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向,我時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宇宙的安排,有時微妙到讓妳覺得:祂根本一開始就是故意的。

身為一個高度敏感、極內向的孩子,我恰巧出生在一個,對內向極度歧視的家庭中。熟知我一路上「怎麼爬出來」的朋友,總是很訝異跟我說:
「為什麼妳可以長成現在這樣?」
「為什麼妳如此平靜溫柔?」
「妳明明有一百萬個理由,變成 憤世嫉俗的反社會人格啊!」

如果不是聽過我的成長經歷,好友們通常很難想像:
怎會有父母對孩子的內向特質,羞辱、貶抑到這麼不留餘地的程度……

在還不懂事的年紀,我就被內建了大量的自我否定機制:

「我……真的……那麼糟糕喔?」
「嗚嗚,我……大概很糟糕吧?」
「我……就是很糟糕的人啊。」
「我肯定有什麼很不好的地方啦。」
「……反正我就爛。」
「我想,我一定有很糟糕的地方,雖然我實在不知道是什麼。」
「我相信,只要和我相處一陣子,我糟糕的個性就會露出馬腳。然後,人家就會嫌棄我了。」

▋關於一個全然信賴父母的孩子,如何被羞辱到完全失去「自我認同」,過程有點苦澀、請容我暫時略過,總之──

我猜這一天,2023 年的世界內向日,宇宙正慈祥地對我微笑,祂就是想讓我體驗一些 special 的……禮物嘛:

「只有妳才有啊,傻孩子。」

p.s. 關於「禮物」的定義,有機會我再問問宇宙好了──
(我懷疑他查的字典,跟我書房這本字典,應該不是同一本……)

總之,我帶著極度的自卑、低落到幾乎蕩然無存的自我價值,迷惘而孤單地長大了。

▋那的確是非常寂寞、充滿困惑的旅程:身為一個徹底被否定的小小孩,無可避免地,我更安靜而退縮了。我沉默的明顯超齡,對自己、對世界、對威權的大人世界,都充滿迷惘和懷疑。

早熟的我,開始閱讀大量關於內向、心理學的翻譯書,也認識了榮格 ── 第一位在心理學上定義「內向」的祖師爺。無庸置疑地,大師對內向的詮釋,影響了近百年來,人類社會對內向者的看法。

令我驚訝的是,榮格大師,一直讓我想到我的母親。 ​ 榮格對內向的描述,除了 ❝能量從內在而來❞ 這句話比較中性以外──其他關於內向的描述,很大一部份,是由「負面、缺陷、不足、生理限制」的角度來詮釋。

raw-image


「……表現得相當不合群、孤單迷惘、舉止往往表現笨拙、多疑固執自卑、對他人心生嫉妒、客體(外界、別人)在他們看來是負面的、他們推測別人懷有不好的動機、害怕自己會惹人笑話、令人難堪的正確性和客套、顯得拘束、生硬悶悶不樂難以親近、不合時宜的顧慮而怠慢或冒犯別人、批判性、吹毛求疵、世界缺乏愉悅色調……」

──摘錄自《榮格論心理類型》/商周出版



他的話語,像極了母親對我的批判,差別只是:
我媽說中文,而且和我住在一起……

▋當年的我太困惑了:我瞭解的內向,不應該是這樣的呀。為什麼從榮格到我母親,對內向的看法,都缺乏嚴謹的邏輯推論、一廂情願情願地往負面發展呢?

✎比如榮格提到:他的心理學模型,來自治療精神病患的臨床經驗,且經過上百次的證實。(註一)
從大數據科學的角度來看:上百次沒有很多。而且,由精神病患者來代表全體人類……實在很難有說服力啊……

✎另外,邏輯推論也不夠嚴謹:
── 環境的因素被忽略了:
犯了邏輯學上 ❝公平世界假說❞ 的錯誤

── 忽略其他因素,直接推論生理因素限制了性格發展:
犯了邏輯學上 ❝單一歸因 的謬誤

── 還有,照榮格的說法,內向的定義是:❝能夠從內在得到力量❞。
那麼內向,明明應該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一種力量呀

由內而外,不需向外探求,本源自內在的力量❞ ──
這不正是從古至今,許多哲學家、宗教家、聖人、智者、修行者,數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內在智慧」嗎????????

▋圖書館關於內向的翻譯書籍與資料,都被我翻遍了,疑惑卻沒有得到解答 ── 中文資料比較有限,而許多資料也是二手的解讀……

於是,我嘗試接觸更多、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於是,我到學術網路上,查閱內向相關的學術論文;還加入了國內外的內向社群(包括中文和英文社群)……

另外一個資料來源就是「大量人類觀察」:
每天搭乘的捷運、電梯、早餐店、辦公室、校園、媒體名人、鐵板燒師傅、網友鄉民、7-11店員、親戚朋友家人……全都成了我的田野調查對象。我聆聽著、感受著、觀察著各行各色的地球人,一點一滴累積我的 人類觀察資料庫……

因為,我實在太渴望知道:
➤內向者在哪裡?他們現在過的好嗎?
➤他們是怎麼長大的?他們都快樂嗎?
➤他們憂傷著、喜悅著的是什麼?
➤他們的力量,從哪裡來?

▋這段探索的旅程中,我發現許多:
➤跳脫框架、與世界互動良好、自由自在的內向者;
➤更遇到許多,從內在得到豐沛力量的外向者;
➤也看到許多,和當年的我一樣,充滿困惑的內向者……

我發現,信念的力量,遠比人類想像來得強大:
一旦相信「限制」,限制就會對你齜牙咧嘴、展示力量;
一旦相信「框架」,就難免讓自己身陷束縛、難以脫身;

❤所以、所以……請給我一分鐘:
請試著想像一個,已經存在的平行時空──
如果你知道,「內向」有另一種可能:

❝一種由內而外,寧靜綻放的璀璨光芒;
❝一種更細緻、更洞察的深邃智慧;
❝一種更安定、更輕盈的氣質;
❝一種掌握在自己手中、不需要外求的自由力量……

那麼從這一刻起,你,一個內向者:
──你的生命樣貌,就多了一個很帥的選擇

那是輕盈、開展、自由、奇幻冒險、卻又寧靜美麗的,另一個你。

❤而關於我……
從一開始全然接受榮格(也全然相信母親對我的批判),到最後微笑告別榮格(也終於從母親的羞辱教養、情緒勒索中掙脫),我終於一步一步地,擺脫那些咒語般的標籤,逐漸長成一個自己很喜歡的樣子。

我用自己的人生,實踐「一個內向者,重新擁抱世界」的各種可能。

▋今夜,在世界內向日,我寫了一封信給榮格。
我想和大師聊聊,關於一百年前的他,一百年後的我,我們的命運如何奇妙地交織;還有這一百年來,地球上的人類,如何百花齊放地,長成多麼有趣的千萬種姿態。

2023的地球人,如此張牙舞爪、自由奔放,希望可別嚇到他老人家了呀。

畢竟,已經越來越多人類發現這件事:​


❝現在說自己內向,似乎是種時髦了。
I know it’s fashionable now to call yourself an introvert.
──Chapin Clark:

▋補充說明
❤註一:公平世界謬誤 Just-World Theory/Hypothesis
是認知偏誤的一種。由美國心理學家Melvin Lerner所提出,此認知謬誤來自過度理想地假設世界是公平、公正,所以若某人遭遇不幸事件,會將責任歸咎在當事人身上,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反之亦然。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公平世界謬誤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指責受害人。
參考資訊:https://pse.is/4pdzan

❤註二:單因謬誤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認定某事由一個單獨原因造成,而未考慮可能是由許多原因共同導致,即複合原因(complex cause)

❤註三:世界內向日 World Introvert Day
由德國心理學家 Felicitas Heyne 於 2011.Jan.2一則網路貼文,倡議每年一月二日為世界內向日,希望人類更瞭解並欣賞這群安靜的內向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歌的沙龍
13會員
6內容數
自由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5
《我愛林月真症候群》十三條症狀自我檢測: ⑨ 不管啦!難道林月真不用負責嗎?
Thumbnail
2023/05/05
《我愛林月真症候群》十三條症狀自我檢測: ⑨ 不管啦!難道林月真不用負責嗎?
Thumbnail
2023/02/08
我寫過幾個部落格,當初純粹想讓親友們,知道我在忙什麼。然而每一次,都遇上些麻煩事: ✺第一次寫部落格,有了自己的讀者,也出了第一本書。 那時有名男讀者,私下和其他讀者聯繫,到處訴說我們剛分手,而他始終難以忘懷…….. 沒遇到都覺得是鄉野傳說,哪有人這麼變態呢。真遇上了只覺莫名其妙,還有就是恐懼: 他
Thumbnail
2023/02/08
我寫過幾個部落格,當初純粹想讓親友們,知道我在忙什麼。然而每一次,都遇上些麻煩事: ✺第一次寫部落格,有了自己的讀者,也出了第一本書。 那時有名男讀者,私下和其他讀者聯繫,到處訴說我們剛分手,而他始終難以忘懷…….. 沒遇到都覺得是鄉野傳說,哪有人這麼變態呢。真遇上了只覺莫名其妙,還有就是恐懼: 他
Thumbnail
2023/01/30
​宋高宗的臉書,瞬間湧入網友留言: 「搞什麼鬼,飛飛保衛國家有什麼錯!😡」 「你敢對阿飛怎麼樣,我這一票再也無法支持你了😠」……
Thumbnail
2023/01/30
​宋高宗的臉書,瞬間湧入網友留言: 「搞什麼鬼,飛飛保衛國家有什麼錯!😡」 「你敢對阿飛怎麼樣,我這一票再也無法支持你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一個熱衷做各類心理測驗的人,從PDP (Professional Dynamic Program)、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HBDI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樂此不疲,從中探索自己的全貌何在。
Thumbnail
我是一個熱衷做各類心理測驗的人,從PDP (Professional Dynamic Program)、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HBDI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樂此不疲,從中探索自己的全貌何在。
Thumbnail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Thumbnail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Thumbnail
從這一刻起,你,一個內向者: ──你的生命樣貌,就多了一個很帥的選擇: ​ 那是輕盈、開展、自由、奇幻冒險、卻又寧靜美麗的,另一個你。
Thumbnail
從這一刻起,你,一個內向者: ──你的生命樣貌,就多了一個很帥的選擇: ​ 那是輕盈、開展、自由、奇幻冒險、卻又寧靜美麗的,另一個你。
Thumbnail
幾千年來,無數智者、哲學家、聖人、宗教家、心靈大師都說: ❝力量與智慧就在內心,別往外求。❞ 能量從內在而來 —— 這不就是 ❝內向❞ 的定義嗎?
Thumbnail
幾千年來,無數智者、哲學家、聖人、宗教家、心靈大師都說: ❝力量與智慧就在內心,別往外求。❞ 能量從內在而來 —— 這不就是 ❝內向❞ 的定義嗎?
Thumbnail
丟棄所有與過往有關的日記, 可我、此時的我又開始懷念。
Thumbnail
丟棄所有與過往有關的日記, 可我、此時的我又開始懷念。
Thumbnail
看到一篇報導,擷取一本書裡的內容,談到關於內向外向⋯ 探討了內在自我,於是寫了一點感想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早,看到了一篇文章,擷取自一本書的內容~ 裡面一段講得很好~ 「外向與內向是一個光譜,就和世上許多事物一樣,中間存在著無限排列組合的可能⋯」 小時候的教育,總是教我們對事物的定義二分法
Thumbnail
看到一篇報導,擷取一本書裡的內容,談到關於內向外向⋯ 探討了內在自我,於是寫了一點感想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早,看到了一篇文章,擷取自一本書的內容~ 裡面一段講得很好~ 「外向與內向是一個光譜,就和世上許多事物一樣,中間存在著無限排列組合的可能⋯」 小時候的教育,總是教我們對事物的定義二分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