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醜話傳千里,好事無人提。

    俗話講:空穴來風,事必有因。世間事,有果自然有因。那麼,元稹何以在死後才有那麼多緋聞呢?這個「因」從何而來呀?關於這個追因究竟,筆者就未見過有學者去探究,故而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過去講過杜牧,說手頭上那四本中國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只有一本略略提起杜牧,其他的文學史書,則連杜牧的名字都不提。哪本《中國文學發達史》說:
    「他本是一個色鬼,,一生風流自賞,問柳尋花,他幾首有名的絕句,大半都是青樓妓女的歌詠…」。
    不知道是否就這個原故,杜牧在中國文學史裡竟不被入流;但,杜牧的那幾首七絕,世人都認同真是絕頂佳作呀!
    如果按照這個道德標準,元稹理應被人間蒸發才對呀?何以又有元白並稱呢?何以又能在當時的詩壇創造出「元和體」?就以他用散文寫出那哀豔悽惋、纏綿悱惻的【鶯鶯傳】,連散文宗師韓愈都甘拜下風!當代學者吳森教授(美籍香港人),在他的【情與中國文化】裡面,對元稹的悼念亡妻,讚羨嘉許,凸出人性的真摯感情,令人依依綿綿,難以釋懷。他,又豈是千古渣男?
    於此,筆者嘗試大膽推測,挖出緋聞的成因。聲明:只是個人推測,是耶非耶,謹請指正。
    首先,回顧元稹的出身,他家境窮苦,八歲喪父,母子流離寄居,元稹自小就懂得發憤,力爭上遊。加上他才華出眾,才氣橫溢,一有向上爬的機會,就必為天下先,顧不得道義。例如:與韋叢的婚事,不惜放棄那「除卻巫山不是雲」。又例如:在他初踏入官場,只是個右拾遺,往往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上書皇上,以顯其才華。唉!槍打出頭鳥呀!
    其次,元稹在官場樹敵眾多。元稹因經常上書說陳,又能把憲宗捧上了天,很快就升任為監察御史。這麼一來,既是監察御史,就天天文誅其他官僚,今天彈劾這個官,明天又檢舉那個官,已經死了的也要翻案。此外,在出差東蜀辦案期間,積極打貪反腐,替當地百姓申冤,以致有些地方官員,自行了斷。在這樣的狂犬亂咬之下,又怎會沒有仇家呀?即使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也說元稹性格鋒銳,見偽攻訐,毫不留情。說是剛正不阿也可以,說是好大喜功也無妨;那麼,這樣長企在人生的邊緣線上,又怎會體整膚完而不遺臭千年呀?
    俗語說:醜話傳千里,好事無人提!你是怎麼看的呢?(全文完)
    (寫於2022年12月19日於海外) 預告: 關於中國傳統的政治社會,為何從堯舜時期的天下為公,卻演變至帝治天下,直至近代出現「走向共和」而無法共和?哲學大師牟宗三先生曾謂:中國傳統的政治社會,只有治道而無政道;也就是說,中國傳統的官僚體制,只有吏治而無政治。 明天起,一連多講,重新回顧和檢視「為政與治道」。 謹請關注! 2022-12-2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