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路啊〕成長伴隨著苦痛,經過了也痛過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丟棄所有與過往有關的日記,
可我、此時的我又開始懷念。

我認定了這些過往,讓我前進的路變得荊棘;
我認定了這些過往,成為我成長的巨大阻力。

所以我撕毀、拋棄了這些。

但我又想起,在窒息噩夢背後的那些過往。

raw-image

《給習慣逃避的你》裡提到,
要如何擺脫受害者心態,
在此刻的自己卻無法對自己寬容。

過往的確是我的一部份,
我學著自我負責;
在內心已滿目瘡痍的廢墟,
我努力學著慢慢重建自我;
在這段路,曾陪我走過的人啊,
我在心裡一一的感謝他們。

唯獨學著對自己寬容,
卻一直做不了。
raw-image

人是很奇妙的生物。

今日是6/8(三),中午的我剛緩緩洗好澡,
嘗試敷上新買的泥膜。

此時恐慌、幻覺再次發作了。

我很清楚我自己正在做什麼,
雙眼對不了焦,
如暈映一般,
視線邊界開始轉黑,
範圍迅速縮小,
身處的空間,一切開始模糊、淡化......

我清醒著,
可我感覺不到我的手,
一切失去控制了。

我開始難受到窒息、噁心、頭痛欲裂。

過往總是輕易被幻覺控制,
傷害自己、承認自己不再是這世界的一份子,
認定這世界早有另一個取代的另一個自己。

以前總是拚了命的想掙脫,
往往只會被束縛得更緊,
幻覺會一直產生更多更大的壓制自己。

或許,這段時間我最大的成長,是真的學會與它共存。

從幾個小時,到這次半小時就慢慢取回掌控權。
或許哪天我真正的能與它共存,也不會再被控制傷害自己。

raw-image

害怕悲傷,所以身陷囹圄。

《給習慣逃避的你》裡引用了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的話。

榮格:「向外看的人在做夢,向內看的人才是清醒的。」

原文:
Everything that irritates us about others can lead u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ourselves.” ― Carl Jung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
提到人是有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

在兒童期成長過程中,會因為外在因素改變,
有了順從的行為,因而成為 – 順應型兒童

在成長過程中,學習了批評、挑剔,這是父母自我狀態
唯獨在成人自我狀態時,能好好的思考,
嘗試對自己負責並好好地去面對。


裡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蒼鷺說道:
「我想是的。我們在諮商時用到的不只是頭腦去思考,也用情感去體會。
你可以用理智來理解行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過和自己的情緒做連結。當你對情緒的感受越來越清晰時,你就能明白,
他們並不是可有可無或可以隨意忽略,因為情緒正視自我的核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Robert de Board

從小那些悲傷、憤怒、恐懼的情緒就不被允許,
所以不斷的逼著自己往內壓、再壓...
到最後為了適應,就是讓自己這些情緒用盒子鎖死。

學不會處理,學不會共存,
在外我是個樂觀、開朗的孩子,
回到家關在漆黑的房內,我發現這才是我最舒適的空間。

可久了,
我的心開始崩塌。
不被理解,
在學校的欺壓、霸凌,開始啃食我的內心。

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
坐在可以隨時墜下的窗台,
卻是最開心的時刻,我想像自己能成為自由的鳥飛翔。

在此時的我,好想好想抱抱那個必須扛下所有事物的、那個小小的我。

「啊啊,你一定很累了吧」

即使內心已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卻仍然希冀哪日,有個人能理解自己。
當時自己的努力並非白費力氣。


我正在前往下一站,
好好的接納這些受傷的自己,
轉化它們,成為我能成長的力量。

謝謝這段路程,願意陪在身邊的那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2/06/09
貓咪從小養到大的嗎??貓咪很可愛,只不過有時不想回貓帳的時候會咬我。
嵐茵🌸雜談-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09
孩子很幸運遇到妳呢。 這種很會撒嬌的其實很危險,不是每個人都是這麼友善... 前些日子,走路去7-11的路上遇到了一隻小貓(腳似乎受傷,跛腳了),加快腳步去買了小罐頭(塑膠盒),我老公跑回家拿貓籠,陪了一個小時,他也沒辦法放鬆警戒。 只能說真的沒有緣分幫助他...
avatar-img
嵐茵🌸雜談
35會員
22內容數
擷取 或許是我目前做得到的了 無法了解了 也不想理解 或許快樂的泉源 仍在要遠的彼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還記得自己的童年時期嗎?那時候的你是個怎麼樣的孩子呢?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勇敢無畏嗎?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心,勇於探索未知的事物,不擔心初次嘗試的冒險、不害怕自己會受到傷害,那時候的你富有創意又樂於實踐,對於未來有無限的想像,堅信自己會成為對世界有幫助的人,那麼,現在的你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自己的童年時期嗎?那時候的你是個怎麼樣的孩子呢?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勇敢無畏嗎?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心,勇於探索未知的事物,不擔心初次嘗試的冒險、不害怕自己會受到傷害,那時候的你富有創意又樂於實踐,對於未來有無限的想像,堅信自己會成為對世界有幫助的人,那麼,現在的你呢?
Thumbnail
生命的完整,完整自己的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看不見的創傷,不幸的童年記憶,用一生來治癒! 從小到大的愛的記憶,原生家庭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地方。一個人不夠成熟,也來自原生家庭的生活影響。 好奇的世界 大人說的每句話 我都牢記在心中 想要長大 想知道大人的生活 後來 我不知道大人的世界 讓我失去我
Thumbnail
生命的完整,完整自己的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看不見的創傷,不幸的童年記憶,用一生來治癒! 從小到大的愛的記憶,原生家庭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地方。一個人不夠成熟,也來自原生家庭的生活影響。 好奇的世界 大人說的每句話 我都牢記在心中 想要長大 想知道大人的生活 後來 我不知道大人的世界 讓我失去我
Thumbnail
丟棄所有與過往有關的日記, 可我、此時的我又開始懷念。
Thumbnail
丟棄所有與過往有關的日記, 可我、此時的我又開始懷念。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