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們聊到台灣市容與交通狀況不佳的原因,除了與台灣過去三四十年來經濟急速發展令社會上的觀念還跟不上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台灣的土地利用分區制度如同許多開發中國家一樣住家與店面甚至商辦常常是在同一棟建築物的不同樓層(如台灣許多店面在老公寓的一樓),在這個因素下人流就相對混雜,自然交通秩序與環境就不易維持。
但是歐美國家(尤其是北美洲)嚴格的住商分離制度我們台灣一定要去效仿嗎,我們下面來聊這個議題。
住商分離的緣起與特性
住商分離,在學術界上被稱為單一用途發展(英語:single-use zoning),通常也被稱為歐幾里得分區制(Euclidian zoning),是一種控制都市土地使用的規劃方法。最早的單功能分區實踐見於1900年代早期的美國紐約市,用於引導因移民帶來的快速人口增長。土地按照功能被政府分為住宅、商業區和工業等區域。
而在1904年,洛杉磯在都市的一部分內建立了土地使用限制制度,這是全美首創。
自首次實施以來,單功能區劃就成了主導北美的區劃制度,大約有92%的美國都市採用了單功能區劃。單功能分區制所產生的劃分土地利用模式的可預測模型被許多評論家指責為在美國和其他地方明顯的土地利用規劃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中起直接作用。批評者認為單功能分區導致了都市形態單調,比如催生了曼哈頓島的蛋糕式摩天大樓;同時,單功能分區作為一個基本模型難以在都市中日益複雜的社會、政治和環境挑戰中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二戰結束後許多歐洲國家及部分開發中國家也開始採取這種土地功能明確的分區制度。
這種單功能區劃的制度的確是可以令人流的方向與時間趨於一致,令道路交通較為整齊劃一,同時明確的土地功能分區因為住商分離之故,單一區塊內的環境單純,因此建築物的風格也較為統一,整個區域景觀自然也比較整齊。
不過呢,就如同俗諺所言:「有一好,就沒二好」,就如同前面所講的很多出國去玩的人都大讚國外環境規劃比台灣好,但是真的長期定居歐美國家工作生活的人都說當地要買東西常常都要開車,或者是店面早早就關了等等,時常要利用假日購買日常生活物品,以上對於從小在台灣都市生活習慣的人真的不是很方便也很不習慣。
況且這種住商分離的模式除了生活機能不便以外也很容易形成治安死角,因為住宅區在白天時大家都去上班上學了,只留下老人、幼兒與家庭主婦;而到了夜間正好顛倒過來,商辦雨勢中心周圍黑漆漆的一片,道路旁時常被遊民佔據,即便沒有這些問題,黑暗與無人的環境也會讓人不敢逗留,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治安死角。
而台灣這種住商混合的環境雖說較不利於環境與交通秩序的維持,但是街上的人流不會因上下班而有激烈變化,平時路上有人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起對治安的監督作用(雖說台灣監視器密度高也是一大原因,不過這也跟馬路旁店家多也有關係),可有效抑制犯罪的發生。說到這筆者還是要再提一點:其實警政體系也很難做到全部,最終還是靠居民間的守望相助。
其實住商分離還會對社會造成另一個隱性的裂痕,我們下次再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