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作變成壓力

當創作變成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作壓力

寫作壓力

創作原本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可以發洩情緒,舞弄鍵盤創造出「彩色」「黑白」人生;

懷疑人生時就抱著疑問句為自己寫劇本。

高興時就寫下跳躍的字句,展演黑色喜劇。

悲傷時就轉化故事為創作文,譜出人生腳本。

運用文字技巧療癒自己。還能將討厭的對象寫進故事幫他定下結局。

目前還不想到此境界,尚在陳述中還沒幫討厭的人寫下定論。希望不要到此步驟,自有天定。

重複寫作

重複寫作

輸出需要勇氣

寫作的壓力是為自己套上框架,並被文字束縛住自己。想跳脫出既有模組,但又覺得風格不符合或是已有人寫了,找不到自己的創作定位。就這樣在空白處寫了又刪,刪了又寫,一直在重複中(講白點就是浪費時間)。

個性造就壓力

不只是框架還有求好心切,我是一個個性相當急,手非常癢的人,外加腦袋意志不堅定,這種人多嗎?能認養一下流落在外的我嗎?

性子太急;不愛核稿,文章一寫完就上架,常常錯字或是言詞不通順。

手癢;回頭看自己文章內容。常常發現不夠好,東挪西移大轉彎。有方格子真好,隨時能上去修正。適合手癢的人。

意志不堅;原本是直路,看了幾次發現路太直了,不再只是內容修正,變成連編排都大改變。就這樣一在修正之下好像〜更找不出自己風格了。

編輯精選

5月份到現在5個月入2篇編輯精選


就這2篇還沒動過,其它沒入選想到就調整一下,目前文章數62篇入即時精選計有32篇,其它沒動靜就變微調。夠手癢吧。

寫作瓶頸

最近就真的碰到相當大的瓶頸,沒想法!難以下筆,找不出敲鍵盤的理由,還好追蹤者也不多,目前還真的不多,就算沒寫也沒壓力吧。

想收費一來可以激發自己的動力,二來可以增加文字含金量,本來想20元/月,但追蹤數哪麼少,也不會有人訂閱。到時也是無疾而蹤。算了!就這樣想想還真沒動力。

壓力來源

別人的壓力是太多人看,等著刷下篇,時間被讀者追著跑。

我的壓力是沒人看,自己封存,越封越沒想法。

別人的壓力是怕寫不出來,對不起訂閱者。

我的壓力是寫了怕對不起自己,沒了工作(職場生活太寫實)。只好找題材。

這二種壓力還真不同,為了寫作還到處找題材,上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課程寫了二篇,當志工也貢獻好幾篇,再來還有讀書會領讀人計畫。這個計畫可能沒有延展性的必要,輸出跟輸入都要有所取捨,不然就變成人生都是坎,自己佈下的坎最糾結。

生活不累,累的是忘了自己是脽。

想找回初衷,卻找不回單純的心。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ena 漫談人生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不知不覺在此文章也30有譜。雖然我寫文章行之有年,但這一年下來,我對於自己的創作定位以及行為還是真的是有點心得:找主題不容易,而寫文章也真的是很疲勞的事情。當讀者理解了我的寫作規格,也更可以調整閱讀方法。我的確寫不快,但我可以保證每一篇絕對物超所值:因為那些不僅是我的文字,也是我的知識,我的人生。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當我們開始期望從寫作中獲取回報,不論是錢財、影響力或是成就感,這些會促使我們在意數據並且尋求創作定位;就像投履歷一般積極展現自己的優勢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減少呈現自己的劣勢—不想被看見或是較不受好評的那一面;因此也可以說是我們在創作這方面被社會化了。
不知不覺在此文章也30有譜。雖然我寫文章行之有年,但這一年下來,我對於自己的創作定位以及行為還是真的是有點心得:找主題不容易,而寫文章也真的是很疲勞的事情。當讀者理解了我的寫作規格,也更可以調整閱讀方法。我的確寫不快,但我可以保證每一篇絕對物超所值:因為那些不僅是我的文字,也是我的知識,我的人生。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當我們開始期望從寫作中獲取回報,不論是錢財、影響力或是成就感,這些會促使我們在意數據並且尋求創作定位;就像投履歷一般積極展現自己的優勢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減少呈現自己的劣勢—不想被看見或是較不受好評的那一面;因此也可以說是我們在創作這方面被社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