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池塘邊,鴨媽媽正孵著蛋,不久後所有的鴨寶寶都誕生了,但有一顆特別不一樣的蛋,一直都沒有孵出來。過了好幾天,這顆不一樣的蛋終於孵化了,先出生的小鴨哥哥和姐姐,看到弟弟孵出來的模樣,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說:「怎麼長得這麼不一樣?」「對呀,怎麼長得這麼醜呀?」
小鴨的哥哥和姐姐總是欺負這個和牠們不一樣的弟弟,連池塘邊周遭的鴨親戚也跟著欺負,並叫牠「醜小鴨」,要鴨媽媽把牠趕走。
儘管池塘邊的鴨子都這麼說,鴨媽媽仍非常疼惜醜小鴨,逐漸懂事的醜小鴨,不願意看到鴨媽媽這麼為難,牠決定離開池塘,踏上流浪之旅。
39歲單身女性,主述是憂鬱症,服藥功能不彰,被轉來諮商室,她對自己有很深的厭惡感,認為人生一事無成。憂鬱症通常不是短期造成的,所以我一定都會問人生從哪個時間點變化的,即而擴展到當事人生命故事。
她的出生是個意外,這是母親跟她說的,也跟哥哥、姐姐差好幾歲。出生時她黃疸快一個月,皮膚、眼白黃黃的,讓哥哥、姐姐都嚇了一跳,戲稱她為「阿醜」。
家庭生活本來小康,然阿醜上幼兒園時家道中落,父母為了經濟開始焦頭爛額、勞困疲憊、互相爭吵,他們自顧不暇,對她的管教不是嚴懲就是冷漠,還會開玩笑說都是阿醜帶來的壞運。阿醜害怕自己連累家人,又很黏媽媽,又常被推開,被打、被罵、偶爾被抱,混著焦慮和矛盾便是她童年的感受。
阿醜對自己外表沒自信,常被父母嫌棄說這也不行、抗壓性低、愛哭鬼,很少得到稱讚,養成她壓抑情緒、小心翼翼、順從他人的個性。這些不被愛的傷變成阿醜自責和自我否定的根源,並讓她在求學階段被動畏縮、過度謹慎和充滿人際挫折。
阿醜跟醜小鴨的故事很像,醜小鴨從家裡出走(或有一說是被家裡放逐),而阿醜則是自己申請到南部讀大學夜間部,半工半讀生活。
冬天來臨了,醜小鴨在流浪時不小心被凍結在結冰湖面無法動彈,路過的樵夫看到牠,覺得可憐便將牠救起來帶回家。
醜小鴨醒來,看到樵夫的小孩走過來,以為他們也想要欺負牠,嚇得到處亂跑,樵夫家被弄得亂七八糟。樵夫的妻子很生氣,便把醜小鴨趕出去。
醜小鴨懷著自卑的心出走外面世界,頭低低的自然倒楣事也多。但阿醜不同,她到南部,遠離家裡戒慎恐懼的氣氛,她第一次享受到自由,覺得非常新奇。之後阿醜打工、求學都很認真,得到的錢也能自己用,她性格開朗起來,把多的錢拿去學自己喜歡的繪圖,想將來自己設計衣服,後來也認識了幾位朋友,日子過的開心、踏實。
畢業後進職場也還算順利,上班三年累積資金後,就離開血汗公司自己接單幫人設計,她主接cosplay衣服及周邊配件,也交到男友一起工作,在圈內小有名氣,有固定客戶及訂單。是到了疫情那兩年,所有戶外活動暫停,訂單需求大幅減少,他們必須另外想辦法。
醜小鴨被趕出去後,牠只好在湖邊洞穴裡度過寒冬。
外在環境常常在變並非個人的錯,然急轉直下的經濟或許跟童年變卦的時間點很近,她下意識認為都是自己的錯,也為自己感到羞愧,是不是剛好驗證母親所說的話呢?幾個月下來,無力感累積成憂鬱,影響工作與作息,她常常自責、易怒、哭不停、空虛感,更擔心造成別人困擾,大約此刻到診間就醫,藥物治療很快失去效果。阿醜甚至會對自己說「我的存在就是個錯誤」,覺得很羞愧。
什麼是「羞愧感」呢?怎麼讓阿醜整個人垮掉呢?我們可以與「罪惡感」做個區別。罪惡感是個人有做/沒做某項行為而產生的過失,而羞愧感則是個人對自己整體的、有意識的負面評價,像是譴責自己「生命失格」,無顏見江東父老、沒救了、整個壞了、我不應該活著浪費資源等等。
這麼對自我嚴重的指控,會看輕自己、凡事無感,甚至覺得不配被安撫,羞愧同時也羞怒,對自己採更嚴厲的處罰。若過不去這一關,每天都會陷入羞愧感裡動彈不得。
羞愧感是社會比較來的,包括家裡的冷漠(沒人理我)、在校被排斥(孤單、沒有歸屬)、讓父母期望落空(我令人失望)。「創傷」也會產生羞愧感,常會「強迫性重現」當事人過往那種恐懼無助,既然不能改變也無法自控的強烈無力感,最後覺得自己廢人一個、壞掉了。
醜小鴨最後在湖邊洞穴裡度過寒冬,牠無處可去,在洞穴裡不僅環境冷,也寂寞孤單覺得冷,能不能過冬不知道,歸西機會倒是蠻大的。
隔年溫暖春天來臨,醜小鴨走出洞穴,遇到幾隻天鵝在湖中玩耍。
看著看著突然有隻天鵝游過來邀請牠加入,醜小鴨原以為天鵝也在戲弄牠,拚命地想跑走,甚至想鑽到水裡去,卻驚訝地發現湖面上自己的倒影竟然也是隻天鵝!
在聽這類故事時,我常欽佩與好奇主角是怎麼活到現在的,人生還沒定案,現在的失落也不是失敗,更何況39歲的她若從大學18歲離家點切開來算,精彩的日子還比較長呢。身為聽眾,我想回應她:「妳並不需羞愧,太多點可以倒下妳都沒倒呢,真令人佩服,換成是我可沒把握能這樣過的這麼有活力。」
其實羞愧可以只是情緒而不是評價,「就是那些舊的價值才讓我們慚愧,可那是真的嗎?一定嗎?絕對嗎?」接受羞愧的引導讓我們調整與去除舊的價值觀,通往真實的感受。
接受羞愧只是訊號,接受童年的這部分有未被滿足的內在小孩,也許是親情匱乏、想被擁抱、欠缺肯定和被愛,當時沒有,但現在值得擁有,不需像以前一樣害怕和討好他人。
羞愧讓我們重新評價自己,不必鑽地洞,而是重新盤點人生,找出具體成就與自我效能,重新映照自己現在是誰,未來想成為誰?
我把醜小鴨的故事回饋給阿醜,「你們也許曾經是醜小鴨,但其實已是天鵝之姿,正在展開生命雙翼」。
自我療癒,便要能肯定自己一路走來的辛苦。就像是天鵝來邀請醜小鴨,他起初逃跑,直到他發現倒影中的自己很美一樣。覺察情緒,接納自己,接受陰影,然後肯定成就,認同自己。
阿醜勉強同意,但不一會卻反問:「那是因為醜小鴨本來就是天鵝才會有好結局,如果牠不是呢?」
醜小鴉原來是隻天鵝寶寶,經過一個冬天,牠也變成天鵝了!醜小鴨非常高興,牠確定了自己是誰,也找到同族群的好朋友。
真是好問題!醜小鴨本質是天鵝,難怪天生麗質難自棄,但如果醜小鴨只是隻被放逐的鴨子呢?會不會結局是北平烤鴨?
當然不是,《醜小鴨》童話是藉由物種來傳遞流浪後的蛻變,亦即「並非醜小鴨原來是天鵝才有那個結局,而是醜小鴨的經歷才淬煉出那個結局」,就像是原石也要打磨才會發亮。
父母無法給她他們沒有的,當然也無法發現她的價值,而她本來的潛力歷經一番寒徹骨,終於遇到了可以鑑賞她的環境、遇到了可以欣賞她的群體,滿足了這些條件,她的資質才被映照出來,於是鴨寶寶才進化成舞天鵝(寶可夢#0581)。
童話從被放逐的羞愧開始,結束在一個新造的靈魂。
我跟阿醜說,這也是你的故事發展,要相信自己,會找到屬於你的群體。
至於跟父母的關係呢?那是另一個故事了,現在先照顧你自己就好,下週要繼續來諮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