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51):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兩者極不對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raw-image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臣屬應當合禮,臣事奉君主應當盡忠。

 

在《顏淵篇》中,齊景公與孔子也類似的問答。『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景公這個諡號一般般。他問孔子為政之道,比定公的問題更寬泛些。孔子簡明扼要地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的樣子,臣要像臣的樣子,父要像父的樣子,子要像子的樣子。大家都照自己身份要求的那樣做,處理好君臣父子關係就萬事大吉了。至於不同身份有什麼樣的要求,則不言而喻。就是前面的君禮臣忠,再加上父慈子孝。孔子在齊國呆了不少日子,估計沒少在齊景公面前嘮叨這些。齊景公對孔子所言非常稱道,情不自禁地說道,『太對了,果真大家都不守本分的話,雖然有積糧,我能吃得上嗎?』意思是大家不守本分把國家搞亂了,縱然有積糧,也會搞得自己沒有吃的。『信』,果真的意思。

 

不言而喻,『臣事君以忠』,必定要求『臣事君以禮』。既然要求以忠了,肯定必須以禮。禮的本義就是用來分親疏,定尊卑的,臣在君面前不以禮肯定不行。『臣事君以禮』是對臣的基本要求。孔子自己在君主面前就謹守禮節,以至於他『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八佾第三)。

 

孔子對事君還有些具體要求。都是盡忠的延伸。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憲問第十四)。當自己認為君主有過錯時,臣子不得隱瞞自己的想法,欺騙君主而要犯顏相諫。這個犯與『犯上作亂』的犯有所區別,一個仍然保持對君主的尊敬和服從,而後者則不然。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衛靈公第十五)。事奉君主,要先認真辦事,然後再考慮食䘵。

 

孔子還用良馬來比喻良臣。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憲問第十四)。

 

良臣之所以為良臣,就像千里馬一樣,主要不在於跑得快跑得遠,而在於牠善於理解主人的意圖,服從主人的指揮,保護主人的安全。而當主人的指示會導致其生命危險,也能發出危險的信號,抗拒其指令,『而犯之』。就好比阿西莫夫機器人定律,『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孔子的這個君臣父子之道,是不對等的。要求臣對君盡忠,當然也必然要求臣對君以禮。臣對君以禮是不言而喻的。君對臣呢,就只要求以禮,不要求以忠。而且,『君使臣不以禮』,孔子只是認為不怎麼完美,但也過得去。『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第十五)。這與西方文化中的君臣之道不同,西方文化中要求君臣要互相忠誠。臣屬要服從效忠君主,君主也要遵守對臣屬的承諾,而且不能命令臣屬幹違背神的律令的事。

 

『君使臣以禮』,意味著君主不必對臣下以忠,可以要求臣下幹任何事情,也不必信守對臣下的許諾。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子路第十三),對守信重諾的人評價不高;而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兩位老先生都認為居上者不必對居下者守信。孔子肯定要求對君主,對上級『言必信,行必果』,不然就與『忠』相衝突了。所以,他這裡也如孟子一樣,主張不必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信守承諾。事實也正是如此,歷史上反復無常,對手下背信棄義,拋棄犧牲手下的君主多了去,但儒家認為只要是為了大義,江山社稷之類,這樣做就是正當的。

 

而且在這樣不對等的要求下,君實際上也做不到『使臣以禮』。所謂『使臣以禮』,不外乎要求君主對臣下客客氣氣,別頤指氣使,給臣下應有的物質待遇和榮譽。但如果君主不這樣做,臣下也沒辦法。因為要求『臣事君以忠』,要服從君主的對待和安排,不是嗎?君主再蠻橫無禮,也不能心有怨意。春秋戰國時代還好,列國競爭,天下尚未一統。國君都想吸引優秀人才,萬一國君對臣不以禮待之,還可以一走了之。天下一統之後,就沒辦法了。搞到後來,就演變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本是無奈,後來就成天經地義了。

 

所以,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必然要求『臣事君以禮』,不要求『君使臣以忠』,也難以要求『君使臣以禮』。兩者極不對等。

 

2018年12月11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
Thumbnail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為政第二)。 哀公是魯國國君,『哀』是後人給他的諡號,對他一生的評定。諡法上說,『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總之就是死得早沒有什麼作為的意思。但魯哀公活得也夠長的,生卒年為前521
Thumbnail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為政第二)。 哀公是魯國國君,『哀』是後人給他的諡號,對他一生的評定。諡法上說,『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總之就是死得早沒有什麼作為的意思。但魯哀公活得也夠長的,生卒年為前52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