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家暴的媽媽,心裡受的傷如何治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 / 外傷重症說書人

編按: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在我大學時,曾經有個很紅的廣告,是有個人因為吃不到自己心儀品牌的炸雞,而滿地打滾大喊「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肯德基」。

我以為這麽誇張的行徑只會在廣告裡看到,想不到我居然在急診看到,更想不到那人嘴裡喊的是「我不要這孩子了,我不要這孩子了,你們把他帶走」⋯⋯。

延伸閱讀

圖/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可以治療,但心裡受的傷如何醫治?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圖/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可以治療,但心裡受的傷如何醫治?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被孩子家暴的媽媽

那已經是晚上12點多了,外傷區裡只剩下零散的幾位病人,突然間附近分隊的救護技術員帶了一對母子進來。

媽媽看來年約40出頭歲,身形削瘦,一頭蓬亂的髮,臉上除了掩不住的疲憊,還掛著缺了一隻鏡片的眼鏡和未乾的血,受傷那側的臉也腫了一包;至於兒子看起來瘦瘦小小的,約國小三年級的年紀,戴著眼鏡的臉上倒是看不出什麼傷勢,表情也很平靜。

手上的病歷資料註記著是家暴案件,我一開始還以為是爸爸打媽媽,媽媽帶著兒子報警出逃。於是當救護技術員跟我說施暴者就是這個陪同就醫的兒子時,我還嚇了一大跳,畢竟他看起來還這麼小怎麼有辦法家暴自己的媽媽呢?

而且他們接下來說的話更讓我驚訝了,他們說:「唐唐醫師,妳別看這孩子現在安安靜靜坐在這裡很乖巧的樣子,剛剛他在家裡的時候,那些行為跟態度我們看了都想打他了,也難為他媽媽還願意照顧他。」

但當我去問媽媽是怎麼受傷時,她的第一句話居然是:「醫生,妳可不可以幫我找社工,這種日子我過不下去了,過不下去了.......」

我在她身邊坐下,柔聲安撫她,請她告訴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她這才娓娓道來。

原來我以為國小三年級的兒子小安,其實已經五年級了。小安剛出生的時候,他們一家人也曾經度過一段和和美美的日子,但是隨著小安長大,媽媽發現小安似乎和其他小孩有些不一樣;他似乎更活潑更好動一些,也比較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常常講不聽,而且感覺起來小安好像不太容易專心,總是很輕易的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走。

一開始小安的爸爸媽媽都以為是孩子還小的關係,可是隨著小安長大,爸爸覺得不可以再用這個理由縱容他,應該要嚴加管教才行,夫妻間的衝突也隨之發生。

等到小安去上幼稚園,老師觀察一陣子之後也覺得小安的狀況不太尋常,請小安的爸媽帶他到兒童心智科門診進一步評估後,才發現原來小安患有過動症,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但小安的爸爸始終不願意接受小安有過動症的事實,也覺得小安的狀況是媽媽縱容出來的,爭吵到最後小安爸爸索性搬離家裡,只按月匯生活費給小安母子,沒有父母後援的小安媽媽又失去了丈夫這個幫手,最後只好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小安。

圖/受到疫情影響,小安媽媽也愈來愈心力交瘁,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圖/受到疫情影響,小安媽媽也愈來愈心力交瘁,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疫情導致的崩潰

原本小安和媽媽單靠著爸爸給的生活費已經很勉強,所以媽媽原本會趁著小安上學時做些兼職工作,一方面賺些錢補貼家用,一方面也可以從照顧小安的壓力中暫時離開。

但是當疫情發生,小安變成要在家上課,媽媽也沒辦法去打工,整日都要在家照顧小安,相處久了,摩擦也變多,加上小安媽媽不敢帶小安到醫院回診,藥都吃完了,小安原本控制得還可以的狀況也開始變差,小安媽媽也愈來愈心力交瘁。

最近因為小安的狀況變得更差,稍有不順他的意就會出手打媽媽,可是疫情偏偏還沒平緩,小安媽媽怎麼也不敢帶小安回醫院看診。

這天學校已經恢復上課,小安在學校做勞作時不小心割傷手,對著刀子發脾氣,所以拿著刀亂揮舞,差點傷到同學。

雖然老師已經在學校告誡過小安,但還是有告知小安媽媽這件事,請她要再注意小安的狀況。今晚就是小安媽媽在跟小安溝通時,小安不知怎地就突然發狂,用拳頭直擊媽媽的眼睛,把媽媽的眼鏡打掉,還試圖拿手指跟筷子戳媽媽的眼睛,又趁著媽媽閃躲跌倒時,坐到她身上繼續打她。

雖然小安媽媽知道小安還小,只要她奮力抵抗一定可以脫身,可是她擔心在她掙扎的過程中會傷到小安,於是就先想辦法護住自己,等小安發洩到一定程度後,才起身打電話叫救護車,但這時,她已滿身是傷。

延伸閱讀

#可是她還是將孩子重新擁入懷

餘悸猶存的小安媽媽,說完這讓我聽著就驚心動魄的一晚後,就開始不可遏抑的哭了起來。

我走回護理站幫她安排相關檢查,安排完了卻苦惱起來。以前我只有處理過大人打小孩或大人互打家暴案件,可從來都沒有遇過小孩打大人的。

如果是以前的案件類型,正常來說我們是要想辦法將施暴者和傷患隔離的,但,今天這個施暴者是孩子,我要怎麼將他從媽媽身邊分開,如果離開了媽媽,誰要照顧他?

突然間我臨機一動,想到小安的爸爸或許是個解方時,就聽到小安媽媽對著電話哭泣大喊:「什麼叫做你不知道你能幫上什麼忙?你自己用腦袋想啊?這麼多年了,都我一個人在照顧小安,你這個當爸爸的盡過什麼責任?」

接著就看到小安媽媽掛掉電話,跌坐到地上滿地打滾的嚎啕大哭喊著「醫師,我不要這孩子了,不要這孩子了,你們找社工把他帶走!我再也受不了了!」而一臉驚恐的小安則瞪大了眼睛傻看著媽媽。

我一從小安媽媽的嚎哭中回神,馬上走去她的身旁,將她攙回椅子上安撫她「媽媽,現在已經晚上一點多了,我們會將你們的狀況回報給社會局,但他們可能要明天早上才能處理了,不然你跟小安今晚在急診休息好嗎?我們也順便觀察一下你的狀況,明早我們再跟社工一起討論下一步。」

小安媽媽抽噎了一陣子後點點頭,抬起頭看到嚇傻了的小安,柔聲的對他說:「小安不怕,小安不怕,對不起,你嚇到了對不對?不要怕,媽媽沒有不要你,媽媽只是剛剛太激動了,你不要怕。」

小安聽完連忙靠過去緊緊摟住媽媽的脖子,緊緊靠在媽媽身上,就像真的怕被拋棄一樣。小安媽媽見狀又是難過又是愧疚地將小安擁入懷中。

或許是累了,小安一躺上病床就睡著了,但病床對他來說可能不太舒適,所以他一直輾轉地翻來翻去。

明明是傷患,卻坐在陪病椅上的小安媽媽,在凌晨三點時,悄悄起身,走到護理站對我說:「醫師,我覺得我應該沒事了,我想先回家了,不然小安這樣睡太不舒服了!」

「可是,妳這樣回去安全嗎?」我擔憂地望了一眼小安。

小安媽媽苦笑了一下說著:「應該不會再有事了,他今天也累了!讓他早點回家睡也好。」

見我不說話,她輕輕喚醒小安跟他說:「小安,我們回家睡覺了好不好?可是你可不可以答應媽媽,回家不可以再打媽媽了,不然阿姨會擔心的。」

也不知道小安到底有沒有聽懂,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就用力的點了點頭。

我見小安媽媽心意已決,便嘆了口氣跟她說:「好吧,那你回家還是要小心、要保護好自己,社會局這兩天應該會聯絡你,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保護好自己,好嗎?」

看著她疲憊地牽著小安孤獨地走出急診室,我突然覺得好難過,身體的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外傷與重症醫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2023/01/17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2022/11/18
文 / 黃達夫 上星期,我翻抽屜在找尋一個文件時,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是我剛到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的指導老師Dr. Ed Viner。 事情是這樣的,我到美國的第二年,在費城賓西法尼亞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Dr. Ed Viner剛擔任教職,負責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他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態
Thumbnail
2022/11/18
文 / 黃達夫 上星期,我翻抽屜在找尋一個文件時,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是我剛到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的指導老師Dr. Ed Viner。 事情是這樣的,我到美國的第二年,在費城賓西法尼亞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Dr. Ed Viner剛擔任教職,負責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他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兒科醫師家暴的新聞讓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也是被揍著長大
Thumbnail
兒科醫師家暴的新聞讓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也是被揍著長大
Thumbnail
編按: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Thumbnail
編按: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Thumbnail
昨晚我在ig限時動態寫出自己的小孩被霸凌,我感到非常焦慮,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育兒路上我一直在學習,也是個新手菜雞媽媽。 令我比較驚訝的是, 很感謝大家小盒子私訊我(訊息之多啊), 這當中包含了:當媽媽有經驗教我要怎麼做的、也有身邊親友小孩遇到霸凌問題的解決經驗, 更多的是跟我講他們其實小時候都
Thumbnail
昨晚我在ig限時動態寫出自己的小孩被霸凌,我感到非常焦慮,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育兒路上我一直在學習,也是個新手菜雞媽媽。 令我比較驚訝的是, 很感謝大家小盒子私訊我(訊息之多啊), 這當中包含了:當媽媽有經驗教我要怎麼做的、也有身邊親友小孩遇到霸凌問題的解決經驗, 更多的是跟我講他們其實小時候都
Thumbnail
「觀察別的家庭,可以分辨所謂不當管教,那對待內在小孩的時候呢?」千金小岡透過與心理專家對談、造訪社福機構,以及高空午餐的奇遇,從而與內在小孩和解。
Thumbnail
「觀察別的家庭,可以分辨所謂不當管教,那對待內在小孩的時候呢?」千金小岡透過與心理專家對談、造訪社福機構,以及高空午餐的奇遇,從而與內在小孩和解。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Thumbnail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
Thumbnail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
Thumbnail
幾天後,爸爸的身體狀態穩定了,已經確定可以出院。許醫師臨走前叮嚀必須要持續不間斷的復健才有機會康復,並且把所有基本的復健方法都傳授給傳授給媽媽,短暫的醫院生活就這麼告一段落。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公司前陣子已經轉讓了,有一筆錢可以暫時撐著。」 「這樣錢真的夠用嗎?生活費加小瑄的學費都是不小的開銷。」
Thumbnail
幾天後,爸爸的身體狀態穩定了,已經確定可以出院。許醫師臨走前叮嚀必須要持續不間斷的復健才有機會康復,並且把所有基本的復健方法都傳授給傳授給媽媽,短暫的醫院生活就這麼告一段落。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公司前陣子已經轉讓了,有一筆錢可以暫時撐著。」 「這樣錢真的夠用嗎?生活費加小瑄的學費都是不小的開銷。」
Thumbnail
沒有誰生下來就是為了要保護誰而存在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需要的愛也是一樣等量 然而,常常父母總是操心其他不省心的孩子 而忘了 其實,乖孩子的傷,更重
Thumbnail
沒有誰生下來就是為了要保護誰而存在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需要的愛也是一樣等量 然而,常常父母總是操心其他不省心的孩子 而忘了 其實,乖孩子的傷,更重
Thumbnail
三年前生了大女兒後,被迫辭職在家照顧小孩子,突臨職涯的中斷,心理調適不過來,再加上和長輩的摩擦以及第一胎在家坐月子沒有做好,身為每天睡眠不足的新手媽媽,我整個人的情緒跟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無後援的我,好不容易帶到孩子一歲多,整個人的狀態開始有漸漸變好的趨勢,卻因為先生的僥倖,不顧我的拒絕,讓我意外懷
Thumbnail
三年前生了大女兒後,被迫辭職在家照顧小孩子,突臨職涯的中斷,心理調適不過來,再加上和長輩的摩擦以及第一胎在家坐月子沒有做好,身為每天睡眠不足的新手媽媽,我整個人的情緒跟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無後援的我,好不容易帶到孩子一歲多,整個人的狀態開始有漸漸變好的趨勢,卻因為先生的僥倖,不顧我的拒絕,讓我意外懷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 妳還記得十幾歲的我的模樣嗎?不知道在妳眼中的「她」是怎樣的人?那時候她已經長得挺高了,大概就矮妳一個頭。那時候她不僅成績很優異,還常常參加各種繪畫、作文比賽,因為你們從小就教她要為自己的好好負責,妳總說自己很聰明...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 妳還記得十幾歲的我的模樣嗎?不知道在妳眼中的「她」是怎樣的人?那時候她已經長得挺高了,大概就矮妳一個頭。那時候她不僅成績很優異,還常常參加各種繪畫、作文比賽,因為你們從小就教她要為自己的好好負責,妳總說自己很聰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