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談人:
1.勇勇 / 資深愛滋感染者
2.翔翔 / 資深愛滋感染者
3.蔡春美 / 輔大心理系 助理教授
4.徐森杰 / 露德協會 秘書長
文章整理:何睿平 助理
文章校對:林啟銘 社會教育專員
今年夏天在前往南投青青草原的路上,除了露德同仁一路陪伴,還有一位20年前促成第一次清境之旅的關鍵人物-蔡春美老師。目前在輔仁大學心理系任教的春美老師長期投入愛滋工作,節目中聊到她時,主持人大米說道:「很敬佩春美總是以親和、溫柔,甚至趣味的方式,帶著大家看見議題的重要性。」
回憶起20年來3度回到許願樹下的日子,令她難以忘記的是第一年大家為在樹下的畫面。有人喊說:「我們來許願好不好?」接著大家紛紛舉手喊出自己的願望,有了想中樂透,有了想擁有一段親密關係。也有人的願望是「10年後能再來這裡看看我們的願望是否都實現了?」聽見這個願望,沒有人歡呼,也沒有人吶喊,大家紛紛低頭開始啜泣掉淚。當時儘管我國引進雞尾酒療法,但仍然有許多愛滋感染者無法撐過藥物副作用而離開人世,看似不難的願望,對於不斷面臨分離與死亡的感染者來說卻是非常非常困難。
第二次上山,隨著醫藥科技進步,藥物處方好了很多。但愛滋朋友仍有許多議題需要煩惱。在樹下的春美老師,不是許願而是珍惜再次相見的十年之約。直到今年第三次上山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看到感染者朋友裡有的人中風、罹患其他疾病或是早已過世,更讓她覺得自己與死亡越來越近。
每個愛滋感染者都有著自己的孤獨。「那棵長在山上的樹,遇到大風大雨仍然得站在那裏。」春美的一句話帶出感染者的社會處境,社會對愛滋病/愛滋感染者的恐懼,讓愛滋感染者很難看見自我價值、很難為自己發聲。愛滋感染者的生活品質並沒有隨著藥物的進步越來越好…
回想起至1999年起踏入愛滋領域起,春美老師不管在性別、性傾向上都與服務對象不同。但這些差異並沒有阻礙她與愛滋社群夥伴一起度過困境迎向希望。回朔這幾年與感染者相處時關係的轉變,早期她以教條方式傳遞公衛資訊,現在則是與愛滋社群打成一片,在幫助他人時也會時刻幫助他人時的心態。
春美笑著說,在愛滋社群打滾20多年最大的感觸是「他們(感染者)用愛滋潤我的生命。」而大米則是回饋,能感受到許多愛滋感染者從春美的話語中得到能量。或許就是因著他們把最溫暖的那塊分享給彼此,才能在最艱難的時刻誕生友誼,並帶著感謝與祝福,延續給身邊的朋友。
經過Codvid-19疫情,當你知道旁邊是個感染者時,是不是可以多點同理心?而當社會在調整對於愛滋病的看法時,感染者也得看待自己的方式。感染愛滋並不代表就得停留在這個疾病身分,當我們吐完苦水後,可以想看看要再讓自己停滯多久?現在有許多年輕夥伴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感染後的生命,期盼所有的內化汙名都可以改變!
【看更多】
★清境之旅紀錄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