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河 之北京篇 #跟滴滴師傅聊天的19.5公里(2018年4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因為工作,坐了一趟19.5公里的滴滴打車。我戴著不親切的大墨鏡跟黑色口罩,但卻很投緣的跟師傅聊了全場。

滴滴司機多半是外地人,相較於一般正規出租車的老北京師傅那般說話揶揄抬槓與流裡流氣,這位滴滴司機是一位山東人,從閒聊到“他以前是順豐快遞員”開始引起我的注意

我說:「中國快遞業是真的做的挺好的~」

他停頓了一下:「我不知道國外的快遞是怎麼樣。我看的比較淺。我認為中國快遞能做到好. 是因為我們這種沒有文化、沒有能力、但是又需要掙一口飯糊口的人. 這種人太多了,所以做快遞小哥的人多。 我們沒別的專長,得吃苦耐勞的幹下去」

我認同的嗯了一下,是的,送餐業也是一樣。

而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順豐. 我就說了我對順豐的稱讚:可靠啊、快啊、快遞員素質高…… 但是您為什麼從順豐不幹了轉行開滴滴呢?

是啊,順豐一個月能有7~8千,不過其實每個月他也得自己墊1千多,因為他負責的是北京郊區,沒配車,他得自己負責油錢,補助幾百後其他多的就自己掏錢。每月就是自己墊付1千2。

順豐還有一個優點,是快遞如果壞了,可以申訴賠償。
不過,順豐的規定是:快遞如果在路上壞了,客戶投訴下來,第一個是讓快遞小哥賠。
那次,他遇到客戶一次寄送5罐奶粉,明明就在客戶面前,認真包裹的很完整,但是寄到收件人手上卻爆了3個。其實這麼硬的奶粉罐能爆開,肯定是寄送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擠壓,但是公司沒有追究運輸過程的責任、直接要快遞小哥吃下來,賠償1千多元,他氣他的領導沒有出面為他說話,就這樣離職了。之後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好開始跑滴滴。

我「喔...恩。是喔」不知道接什麼話好。

然後再聊到滴滴師傅賺多少,他說,我今天跑了17趟才賺了200,他就是身體還行、能賺就賺、常常一天17-18小時就在路上,累了就路邊睡一下
「我一年必須賺9萬才可以」他沒說這九萬是養多少人
「也許對你們來說,一年9萬沒有什麼,出個國就1-2萬,但是對我是拼死拼活。沒單的時候,就在路上繞著繞著。到了半夜人更少,也不甘願回家。

我說半夜你就去南站那繞啊

「不敢去,我們這種不敢去火車站、機場。我們不是正規車,會被抓」

喔..

他跟我說了現在打車司機們都在等美團打車在北京開放,一個新的戰局出來,無論對司機或是乘客都會有一段時間「賺錢的機會」。滴滴抽我們20%,而美團才抽8%。很多司機都註冊好了再等著。

然後也介紹了我:“黑快遞產業”,其實我沒聽懂黑快遞操作的細節,就是賺中間差價的奇怪產業。

「快遞是不可能丟的」他說

「我就丟過,從淘寶買的東西,最後找不到了,賣家就重新發一個」我說

他笑了一下「那只是在某個倉庫,他們不想找而已」

其實這是一趟還挺愉快的打車經歷,是在一個有點悲情、但是還是積極向上的氛圍中。

在北京這幾年,無論是朋友圈、見到的人事或是媒體,炫富、炫文化、炫氣質、裝逼的(這字真不好,但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太多了,努力、努力,就是為了能給別人看一個絢麗(能夠被別人羨慕)的外殼,這成為這個時代 這個國家的主要基調。所以當他說到那九萬,不卑不亢,讓我有點不習慣。

差不多每次在出租車裡面聊天,一定都會被問到工作、租房多少、在北京多少年這些隱私,其實對我來說,我也不想知道師傅的隱私。 只是,有幾個對話我挺想記錄下來。

「中國人太多了!你看看美國是全世界第三大面積的國家吧。 人口才3~4億。如果我們中國人也像美國3~4億,那你跟我現在都是有錢人。」

我笑了笑

下了車,我給他五星,

給他的評價裡,祝福他早日賺大錢

然後記住,以後快遞得自己包好、別給負評,這些負評投訴,可能都是那些沒有條件為自己爭取的基層小角色來被黑鍋,但是,我今天真的換了思維,他們這些用血汗賣命、渺小卑微但堅韌的一群,才是讓中國經濟壯大的真正功臣。好像確實是這樣

2018.4.1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適合手頭很緊但被疫情悶到很想出門
2018年準備回台灣的我,應該跟第一年的我完全不一樣 她有始有終看完我在北京全部歷程的, 或許是因為人會永遠記得爛醉時陪妳的人吧, 也或許,就是因為有緣分而已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心理師聽完我的故事,跟我說:「你能是對權威過敏」 這句話讓我覺得好溫暖,「過敏」就是連醫生也沒有辦法的病啊,我接受它就好了不是嗎?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很適合手頭很緊但被疫情悶到很想出門
2018年準備回台灣的我,應該跟第一年的我完全不一樣 她有始有終看完我在北京全部歷程的, 或許是因為人會永遠記得爛醉時陪妳的人吧, 也或許,就是因為有緣分而已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心理師聽完我的故事,跟我說:「你能是對權威過敏」 這句話讓我覺得好溫暖,「過敏」就是連醫生也沒有辦法的病啊,我接受它就好了不是嗎?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貨運老司機自述年輕時賺錢後迷上賭博敗盡家產,現在為了還貸款努力送貨,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和悲慘的遭遇。
Thumbnail
  外送員究竟是怎麼樣的工作呢?外送產業從幾年前逐漸興起,有些公司為吸引人力,也紛紛拋出某些招募廣告詞:工作時間任選、自由彈性、月收入上看十萬等條件。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本書針對這些說詞提出質疑,並探討外送員行業的勞動現場、工作制度、勞動安全等問題,進而讓我們瞭解外送行業的實際情況。
會搭計程車的乘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各式各樣各種類別的人都有。 但這篇文章要寫的是計程車司機最喜歡的乘客類別 。
Thumbnail
小哥第1季外送實戰數據大公開!第1季雖然有遇到過年,但小哥還是努力地跑了超過1千趟的外送,累積起來的數據相信具有一定參考性,在這分享給大家,除了讓小哥自己更清楚跑外送的經濟效益,也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外送這個行業。
數年來,基於保建的需求,我們固定星期一到約莫兩公里處的中醫針灸科治療,每次都搭乘Uber前往,自然有較機會與Uber司機交談。依我的乘車經驗,Uber司機的態度還算不錯,但是有時運氣不佳,就遇到鐵面人般的司機,或者到達目的地時,連向乘客道聲謝謝都嫌麻煩似的司機,這些面相真使人不舒暢。   不過,
Thumbnail
一位三十多歲外送員的真實故事,就發生在今年 2024 年,我把內容稍為修飾了一下。
很多人上車都會問司機生意好不好,其實傳統計程車的收入是靠機運的。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到小費、送錯餐點、遇到動物的米田共等。這篇文章對外送員的工作日常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貨運老司機自述年輕時賺錢後迷上賭博敗盡家產,現在為了還貸款努力送貨,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和悲慘的遭遇。
Thumbnail
  外送員究竟是怎麼樣的工作呢?外送產業從幾年前逐漸興起,有些公司為吸引人力,也紛紛拋出某些招募廣告詞:工作時間任選、自由彈性、月收入上看十萬等條件。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本書針對這些說詞提出質疑,並探討外送員行業的勞動現場、工作制度、勞動安全等問題,進而讓我們瞭解外送行業的實際情況。
會搭計程車的乘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各式各樣各種類別的人都有。 但這篇文章要寫的是計程車司機最喜歡的乘客類別 。
Thumbnail
小哥第1季外送實戰數據大公開!第1季雖然有遇到過年,但小哥還是努力地跑了超過1千趟的外送,累積起來的數據相信具有一定參考性,在這分享給大家,除了讓小哥自己更清楚跑外送的經濟效益,也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外送這個行業。
數年來,基於保建的需求,我們固定星期一到約莫兩公里處的中醫針灸科治療,每次都搭乘Uber前往,自然有較機會與Uber司機交談。依我的乘車經驗,Uber司機的態度還算不錯,但是有時運氣不佳,就遇到鐵面人般的司機,或者到達目的地時,連向乘客道聲謝謝都嫌麻煩似的司機,這些面相真使人不舒暢。   不過,
Thumbnail
一位三十多歲外送員的真實故事,就發生在今年 2024 年,我把內容稍為修飾了一下。
很多人上車都會問司機生意好不好,其實傳統計程車的收入是靠機運的。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
Thumbnail
外送員分享了一週的工作情況,包括每天上線的時間、平均接單數和總收入。同時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收到小費、送錯餐點、遇到動物的米田共等。這篇文章對外送員的工作日常進行了生動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