室代理人。
16世紀的英國都鐸王朝也有個出身「倫敦布商」的王室代理人格雷欣,格雷欣身受伊莉莎白一世的信任,為王室籌措外債長達20年的時間,一直到打敗西班牙無敵鑑隊,英國王室才擺脫因亨利八世的錯誤執政策略而導致的國庫虧空,又必需聘用代理人遣派出國籌措外債的窘境。後來殖民活動、海上霸權逐漸形成,國際貿易興盛的「日不落帝國」全球化樣貌非公元前8世紀周王朝之齊國的經濟規模可比擬。
小國寡民的安居樂業顯然歲月靜好許多。
老子·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以前讀到「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的時候,總覺得老子真是孤僻,一個人講道也就算了,幹嘛要人民這輩子都跟他一樣孤僻呢?其實老子是先知啊!想想,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雜事裏,人與人的互動如果沒有共識,除了是非和八卦還能有什麼?倒不如認真思考一下如何增長自己的智慧要來得實際些。可見閱讀文章、聽聞事情,真的不能斷章取義又會錯意。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日系文化的白色巨塔醫護人員的階級意識型態上,不難理解醫師與護理師( 護士 )的上下尊卑有別的傳統緊緊跟隨。
從日系文化的白色巨塔醫護人員的階級意識型態上,不難理解醫師與護理師( 護士 )的上下尊卑有別的傳統緊緊跟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管仲在齊桓公時代的政治智慧,如何利用禮節來制衡權力,以防止桓公的野心膨脹,並與周天子的關係。文章透過類似《魔戒》的比喻,闡述了權力的魔戒如何吸引人類的慾望,並強調保持禮節的重要性,以維持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Thumbnail
本日籤詩: 「吉人相遇本和同,況有持謀天水翁。人力不勞工論協,事成功被笑談中。」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主角是魯仲連。       他是誰?       魯仲連,有時候叫魯連,春秋戰國時候的齊國人。他很會說話。作為很會說話的人,成為當說客,也可以當談判專家。有時候,這兩種身份也
Thumbnail
《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是管子的一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管仲以織絲袍為魯梁的人民開闢市場,從而成功拿下魯梁的故事。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了政治與經濟間的關係,並提出對於臺灣自行車業發展的影響和政治問題的思考。文章以古代故事為引,引申出對當今政治與經濟議題的啟示。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Thumbnail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管仲在齊桓公時代的政治智慧,如何利用禮節來制衡權力,以防止桓公的野心膨脹,並與周天子的關係。文章透過類似《魔戒》的比喻,闡述了權力的魔戒如何吸引人類的慾望,並強調保持禮節的重要性,以維持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Thumbnail
本日籤詩: 「吉人相遇本和同,況有持謀天水翁。人力不勞工論協,事成功被笑談中。」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主角是魯仲連。       他是誰?       魯仲連,有時候叫魯連,春秋戰國時候的齊國人。他很會說話。作為很會說話的人,成為當說客,也可以當談判專家。有時候,這兩種身份也
Thumbnail
《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是管子的一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管仲以織絲袍為魯梁的人民開闢市場,從而成功拿下魯梁的故事。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了政治與經濟間的關係,並提出對於臺灣自行車業發展的影響和政治問題的思考。文章以古代故事為引,引申出對當今政治與經濟議題的啟示。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Thumbnail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