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種「氣味」,孩子身上會沾染媽媽的「氣味」,氣味雖看不見但卻如影隨形,氣味指的並非是媽媽的體香,而是是媽媽的「心態」。媽媽認為孩子可愛,孩子身上就會沾染可愛的氣味,走到哪裡,大家都會認為孩子可愛,若媽媽認為孩子不成材,孩子身上就會沾染不成材的氣味,旁人也會不自覺視這個孩子不成材。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這本書是一位走精神分析的精神科醫師所撰寫,裡面用了一些潛意識觀點來形容母子關係,而媽媽是種氣味這樣的觀點令我印象深刻。我回想起我與母親的相處,在父權主義下,從小母親對我嫌棄居多,對弟弟卻是完全不同評價,或許係因如此,我常常覺得自己是沒有自信的,或許也是母親總是口語與舉動上對我都沒有好評價,又常常與旁人數落我,我變得憂鬱易焦慮,而那時的我也感覺旁人是嫌棄或想遠離我的,心理或潛意識的觀點就是這麼神奇,或許這也是我走上心理諮商學習之路的契機吧!
在心理師的專業裡,很時候我們處理的不是「問題」,而是「關係」。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求助心理師,係因為孩子有中輟、偷竊、說謊、打架、不交作業、交往複雜....被社會價值判斷的問題,然而在諮商中深入的去看見孩子的生命歷程,卻發現裡面藏著許多的不得不,如因父親酗酒與母親分居,只有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才會聚再一起合作,如每次做錯事都會被父母嚴厲處罰,所以孩子學會用說謊保護自己等等,這並非係指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親的責任,而是當心理師翻轉外界看這個孩子的視角,能與孩子建立關係,一切才有不同的可能。這也回歸到沾染媽媽氣味的說法,我想這本書要強調的是當父母親轉換對孩子的觀點,那改變才可能開始,改變從來不是期待他人(孩子)改變,而是從自己(父母)先改變起。
這本書讓我另一個耳目一新的用語是「咬牙閉嘴」的忍耐練習。很多家長說我們從不嘮叨小孩,但事實上可能是他們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嘮叨」。有了孩子之後,我發覺好容易成為一位嘮叨的媽媽和妻子,嘮叨底下藏著許多的關心,但嘮叨的語言卻讓人難受,魯蛋一歲,我常常的語言是:「這裡不能碰、不能摔東西、你這樣會撞到、要刷牙囉、要喝奶囉、菜也要吃不能只吃肉、認份換屁屁不要亂動」等等,還好一歲的魯蛋還不會表達,想當滷蛋長大會講話一定會想說媽媽你好煩喔!在現在這些嘮叨,但到了孩子越長大越有自己想法,這些嘮叨聽在孩子耳裡大概指是刺耳和管太寬吧,當親子關係不佳或孩子陷入危機(與父母保持距離,不願意跟父母說話)時,最好的方法是父母進行「咬牙閉嘴」的忍耐練習。
如果感覺親子關係越變越差,試著咬牙閉嘴一個月,除了日常對話,其他的話一概不要說,特別是叮囑孩子做什麼、不要做什麼的話,「建議」或「命令」絕對嚴禁說出口,會驚訝的發現把話憋著不說的自己無時無刻都在「監視」著孩子。
書中這段話,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嘮叨除了是擔心與關心外,也在表達對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好,希望孩子照我們的意思做,所以才在旁邊嘮叨。然而要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長出自己的樣子,唯有咬牙閉嘴的相信孩子,才是唯一解方。
如果媽媽覺得自己快要悶出病,就把想說的話一次發洩出來,覺得孩子快要生病了,就咬緊牙閉上嘴巴。當忍不住想說話的話,就把那些話寫下來吧,寫下來後,讓孩子看看,請孩子識別那些話他覺得是嘮叨碎唸,那些話他覺得有幫助,那些話希望媽媽不要說出口,那些話講了也沒關係,若能這麼做,即使孩子態度沒改變,親子關係也能有所改善。
這是讓我覺得好棒的練習,好多時候我們以為是關心,但孩子卻覺得是嘮叨,結果越講越不開心,如果能開誠佈公地去詢問與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就能讓我們有機會更靠近孩子。
教養孩子的基本原則是接受孩子先天氣質,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是努力改變孩子的氣質。
這本書很可惜的只寫到了媽媽,畢竟書名是「覺察媽媽的心理課」,書中我對於作者認為幼兒園到小學三年級不適合進行心理衡鑑較不認同,覺得可以視情況有所調整,畢竟我也服務過在國小一到二年級時就明顯的過動症特質的孩子,孩子在經過心理衡鑑確診服藥後,在班級的人際關係及學習成就上都進步許多,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翻轉了原本易與同儕衝突或上課易分心的搗蛋鬼標籤,也可以說若心理衡鑑能夠促進孩子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調整原先的行為表現,甚至翻轉周遭人看待孩子的視角,那我覺得在國小一二年級其實可以進行心理衡鑑,至於幼稚園除非狀況嚴重的發展遲緩需早療介入,否則我認為也尚在發展階段,擔憂太早的心理衡鑑,反而給孩子貼上問題的標籤。
成為媽媽不容易,走過懷孕、生產、產後照顧的辛苦,在與孩子曾有過這樣密不可分,卻又得在孩子長大過程中學習放手與信任,每個成為媽媽的旅程都有不同風景,成為媽媽是學習的歷程,這場學習沒有分數,也無人有權力評分。電影《親愛的房客》形容「沒有你,我會比較輕鬆;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希望每個媽媽都能是快樂的媽媽,在改變對孩子心態的同時,媽媽放下那些問題標籤得到快樂,孩子也感覺到被接納理解而快樂,而能夠更有自信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