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020】《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曾經擔心自己怪怪的,並且有以下狀況?


  • 喜歡一個人的或幾個親密好友時間,多過與很多人相處
  • 只將幾位有深交的人視為朋友
  • 外出活動覺得不自在,回家很累需要休息
  • 雖然感覺話不多,但談到自己關注的議題時,話匣子就打開
  • 比起一直講話,更喜歡安靜地觀察事物
  • 開口很慢,因為要先想一想
  • 在群體中,壓力較大,會因此腦筋空白,講不出話
  • 寧可犧牲多一點準備時間,也不喜歡匆忙行事


別擔心,你只是內向而已,而且你很棒,你不需要再裝作外向了,那麼累的生活不適合你。


瑪蒂‧蘭妮——精神分析博士,擅長以其精神分析專業,致力探索內向性格的議題,並以諮商個案及自己與外向性格的丈夫的相處作為範例,多方研究內向性格者在外向性格的社會中的生存模式與發展優勢,並曾將此研究成果應用於協助企業、大學等團體來管理、培訓員工。


關於本書,我想讓你知道的三件事:

  1. 內向者如何融入外向世界
  1. 外向者該如何理解內向者
  1. 內外向只是一種性格,各有價值


內向是甚麼?


不少人對內向者都有誤會,以我自己也是內向者的經驗,我常常聽到別人會這麼說我:「真的嗎?看不出來啊!我聽你講話一點都不感覺不出你內向!」,而我最常這麼回答:「你可能對內向者有誤會,內向不是自閉症。」


確實,很多人會誤會,但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在我以前還不了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內向者,不但覺得自己怪,也覺得同為內向的其他人怪。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內向是甚麼,它不同於甚麼。


內向是一種協調你內在世界健康的能力。


內向具有建設性、創造特質,許多做出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都是內向者。

例如: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電影導演希區考克、籃球名人麥可·喬丹、發明家愛迪生、演員葛麗絲·凱莉、高爾夫球員大衛·杜瓦、美國前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兹……


而其他常見的誤會,例如:害羞、精神分裂、高敏感等,這些跟內向其實關係不大,事實上外向的人也會有上述狀況,所以這些都是對內向者的刻板標籤。


內向者的成因

個性是基因決定的。所以它會在生命的早期就表現出來。研究專家對情緒、心境、個性做區分。發現,情緒是短暫的,可以根據導致它產生的原因做確認;心境會持續幾小時或幾天,原因比較不容易找;而個性取決於基因,人類終其一生都會受它影響,即使後天經過社會化,也只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做增減而已。


內向者有甚麼特質?


精力的恢復不同

對於為自己「充電」,性格外向者與性格內向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性格外向者傾向於向外世界尋求活力,雖然外向者不見得比內向者愛交際或是更活潑,但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外在的自我上。

外向者總是容易與外界或是他人聯繫,他們很難讓自己慢下來,因為這是他們充滿精力的時刻,反之,如果斷絕他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反而會使他們產生孤獨感而失去精力。


相對於性格外向者,內向者更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性格內向者需要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適合思考的地方,這樣的環境,他們可以進行更全面的思考,能讓他們從思想、觀念和情緒中獲得精力。對性格內向者來說,恢復精力並不是件易事,他們本來就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來恢復,再加上現今社會的快節奏,使得內向者的精力掉得很快,所以內向者常會為自己保留精力,常常會拒絕一些邀約,這才使得一般大眾對內向者有著不合群的負面印象。


刺激的接受度

如今這個外在世界充滿五光十色新玩意的時代,各式各樣的選擇,提供各種不同的刺激,這無非就是為性格外向者設計的世界,大量得刺激正好是外向者喜歡的充電模式。


但同樣的刺激,對於性格內向者來說就太多了,這會使得內向者感到緊張,接著出現不適感,不久後就如同損壞的電池,開始快速掉電。


獲取知識的方法

性格外向者喜歡透過社交來學習新知,他們隨時準備好要做下一件事,對於最新的資訊、每個人的談話內容,他們都想參與,不願錯過任何一點刺激自己的機會,也就是說,在知識得獲取,外向者喜歡求「廣度」。


性格內向者喜歡知識的「深度」。如同前面提到的,他們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所以他們很清楚自己要甚麼,不太會從外界輸入經驗,甚至直接關閉這條路徑,他們可以精準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學習內容,更深入的探討自己所關注的議題,屬於一種「精準地大量閱讀」的狀態,這也就是為何內向者思考只能限制在一兩個範圍內的原因。


內向者如何融入不同環境?


不論是甚麼樣的關係,人與人相處的技巧總是要不斷學習、磨合、理解,所有人都有不完善的部分,所以這不只是內向者個課題,也是外向者需要學習的地方。


夫妻關係

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看事情,雖然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但既然已經是夫妻,應該對於彼此都會比較多的了解,事件發生時,我們可以刻意地緩一緩,不要習於立即做出反應,停一下、思考一下,為什麼對方會這麼理解?會甚麼會這麼說?他的想法有道理嗎?我的想法對嗎?盡量將自己抽離平時的思考模式,改變看問題的角度。


做到第一步就能夠很大程度地避免衝突,接下來就能比較好地交替陳述自己對衝突的看法,在各自陳述內向與外向觀點之後,就能夠找出問題的癥結點,針對彼此在意的點,做平衡協調,一起找出雙贏的解決辦法。


由於性格外向者與性格內向者本質上的差異,要達到雙滿足本來就比較困難,必須經過協調與討論,不過也許可以試試,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礎上,輪流實現各自的願望,除了能夠消除彼此思想上的鴻溝,可以相賞彼此的差異,也許在體驗了對方的生活方式之後,發現自己其實也不討厭呢。


親子關係

作為孩子的第一個學習站,父母給予甚麼,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很大,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孩子當然也一樣,對於不同性格者,當然不能用一視同仁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所以首先一定要先了解,你的孩子是性格內向者還是性格外向者。


觀察孩子在甚麼狀態下表現內向,甚麼狀態下表現外向,可以協助他打開精力的開關,這能協助他們發揮天性,在學習表現上,能夠有較好的成果。


由於孩子不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容易被誤解成自閉症,但其實內向的小孩,想的事情、知道的事情遠比你,甚至他自己認知的還多,小孩其實很聰明,只是他不知道他的聰明,如果有大人的引導,告訴他們,讓他們理解大腦是怎麼運作的,並安排讓他們安靜思考的時間,也教育他們可以如何安排個人的時間,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社交關係

外向者在社交聚會場所,可說是如魚得水,正好是為他們提供大量電力的時候;而內向者不擅長,也不夠能量來應付這種一對多了狀況,內向者喜歡一對一的深聊,彼此都能對一個話題進行深度討論,這才使得內向者感到活力。


內向者經常為了出不出席某個社交活動而內心拉扯。雖然他們內心很清楚,拒絕出席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同時他們也知道,總是拒絕,長此以往,一定會被說閒話、甚至孤立,這使得內向者感到壓力與不適。


有些時候真的無法禮貌拒絕,而必須參加社交聚會時,在抵達時,可以告訴自己,不必表現出像個外向者的樣子,在進入屋內之前,可以先在外頭待一下,藉由觀察現場狀況,適應一會,逐步放鬆後再融入聚會之中。


接著你已經精疲力盡,你再也想不出待在這裡的理由,不過好在你參加這個聚會之前,已經事先擬定逃走計畫,不過離開前要注意的是,即便再不舒服、再想快快離開、再也不想與這個聚會的任何人見面,也不會一聲不響偷偷溜走,場面話就是在這個時候用的。


職場工作

在辦公室裡,得到讚美的通常都是性格外向者,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性格外向者常給人感覺比較「機靈」,即便是時並非如此,但他們的健談與外放的形象,就是能讓別人覺得他們很能幹,所以容易成為關注焦點的他們,自然受到的讚美就比較多。


然而性格內向者當然也有自己的發光方式,只不過不像性格外向者一樣,光芒四射,內向者的光源只在自己的內部亮著,性格內向者在職場上,通常更為謙遜,他們的能力也不差,甚至很多內向者能力都好過外向者,但由於他們注重在解決事情,也不會大肆宣揚,這使得上級主管不容易意識到,內向者的能力,以及他們所做的貢獻,這使得內向者比較容易被埋沒,而表現平平的外向者,更容易在職場上有成就的原因。


外向者與內向者在面對問題時,討論方式也很不同,外向者會以一種「非贏即輸」的視角在討論(爭論)事情,由於內向者常以中性的視角來討論事情,加上不喜歡與人爭論的特性,這使得內向者在開會討論時很不吃香,意見常常被埋沒,很多時候,好點子就這樣告吹。


所以,職場上的性格內向者,可以試著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提出要求。比方說,事先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意見、提議,越具體越好、寫下與其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或反對意見,並且寫下回答與解決方案、在鏡子前,或是能夠使你安心的人面前練習講話、不管結果如何,都給自己鼓勵等。


後記:尊重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是光芒


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就無法得到幸福,我們可以透過互相理解、與欣然接受來做到「相對完整」,以求心靈平和。


我常會想,老天真的很公平,每一種設計都被祂設計地「剛剛好」,而這個剛剛好,是以一種大格局的視角去看的。簡單來說,每個個體都有優劣勢,一種性格剛好會是另一種性格優缺點互補。


有人長得好看、有人功課好、有人頭腦聰明、有人多才多藝、有人會做生意等……我們會看到別人的好,往往是我們自己缺少的、想要的,可是,這些你欣賞的人,一樣有他們的弱點、一樣有他們缺少且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都是多面性的,我們既然會看到別人的好,同時也會看到別人的不好,時時保持客觀,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每種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下次,當你面對一個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人,不妨試著停一下、想一下、觀察一下,也許你會有所改觀。

avatar-img
40會員
42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不分類讀書心得、閱讀筆記,偶爾偶爾分享一些自己的小事,歡迎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筆者是一位內向者,在一群人裏頭、公共場合亦或是親朋好友身旁,總是獨自安靜待在周遭,鮮少談話與人交流,或許這就是I人會有的特質—安靜。最近幾個月流行一項MBTI測驗,究竟 MBTI 是什麼樣的測驗?它的起源又是如何?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是貼一個標籤的話,並不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筆者是一位內向者,在一群人裏頭、公共場合亦或是親朋好友身旁,總是獨自安靜待在周遭,鮮少談話與人交流,或許這就是I人會有的特質—安靜。最近幾個月流行一項MBTI測驗,究竟 MBTI 是什麼樣的測驗?它的起源又是如何?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是貼一個標籤的話,並不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