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三四:「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三四:「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正常外感的症狀是發熱惡寒,「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代表表證已無,為何表證會解掉呢?繼續看下去,「關上脈細數者」,關脈代表脾胃的脈,胃氣的脈,表證如果真的解掉了,關脈應該是洪大有力,代表會氣恢復了,但現今關脈摸起來卻是細數,是虛熱的脈象,代表胃氣傷到了,「以醫吐之過也」,原來是醫師用吐法來發汗,表證雖解掉卻也造成胃的津液傷到,中醫治病的方法通常用汗法、吐法或下法,吐法很少用,雖然可以把胃裡面的髒東西吐出來,但是吐太過時反而會傷到胃的津液,「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病人有飢餓的感覺,但是嘴巴吃不下東西,就是胃的津液傷到了,但是脾臟的功能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4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脈微弱且跳動快速,此為虛熱之證侯,寒濕或是陽虛的病人才可以用灸法,「因火為邪,則為煩逆」,太熱傷到津液,陰虛陽外越,就會有煩躁的現象,「追虛逐實」,陰本虛,而加以火則愈虛,是為追虛;陽本實,而加以火則愈實,是為逐實,「血散脈中」,全身經脈都是靠血來濡養,「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湯+肉桂0.5~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奔豚」在金匱中提到是驚發造成的,就是受到驚嚇造成,奔豚氣從腹部一直上來,像手臂一樣粗,一直衝上來,看起來像心臟病,痛得受不了,但又不會死,心臟本身沒問題,與「茯苓桂枝甘草
一三〇: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自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脈浮,宜以汗解」,病在表應該用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但誤用火灸,傷其血液,不能作汗,反令邪熱無所從出而下陷,「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
「脈浮,熱甚」,脈浮病在表,發熱,「反灸之」,感冒發燒時反而用艾灸,艾草性陽,是治療寒虛之證用的,病人寒濕盛時用灸法很好,「此為實」,但是目前脈浮且熱,這是表實之證,「實以虛治」,實證的病人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艾灸的熱力加上太陽標熱,熱上加熱,陽就會傷到,熱性往上跑,喉嚨會乾燥吐血出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3、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蜀漆3、龍骨4、牡蠣5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牡蠣五兩、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劈、蜀漆三兩洗,去腥。右為末,以水一斗二升,
「形作傷寒」,看起來外證像傷寒,有發熱、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其脈不弦緊而弱」,傷寒表證脈應該是浮緊,現在摸起來是脈弱,這是附子湯證,「弱者必渴」,脈弱代表血虛,血不夠津液不足,就會口渴,「被火者,必譫語」,又被火烤迫汗,腸胃津液枯竭,大便堵在腸子,濁氣上衝入腦,講話胡言亂語、顛三倒四,「弱者發熱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脈微弱且跳動快速,此為虛熱之證侯,寒濕或是陽虛的病人才可以用灸法,「因火為邪,則為煩逆」,太熱傷到津液,陰虛陽外越,就會有煩躁的現象,「追虛逐實」,陰本虛,而加以火則愈虛,是為追虛;陽本實,而加以火則愈實,是為逐實,「血散脈中」,全身經脈都是靠血來濡養,「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湯+肉桂0.5~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奔豚」在金匱中提到是驚發造成的,就是受到驚嚇造成,奔豚氣從腹部一直上來,像手臂一樣粗,一直衝上來,看起來像心臟病,痛得受不了,但又不會死,心臟本身沒問題,與「茯苓桂枝甘草
一三〇: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自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脈浮,宜以汗解」,病在表應該用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但誤用火灸,傷其血液,不能作汗,反令邪熱無所從出而下陷,「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
「脈浮,熱甚」,脈浮病在表,發熱,「反灸之」,感冒發燒時反而用艾灸,艾草性陽,是治療寒虛之證用的,病人寒濕盛時用灸法很好,「此為實」,但是目前脈浮且熱,這是表實之證,「實以虛治」,實證的病人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艾灸的熱力加上太陽標熱,熱上加熱,陽就會傷到,熱性往上跑,喉嚨會乾燥吐血出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3、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蜀漆3、龍骨4、牡蠣5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牡蠣五兩、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劈、蜀漆三兩洗,去腥。右為末,以水一斗二升,
「形作傷寒」,看起來外證像傷寒,有發熱、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其脈不弦緊而弱」,傷寒表證脈應該是浮緊,現在摸起來是脈弱,這是附子湯證,「弱者必渴」,脈弱代表血虛,血不夠津液不足,就會口渴,「被火者,必譫語」,又被火烤迫汗,腸胃津液枯竭,大便堵在腸子,濁氣上衝入腦,講話胡言亂語、顛三倒四,「弱者發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天前,寒氣入侵,罹患了感冒,整個症狀是咳喘、鼻塞,鼻水雙管齊下。其實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小青龍湯症」。我的體質屬於陰虛,如果是寒症感冒通常都顯現這些症狀。通常兩小時之內,為了擤鼻涕,往往要花費半包衛生紙。曾經在社群媒體發現,有位女生因同樣症狀而用光一包。 根據過去的鬥病經驗,只要服用科學中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賁門鬆弛] 30多歲的女患者,110年9月中來看初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至咽喉乾燥刺痛咳嗽,餓的時候胃噪雜,吃了東西又胃脹氣,反覆的口乾舌燥就算多喝水也沒有用。當月已經先去西醫檢查出"胃賁門鬆弛"。但是,第二次來複診居然是相隔9個多月後?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家人覺得那麼嚴重
Thumbnail
「醫生,我最近突然覺得兩耳突然發熱,但不會很久,一下子就好,這是什麼原因?」病人問。 「那..還有其他嗎?」醫生答。 「還有啊,我覺得心頭總有一陣熱,....」病人問。 「恩,可曾有去看過腸胃?有胃食道逆流嗎?」醫生又問。 「沒有,我沒有腸胃道疾病。可是,我心頭感一陣悶,這不是感冒的關係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胃痛要人命 大家有感冒的經驗嗎?這不就廢話嗎?那大家有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嗎? 只要在台灣,還是有機會吃壞肚子,那大家有胃食道逆流嗎? 對在高三的時候,壓力大的緣故,加上家族遺傳基因,加上在外飲食的習慣, 那時候每天一瓶大罐的楊樂多,腸胃就這樣陣亡了, 說真的那時後,我寧可感冒也不想胃痛,
Thumbnail
上禮拜決定要照胃鏡,胃藥剛好吃完於是索性從上禮拜三開始停藥到現在。睡前會吃一顆鎮定劑,停藥後變回原本淺眠的睡眠狀態。停藥三天覺得胃酸逆流變得很嚴重,嘴巴總是苦苦的,不停分泌口水,但又覺得口乾舌燥。偶然發現網路上有人分享腳底按摩賁門的穴道,開始按壓賁門以及其他胃部相關的穴道,好像真的舒緩胃酸逆流以及胃
Thumbnail
  昨天的日更被迫停更,身體出了狀況需要好好休息~   話說,今年的大選我也放棄了行使公民權益,因為發燒全身痠痛。本以為退燒跟抗病毒藥物能讓我週日回覆正常活動,但沒想到的是,我的腸胃道因為發燒而停擺,肚子脹得厲害。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認為,減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脾胃」和「痰濕」。 這些因素是有關連性,並會影響人的體重。 什麼是「脾胃」? 中醫學中的「脾胃」是指消化功能和能量代謝的基礎,同時也與人體的免疫力、氣血生成及運行、水液代謝等功能有關聯。 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脾臟負責消化、吸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天前,寒氣入侵,罹患了感冒,整個症狀是咳喘、鼻塞,鼻水雙管齊下。其實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小青龍湯症」。我的體質屬於陰虛,如果是寒症感冒通常都顯現這些症狀。通常兩小時之內,為了擤鼻涕,往往要花費半包衛生紙。曾經在社群媒體發現,有位女生因同樣症狀而用光一包。 根據過去的鬥病經驗,只要服用科學中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賁門鬆弛] 30多歲的女患者,110年9月中來看初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至咽喉乾燥刺痛咳嗽,餓的時候胃噪雜,吃了東西又胃脹氣,反覆的口乾舌燥就算多喝水也沒有用。當月已經先去西醫檢查出"胃賁門鬆弛"。但是,第二次來複診居然是相隔9個多月後?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家人覺得那麼嚴重
Thumbnail
「醫生,我最近突然覺得兩耳突然發熱,但不會很久,一下子就好,這是什麼原因?」病人問。 「那..還有其他嗎?」醫生答。 「還有啊,我覺得心頭總有一陣熱,....」病人問。 「恩,可曾有去看過腸胃?有胃食道逆流嗎?」醫生又問。 「沒有,我沒有腸胃道疾病。可是,我心頭感一陣悶,這不是感冒的關係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胃痛要人命 大家有感冒的經驗嗎?這不就廢話嗎?那大家有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嗎? 只要在台灣,還是有機會吃壞肚子,那大家有胃食道逆流嗎? 對在高三的時候,壓力大的緣故,加上家族遺傳基因,加上在外飲食的習慣, 那時候每天一瓶大罐的楊樂多,腸胃就這樣陣亡了, 說真的那時後,我寧可感冒也不想胃痛,
Thumbnail
上禮拜決定要照胃鏡,胃藥剛好吃完於是索性從上禮拜三開始停藥到現在。睡前會吃一顆鎮定劑,停藥後變回原本淺眠的睡眠狀態。停藥三天覺得胃酸逆流變得很嚴重,嘴巴總是苦苦的,不停分泌口水,但又覺得口乾舌燥。偶然發現網路上有人分享腳底按摩賁門的穴道,開始按壓賁門以及其他胃部相關的穴道,好像真的舒緩胃酸逆流以及胃
Thumbnail
  昨天的日更被迫停更,身體出了狀況需要好好休息~   話說,今年的大選我也放棄了行使公民權益,因為發燒全身痠痛。本以為退燒跟抗病毒藥物能讓我週日回覆正常活動,但沒想到的是,我的腸胃道因為發燒而停擺,肚子脹得厲害。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認為,減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脾胃」和「痰濕」。 這些因素是有關連性,並會影響人的體重。 什麼是「脾胃」? 中醫學中的「脾胃」是指消化功能和能量代謝的基礎,同時也與人體的免疫力、氣血生成及運行、水液代謝等功能有關聯。 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脾臟負責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