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視覺學會2023年冬季大會 參加筆記─機器學習和視覺研究的趨勢課題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由於做的研究大概和「視覺研究」沾得上一點邊,雖然並不是做知覺心理學(perception psychology)裡面的vision,而是computer vision,但日本視覺學會現在也把電腦視覺納入視覺研究的範疇之一了。於是經過教授的推薦,就去報名了日本視覺學會的2023年冬季大會,也順利得到了口頭發表的機會。

研討會的流程及概況

這次的日本視覺學會辦在位於東京的工學院大學新宿校區,這所大學是由一棟非常高的建築構成,建築最高到28樓,而學會辦在第三樓,有個大演講廳。
現在進入後疫情時代,蠻多研討會都已經開始採用線上線下兩邊同時進行的模式,所以如果帶自己的電腦的話,得先用自己的電腦連上研討會的Zoom會議室,再使用Zoom分享簡報。而演講廳裡面的畫面也直接變成是zoom的視窗。而zoom的收音則統一使用演講廳裡的麥克風收音,如此一來,就完成了線上線下同步的研討會了。
下午一點開始第一個section,而我第二個演講,所以早早到了現場,前面都還沒有坐人
我發現教授級的人物大約都會坐在前面的搖滾區,而他們也經常針對演講進行提問,面對學生的發表,我覺得蠻多老師們的提問就像是在指導學生一樣,雖然是問問題,但也像是給學生提點,想告訴學生還有哪些點可能是沒有想到過的。因此參加研討會也相當重要,可以得到很多意見,也能了解自己的研究對於他人而言,哪些地方是特別有趣的。
基本上大家的穿著大概都是走business casual 路線,不過一些教授平常就已經穿西裝打領帶,所以現場仍然可以見到穿西裝打領帶的人。而有發表及沒有發表也影響穿著,如果要發表的那天,穿著正式一點也顯得比較有精神。
藉著研討會的機會,也吃了很多零食,平常在超市怕踩雷的零食,就在研討會試吃看看吧哈哈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心理學有關的研究

這幾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應用越來越多,也讓心理學的研究多了一個研究方法可以進行。在視覺學會當中,除了心理物理學的行為實驗之外,EEG、ERP、fMRI等brain study也包含在內,另外還有一些結合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model來做視覺相關的分析。

描述物品不只是「標籤(label)」它,而是有很多「面向(dimension)」

其中兩場機器學習有關的keynote speech我非常喜歡,一場是Martin Hebart老師的演講,包含Hebart老師使用投影片的方式,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開始循序漸進的導引到他的研究課題,清晰的英文口條也讓人很容易進入演講的脈絡之中。
「一杯翻倒的咖啡」的圖片裡,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咖啡;「一顆爛掉的蘋果」,不只有蘋果;「一座遙遠的山」因為是富士山而有了不同的意義。而Hebart老師的研究就是關注於這些物質背後的意義,是否應該給予物品(object)更多可以描述他的「dimension」,而不是只是給予物品一個「label」。
進入到Hebart老師提供的想法之後,也很容易追得上老師接下來談到的研究內容,他們主要出了一個名為THINGS的大資料庫集,收集了用美式英文所能描述的好幾千種物品,而且盡量平均涵蓋各式各樣的物品,而不要只偏重於某個種類(比方說不要放太多狗的圖片等等)。
而他們在2020年發表的一個poster裡面,也報告了他們藉由這個資料庫找到了用來描述物品的dimension,抓出了36個主要面向,比方說「金屬的」、「球狀的」、「有黏性的」等等。而有了這些面向,如果再跟brain study結合的話,可以重複驗證腦科學研究的一些現有成果,比如說對臉有較強反應的FFA之類的,對靜態景物有較強反應的腦區等等,就能搭配這些資料庫的dimension來得到強烈的相關驗證。
而THINGS資料庫的論文、和網站大部分都能看到成果,Hebart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會進行統合與統整的學者。
參考:
1.論文:Hebart MN, Dickter AH, Kidder A, Kwok WY, Corriveau A, et al. (2019) THINGS: A database of 1,854 object concepts and more than 26,000 naturalistic object images. PLOS ONE 14(10): e022379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23792
2.網站:https://things-initiative.org/

生成模型的潛在層就像人類的腦構造嗎?

我也很喜歡Bei Xiao老師的演講,老師講的概念比Hebart老師的概念再更細一些,但在演講當中,Xiao老師很仔細的說明了單一個主要研究,再加上老師清晰的英文,所以也能很清楚的跟到老師所報告的內容。而Xiao老師具有一些腦神經科學背景,把GAN model所取出來的一些結果,和腦神經處理的層次放在一起對照,也給人很多科學性的啟發。
老師主要介紹了用StyleGAN來訓練的一個肥皂圖片的圖庫,肥皂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顏色,而且也可以展現出透明感的質地,而他們使用生成模型(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用以生成許多不同顏色和質地的肥皂。而肥皂以完整的幾何形狀為主(方形皂或橢圓形皂)。通常做GAN,都會很想知道在latent layer,也就是在潛在變數那一層發生了什麼事情。而Xiao老師他們的研究中,做了一個有三層的latent layer(前、中、後),有趣的是,前layer反應了肥皂的顏色、中layer反應顏色和質地,後layer反應了質地。
也就是說,在圖片編碼拆解到重新生成的這個過程裡,GAN模型也做出了某種有規律的學習。而這個學習,可能和人類的visual perception有類同之處,即顏色和形狀最為顯著 (例如V1可處理的),然後才再進行透明度等質地的感知。
參考:
Chenxi Liao, Masataka Sawayama, Bei Xiao; A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the StyleGAN2-ADA Generated Images of Translucent Objects. Journal of Vision 2022;22(14):3642. doi: https://doi.org/10.1167/jov.22.14.3642.

參加研討會的心得

因為疫情的關係,很久沒有參加實體的研討會,雖然keynote speech還是在線上進行,眾人一起在現場觀看大螢幕聽演講,但是其他口頭發表以及海報都是在現場面對面進行,還是得到了很多與人交流的機會。
其實每天都在自己的實驗室裡或是大學裡面,確實也會讓自己的想法慢慢地被侷限住,忘記這個世界還有其他大學跟實驗室在做著各式各樣的研究。雖然參加研討會需要舟車勞頓,逛海報發表的時候有點人擠人而且還要站著聽講,但是有一些體力的勞累,也是能讓人更有一些做研究的痛感。
而且和實驗室的人一起參加研討會,也能互相交流、增進感情,另外認識其他實驗室的人,和不同的人說話,也是有意思的地方。
藉著參加研討會的機會,我們實驗室的大家一起在東京吃海底撈火鍋 (仙台沒有海底撈!)

附錄:東京交通

從仙台前往東京的車,我買了JR east pass,這是在日本的外國人都可以使用的交通票券,這個交通票券可以搭乘東京地區的JR電車,而且包含仙台到東京的新幹線,合計2萬日圓,可以使用5天,於是我就購買了這個車票。(仙台到東京新幹線來回學生票約1萬9千日圓)
在網路上預訂之後,帶著護照到JR車站的えきねっと的自動售票機,就可以完成取票的動作囉!(因為是外國人車票,所以要護照) 新幹線和一般區間車(在來線,英文:local train)使用的售票機不同。相當於高鐵和台鐵的概念。
而東京交通雖然複雜,但是只要從自己手上有的票券來思考,就不會那麼困難,例如我擁有JR east pass,所以我決定不搭地下鐵,只搭乘JR電車,由於研討會位於JR新宿車站附近,因此我下榻的飯店也選擇JR新宿車站開始搭電車可以抵達的地方,所以選了JR山手線可以到的JR上野車站附近,而搭乘新幹線也相當方便。
這張圖這樣看可能不可怕,但是上野車站一樓、二樓、三樓都有路可以進去,但是這裡匯集了很多列車種類,所以不同樓層可以搭的車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因為火車在陸地上跑,所以很多地方不相連通,因此別讓自己繞來繞去。(不像台北車站的車都在地底下,只要到一樓就可以解決迷路的問題。)
另外,在東京的車站搭車和找路還有很重要的技巧,那就是不要亂從出口出來,必須要先了解自己要去的地方在車站的東南西北哪一邊,然後從下車廂開始的那一刻起,就要一路去找到正確的改札口,否則上野、新宿、池袋、東京車站等等這些車站的站體本身都相當龐大,如果方向錯誤,只會讓自己一直不停地繞來繞去。
而東京的車站也因為站體龐大的關係,所以車站裡面有很多商店,剪票口也可能會出現兩次,第一次進入之後是有商店區以及可以搭乘電車的剪票口,如果要搭乘新幹線,就要再進入第二個剪票口。而這兩個剪票口之間的距離可以很遠(不像仙台的,很好理解),而搭乘新幹線時,連同乘車券和位子的券要兩張重疊插入剪票機裡面。
此外,由於東京很多火車都是在陸地上跑的,地下鐵才在地底下跑,所以因為有火車鐵軌的關係,也會讓車站的站體結構和地面的結構變得很複雜,因此,有的時候迷路了,走地下街因為有很多指示,也能幫助自己再重新找到該走的路。
進入地下街之前,也會有相關的指示,如果有符合自己要搭的線的才要走下去,不然又要繞來繞去唷!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我想要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年,我入學了日本東北大學的情報科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的博士班,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在台灣遠距留學了兩年。第三年踏上了日本國土,不過心境上倒是沒有「出發」感,感覺像是等待一班誤點許久的火車,最後終於搭上了,心裡其實還是有蠻
日本物價和臺灣物價的比較網路上有許多新聞也有很多人在討論,但是身為一個學生,到底會花掉多少錢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地點:日本東北 (仙台) 學生的收入與支出總覽 作為學生,可以免去很多支出,例如國民年金(長期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也需要繳納,但學生可以申請免繳),也可以有很多學生優惠,例如交通票券有
看著葉子一片片掉落,就知道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五顏六色的秋樹慢慢變成了光禿禿的樹,天氣變得越來越冷。 仙台雖然位於東北,但中間有山脈擋住,且位於太平洋側,下雪的時期沒有日本海側那麼早,雖然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時,會迎來仙台的第一場雪,但雪花僅僅輕輕飄落,還沒到積雪的程度。 下雪前需要準備什麼?
今天的行程是從仙台市區到秋保大滝(秋保大瀑布)去看瀑布,剛好昨天下了一點雨,相信今天瀑布的水量一定相當不錯。 如何前往秋保瀑布(秋保溫泉) (途中會經過秋保溫泉,也可以中途下車,改成溫泉之旅) 這次的行程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到秋保瀑布,有兩個路線可以前往: 仙台駅 -> 秋保大滝 (宮城交通バス) (
騎腳踏車去買東西已經成了我週末時候的行程之一,我住在日本的仙台,這裡不是一個很大的城市,住的地方稍微離市中心有點遠,商店不多,所以大部分的時候我騎腳踏車到超市買東西。 為了方便出行,先從腳踏車開始 我去的商店是Hayasaka(ハヤサカ)車行,但是在一開始還沒有腳踏車的時候,光是走路去商店就花了半小
我居住的地方位於日本宮城縣的仙台市,仙台市主要熱鬧的街區在靠近車站一帶,路上的廣告會稱那一帶是仙台的「都心」,仙台市役所、青葉區役所到仙台車站之間,也是最多商店街的地方。 初來到日本,需要做的事情大概是居住手續、辦手機、辦銀行帳戶、了解居住環境等等。如果在仙台市的青葉區,可以先到區役所,然後再慢慢地
2020年,我入學了日本東北大學的情報科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的博士班,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在台灣遠距留學了兩年。第三年踏上了日本國土,不過心境上倒是沒有「出發」感,感覺像是等待一班誤點許久的火車,最後終於搭上了,心裡其實還是有蠻
日本物價和臺灣物價的比較網路上有許多新聞也有很多人在討論,但是身為一個學生,到底會花掉多少錢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地點:日本東北 (仙台) 學生的收入與支出總覽 作為學生,可以免去很多支出,例如國民年金(長期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也需要繳納,但學生可以申請免繳),也可以有很多學生優惠,例如交通票券有
看著葉子一片片掉落,就知道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五顏六色的秋樹慢慢變成了光禿禿的樹,天氣變得越來越冷。 仙台雖然位於東北,但中間有山脈擋住,且位於太平洋側,下雪的時期沒有日本海側那麼早,雖然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時,會迎來仙台的第一場雪,但雪花僅僅輕輕飄落,還沒到積雪的程度。 下雪前需要準備什麼?
今天的行程是從仙台市區到秋保大滝(秋保大瀑布)去看瀑布,剛好昨天下了一點雨,相信今天瀑布的水量一定相當不錯。 如何前往秋保瀑布(秋保溫泉) (途中會經過秋保溫泉,也可以中途下車,改成溫泉之旅) 這次的行程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到秋保瀑布,有兩個路線可以前往: 仙台駅 -> 秋保大滝 (宮城交通バス) (
騎腳踏車去買東西已經成了我週末時候的行程之一,我住在日本的仙台,這裡不是一個很大的城市,住的地方稍微離市中心有點遠,商店不多,所以大部分的時候我騎腳踏車到超市買東西。 為了方便出行,先從腳踏車開始 我去的商店是Hayasaka(ハヤサカ)車行,但是在一開始還沒有腳踏車的時候,光是走路去商店就花了半小
我居住的地方位於日本宮城縣的仙台市,仙台市主要熱鬧的街區在靠近車站一帶,路上的廣告會稱那一帶是仙台的「都心」,仙台市役所、青葉區役所到仙台車站之間,也是最多商店街的地方。 初來到日本,需要做的事情大概是居住手續、辦手機、辦銀行帳戶、了解居住環境等等。如果在仙台市的青葉區,可以先到區役所,然後再慢慢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本科學未來館位於東京台場,是一個展示未來科技的博物館,這次我們帶著堡包們來看可愛的機器人。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聽說本體終於把他的想法(暫時)化作論文,所以我邀請他分享從頭到尾的過程,以及從零到一的心路歷程。訪談預計進行三次,分別以研究動機、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等三面向進行。本次報告由訪談逐字稿關於研究動機的部分整理而成。
其實,每篇論文的貢獻,絕對都是站在前人的努力上的。就像現在的AI,名稱是大語言模型,再更早以前叫做編碼器-解碼器循環神經網絡,再更早以前還有別的名字。「你需要去了解,2024你看到的論文,在歷史上是怎麼一步一步長出來的。」你要去找到源頭的問題,去觀察不同時代大家如何解問題,你才會知道解決方案。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如果你是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幫助。 它將分享我在TECHSPO Los Angeles 2024中得到的三個重要收穫。 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合成數據的未來潛力以及如何應用於商業。 ▋收穫1 - 資料無塵室的潛力 在這次活動中, 我遇見了日本資料
Thumbnail
2024年6月2日,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大學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這場演講不僅吸引了眾多重量級企業高層到場聆聽,更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演講內容涵蓋了加速運算、人工智慧、新一代 GPU 架構、數位孿生地球計畫等多個重要議題,並突顯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數位互動展覽的心得與體驗,包括心理測驗蓋房子和與人頭的互動體驗。作者覺得展區具有趣味性,雖然無法體驗所有的展覽,但仍然感到可惜。這篇文章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分享了展覽的魅力和互動性。
機器學習是什麼? 簡單來說,機器學習就是訓練機器尋找Function的一段過程,而這個Function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或是幫助我們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Thumbnail
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
Thumbnail
日本科學未來館位於東京台場,是一個展示未來科技的博物館,這次我們帶著堡包們來看可愛的機器人。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聽說本體終於把他的想法(暫時)化作論文,所以我邀請他分享從頭到尾的過程,以及從零到一的心路歷程。訪談預計進行三次,分別以研究動機、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等三面向進行。本次報告由訪談逐字稿關於研究動機的部分整理而成。
其實,每篇論文的貢獻,絕對都是站在前人的努力上的。就像現在的AI,名稱是大語言模型,再更早以前叫做編碼器-解碼器循環神經網絡,再更早以前還有別的名字。「你需要去了解,2024你看到的論文,在歷史上是怎麼一步一步長出來的。」你要去找到源頭的問題,去觀察不同時代大家如何解問題,你才會知道解決方案。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如果你是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幫助。 它將分享我在TECHSPO Los Angeles 2024中得到的三個重要收穫。 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合成數據的未來潛力以及如何應用於商業。 ▋收穫1 - 資料無塵室的潛力 在這次活動中, 我遇見了日本資料
Thumbnail
2024年6月2日,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大學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這場演講不僅吸引了眾多重量級企業高層到場聆聽,更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演講內容涵蓋了加速運算、人工智慧、新一代 GPU 架構、數位孿生地球計畫等多個重要議題,並突顯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數位互動展覽的心得與體驗,包括心理測驗蓋房子和與人頭的互動體驗。作者覺得展區具有趣味性,雖然無法體驗所有的展覽,但仍然感到可惜。這篇文章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分享了展覽的魅力和互動性。
機器學習是什麼? 簡單來說,機器學習就是訓練機器尋找Function的一段過程,而這個Function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或是幫助我們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Thumbnail
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