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❺步驟】與自己的情緒感受在一起,讓人擁有愛,以及面對恐懼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大女兒,身為她的爸爸的第一個孩子,很得爸爸的寵愛。
但是,在她四歲時,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然後,又因為爸爸堅持不讓媽媽繼續照顧她和妹妹,以及爸爸無法獨立照顧姐妹倆,她和妹妹便與爺爺、奶奶、爸爸、姑姑和表姊妹一起生活。
在那之後,原本總是笑臉看她的爸爸,不再溫柔、有耐心⋯⋯甚至,在需要爸爸的保護和照顧時,被投以不耐煩的怒目、突如其來的破口大罵,或是無能為力的忽視。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直到媽媽(也就是我的太太)用打官司的方式,爭取她和妹妹的監護權。這段日子看似不長,但卻是「大腦神經元蓬勃發展、把經驗轉化成對世界的認知」的重要階段,更對大女兒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看著大女兒在感受內心升起的恐懼,我很清楚:那是一股對父親的恐懼⋯⋯因為,我也有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抱著「對爸爸感到恐懼」過活。
我:說實在的,看到大女兒看我的眼神,充滿恐懼⋯⋯真的是會覺得不舒服的!
太座:但是,你知道的⋯⋯她不是在怕「妳」。
我:我知道⋯⋯但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啊!(大聲
太座:你生氣囉?
我:當然啊!有像我小時候那樣嗎?和想要強暴妳的爸爸一起生活嗎?拜託!那才真的令人害怕,好嗎?(生氣
太座:小時候,也很害怕吧?
我:最恐怖的是,沒有人懂我的害怕!我一個人這樣長大,然後想辦法處理自己的創傷
太座:嗯⋯⋯是啊!
我:所以,最讓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她為什麼都不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我們懂她的恐懼,也願意陪她處理,但她卻把我當成需要害怕的對象⋯⋯馬的,到底關我什麼事啊?(怒
這時,太座安靜了⋯⋯而我從「大女兒應該要感受到的幸福」裡,回看內在升起的怒氣,反問自己:真正讓我感到生氣的,到底是什麼?

👆 步驟❶當前事件與反射性情緒/🧠 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大腦裡的海馬迴

回想⋯⋯小學三、四年級時,邁入發育階段的我,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在告知專職於保護兒童免於家暴的社工母親,並且得到「會要求父親不可再犯」的承諾後⋯⋯我又被咬了大腿內側,並且被母親堵了句:你怎麼沒有保護自己?
當時年約十歲的我,被巨大的恐懼籠罩。
應該要保護我的父親,竟然就是欺負我的壞人;而母親,擁有家庭暴力相關知識,但卻在得知父親這樣對待我之後,不是為我挺身而出,而是反過來責怪我。
甚至,讓我與這樣的狼父繼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並且要我裝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在那之後,我的身上有「熟人性侵未遂受害者」的標籤。
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並沒有讓我的恐懼消失。
相反的,壓抑的力道,讓那股恐懼有了亟欲噴發的反作用力;更讓我的頭頂,冒出不容忽視的、像手掌那麼大的鬼剃頭
矇懂的我,不知道那是恐懼剪的髮型;但卻清楚地記得,母親在帶我求醫時,聽到醫生說:「這與『焦慮』有關!」時,竟以「小孩哪有什麼需要焦慮的事情?」笑著帶過。
此外,伴隨著看似無傷的日常互動,「對我的焦慮和恐懼的忽視」依然存在,並且就像細小的針頭一般,沿著因為被父親啃咬而有的巨大創傷,以「看似微弱但卻實質地造成傷口」的方式,向外蔓延。
我:我想⋯⋯讓我生氣的⋯⋯應該是大女兒沒有看見我的看見!我不但看見,也理解她的恐懼啊!那是當時的我最想要的!(紅了眼眶
太座:嗯嗯⋯⋯(走過來拍拍我
我:我竟然走過來了⋯⋯
太座:是啊!你真的很棒!
我:我真的很棒!他們沒有做到的照顧和保護,我自己做了⋯⋯(深深地喘了一口氣
太座:辛苦了⋯⋯你承擔了他們的工作!
我:真的很辛苦!(苦笑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太座:還會生氣嗎?對大女兒⋯⋯
我:現在的感覺,比較像是無奈⋯⋯會希望她能趕快離開因為我知道那是很痛苦的,但也知道,這是不能催的⋯⋯
太座:我覺得應該說是「心疼」,你覺得呢?(笑
我: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喔!哈哈哈
在成為療癒師的這十年,我因著持續地向內療癒自己,而將「受害者」逆轉為「倖存者」,將創傷所帶來的衝擊,轉變為生命的養份和力量。
再次看向大女兒陷在「對爸爸的恐懼」裡的狀態,我終於能恢復彈性、用信任的角度去看待:大女兒因為比以往更有力量,所以可以面對這股難以直視的黑暗。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就這樣,我放掉「感受『對爸爸的恐懼』是很痛苦的,要趕快離開」的想法,讓大女兒用自己的步調來轉化這股黑暗。
幾個小時過去後,我們一家四口又因為晚餐而相聚。
而大女兒臉上掛著淚痕,繼續說著「她對『我』感到害怕」的種種,然後又說出「覺得自己不應該害怕『我』,因為我明明對她很好」的話,搞得我暈頭轉向。
講著⋯⋯講著⋯⋯癥結點似乎要歸結在大女兒身上了。
小女兒:妳是不是很害怕⋯⋯問題其實出在妳身上?(問大女兒
大女兒:現在這樣看來,的確是啊!(哭
我:但妳不覺得啊!不是嗎?不能就跟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嗎?
大女兒:嗚⋯⋯從來就沒有人懂我的感覺啊!(飆淚
我: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啊!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懂另一個人⋯⋯我和媽媽也會有不理解對方的時候。而那個時候,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理解自己的話,那「沒有人」就真的會是「連一個人也沒有」!
大女兒:嗚⋯⋯(大哭
我:妳要進去自己的感受裡面,而不是用「爸爸很愛我,我不應該恐懼」來帶過。
大女兒:嗚⋯⋯(繼續哭
我:那個恐懼,很恐怖⋯⋯我知道;我想妳應該也知道:我爸很恐怖!
大女兒:嗚⋯⋯(點點頭+哭聲漸小
過了一會兒,我撈起火鍋裡的料、放進隔壁的太座的碗裡,而太座也心照不宣地將滿滿一碗的火鍋料,推向大女兒。最後,那頓晚餐,最後在輕鬆的笑鬧中結束。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前額葉皮質


晚餐後,我們到〔光臨藝術節〕走走。在人潮眾多的喧鬧街上,我們四人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彼此的愛護與照顧,無論是牽手、回頭看是否有跟上。
「在愛裡,沒有恐懼。」——《聖經》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取代更多的黑暗。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不能好好接受,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往『會不會是對方給的東西有問題?』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如果真的是接受的東西有問題,還是會覺得要吞下去。」的想法?
「我最難過的是⋯⋯他們說我很髒!不是因為我沒有把環境整理乾淨,而是他們認為我這個人是髒的!他不喜歡的是我這個人!」— 新手媽,在照顧新生兒和整理家務裡兩頭燒,邊哭邊說。
奶奶總是讓她覺得:「我應該要一次就學會、一次就做好;不然的話,我就是笨蛋,永遠學不會、永遠做不好⋯⋯」。而這個創傷,不但讓她無法專注地學習,會需要分心去擔心、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讓她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人的天性是融入群體,被說「自私」,會有被排擠的感覺,而我們都會極力地避免感受這種痛苦,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更會竭盡所能地去融入「家」這個群體,即便那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會被欺負,都是因為我的反應太慢?所以我只能怪自己?」—我被重重的沮喪給壓住。
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不能好好接受,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往『會不會是對方給的東西有問題?』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如果真的是接受的東西有問題,還是會覺得要吞下去。」的想法?
「我最難過的是⋯⋯他們說我很髒!不是因為我沒有把環境整理乾淨,而是他們認為我這個人是髒的!他不喜歡的是我這個人!」— 新手媽,在照顧新生兒和整理家務裡兩頭燒,邊哭邊說。
奶奶總是讓她覺得:「我應該要一次就學會、一次就做好;不然的話,我就是笨蛋,永遠學不會、永遠做不好⋯⋯」。而這個創傷,不但讓她無法專注地學習,會需要分心去擔心、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讓她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人的天性是融入群體,被說「自私」,會有被排擠的感覺,而我們都會極力地避免感受這種痛苦,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更會竭盡所能地去融入「家」這個群體,即便那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會被欺負,都是因為我的反應太慢?所以我只能怪自己?」—我被重重的沮喪給壓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考驗一個人和折磨一個人,都會從他的軟肋下手。比如說,上天要訓練提升一個人的修養和心性,就會取那個人最在乎的人或東西作為考驗,又比如說,冤親債主要報復一個人,也是同樣拿對方最在乎的人事物當墊背,為的就是達到目的。 有一個女孩,跟父親的感情很好,父親對她極盡栽培,雖寵愛卻不寵溺,培養她知書達理,又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考驗一個人和折磨一個人,都會從他的軟肋下手。比如說,上天要訓練提升一個人的修養和心性,就會取那個人最在乎的人或東西作為考驗,又比如說,冤親債主要報復一個人,也是同樣拿對方最在乎的人事物當墊背,為的就是達到目的。 有一個女孩,跟父親的感情很好,父親對她極盡栽培,雖寵愛卻不寵溺,培養她知書達理,又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