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WHATS BOOK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的時候,你的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呢?



我那天和心理師提到,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愛小孩的母親,我為這件事情困擾很久,壓力很大還哭了。尤其接到學校老師的抱怨電話,說小孩什麼作業沒帶,什麼功課沒寫,或者看到其他人的小孩表現優異的時候,我都會浮現深深的自責感。

因為在我理想中的好父母應該要很願意聽小孩說話,能夠花全部的心思在小孩的身上。可是我做不到。我太多時候都不想聽小孩說話,我不想花心思在他們身上,我想要做我自己的事情,我甚至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會對他們很不耐煩。不是要把小孩訓練成媽寶,而是要讓小孩可以自己獨立成長之前需要一條很長的訓練之路。而我覺得我並沒有將這條路走好。問題點就是,我根本不想走路。

雖然說父母也是人,也會有情緒和自己的生活,但是當你有了孩子好像所有事情都必須以小孩為優先。我們先是賺錢機器,而後是養育工具,最後沒時間有自己。

我的醫生告訴我,硬是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媽媽本身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就是當母親應該是很彈性的,妳想要當一個怎麼樣的媽媽,不一定能做到100%。而且你心目中的母親形象也不一定是你的孩子需求的樣子,孩子和母親會自動互相配合,他們的適應力很強,如果媽媽加上孩子總分是100,當你是一個60分的媽媽,孩子會是40分,如果你是一個40分的媽媽,孩子會自動變成60分。

我想我應該是一個分數很低的媽媽,還好有一個分數不錯的爸爸把父母的總分拉高起來,我先生小時候應該是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現在按照過去他母親給予他的教養方式,把小孩養得還過得去。而我,光是聽到小孩的聲音我就感覺焦躁起來。

我知道這不只是憂鬱症的問題。

心理師問我,當小孩在對我說話的時候,我腦袋裡在想什麼。

我說,我想到小的時候我對我媽媽說話的時候,她因為很忙,很疲勞,常常叫我閉嘴,說她不想聽。

所以我很討厭人家叫我閉嘴。



心理師對我說,這是一種情感的轉移,就是我的小孩想要對我說話的這件事情,讓我聯想到過去我和母親溝通之間的不愉快,所以不愉快的感覺湧上來,我自然而然便排斥和我的小孩說話。

這就是《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裡作者提到的,自己有些情緒的來源,是來自於父母過去對待我們的方式。

這本書的主標題叫做你希望父母的過的書,副標題是孩子也希望你讀過,所以這本書不只有照顧身為父母的你,也同時照顧了你的孩子,他是一本親子之間互相理解關係和情緒的書籍。

像我剛剛提到的經驗,在他書中的第一章節就有提到,我們現在的情緒,有時候是受到孩子所激發的小時候情感。

作者認為,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有可能勾起父母在孩子相同年齡時所經歷過的回憶,有些時候,我們會想逃離孩子,或者與孩子的關係不夠好,其實是因為過往不好的情緒被勾起,並不是真的討厭孩子。

這種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好好和自己對話,去意識到我們將對自我的負面情緒傳染給了孩子。

其實我們很容易在孩子身上複製自己在兒童時期被對待的方式,這就是所謂教養會一代傳給一代,我們的父母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會怎麼樣對待孩子,除非我們在意識中特別告訴自己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

就像我自己,雖然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成為我父母那樣的父母,但是我還是會不自覺變得像他們一樣,直到某些時候我恢復自我覺察。但這時候傷害往往已經造成。

這本書也有提到關於親子之間的修復方法。

首先要由我們父母先做出改變,找到觸發你情緒的原因,改善他,然後和孩子道歉,或者可以孩子一起檢討哪裡做錯了。我相信只要是真心想要改善親子關係,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得到。

現在我如果做錯事情,或者因為無關的事情遷怒小孩,我都會很誠懇向孩子道歉,對他說,剛剛媽媽之所以對你發脾氣,是因為自己的情緒不好,很抱歉不小心亂罵了你。

其實孩子通常都會很欣然接受你的道歉。除此之外我也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讓其他事情導致我遷怒到孩子身上。




另外,書裡也有提到當孩子有其他感受的時候,父母的反應不當,也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問題。譬如孩子像你炫耀他的作品或者考試成績,你對他的反應卻是很冷淡很理所當然的樣子,孩子的失落感就會影響到對自我的看法。我總是記得我小時候唯一一次考了前三名,結果我母親說:「那是妳應該的。」

如果當我們遇到孩子有負面情緒,都把急著想要讓他改過,那我們就錯過了理解孩子機會。小時候當我壓力大,胡亂摔東西,甚至出現自殘行為,我的父母不是太忙而沒注意到,就是說我就是:「沒事做才會想東想西。」

我們應該包容他們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知道他會得到你的關注而不是批評,這樣他就更有可能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書中說:「在育兒主題,很多領域是你在早期投入越多,以後需要導正的時間越少。」

我非常害怕我的孩子以為我不愛他們,所以從小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告訴他們我多愛他們。聽久了,他們逐漸從不安全感,變成了解媽媽並不是嫌棄他們只是太累了沒辦法陪他們而已。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要意識自己的情緒之外,同時面對孩子也需要意識孩子的情緒。學習如何包容他們的感受,尤其要把他們的壓力當成一回事,不要認為他們年紀小就不會有壓力問題。

真正恰當的反應應該是具備有同理心,比較接受、包容的。如果我們可以認真看待孩子的情緒,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無論如何爸媽都站在你身邊,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和我們說,這樣孩子會知道他可以在你那裏得到幫助。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所以當孩子出現了麻煩的行為,可能意味著他遭遇到某些難以言論或者連他自己都不清楚的困擾。

這種時候我們就要記下來孩子何時出現這種狀況?觸發點是什麼?他最難面對的失落感是什麼?你的情緒是否有影響到他?

有一種所謂的合作行管教,很適合拿來教導年紀小一點的小朋友。

合作型管教的第一點就是「藉由定義問題來定義問題」,譬如我外甥常常到我家裡來玩,有時候小朋友玩得很晚了,可能沒有幫忙收完就走了,這時候我會對孩子說「我希望客廳可以保持整齊」。

接著找出孩子的感受,孩子聽到我說的話會覺得不公平,我們幫助他說出來「你覺得不是只有你玩,可是卻要你收,不公平對不對」這時我們也同時確認了孩子的感受

接著我們腦力激盪一起解決方法「我還是希望客廳可以整齊,妳覺得有什麼好的做法?」

最後堅持下去,重複必要的步驟。

第一次我先和他們一起收客廳,然後我們研究客廳的玩具要怎樣擺放比較好收納,之後提醒他們,每一次玩玩一件玩具先收好在玩下一件,這樣要收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如果是青少年的話,他們很容易做一些試探性的事情,但是你不見得能接受,他們就是在測試父母的底線。

這種時候你可以有以下幾種作法

1.      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譬如孩子和你說要去夜店,不要直接拒絕她說不可以,而是說「我還沒準備好讓你去夜店」)

2.      不要假裝你的決定是基於事實,其實妳的決定是基於你自己的感受和偏好

3.      記住你和孩子是站在同一邊的

4.      與孩子一起思考解決方式而不是對他下命令

5.      真誠的面對他

6.      記住,孩子遇到什麼對待,他就會用相同的方式待人

親子教育問題從來都沒有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從前是你與你的父母,等到長大,會變成你與你的父母同時與你的孩子,等到老的時候就會換成你的孩子與你與他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一代傳一代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更好的相處方式,來終結不良的教育習慣。


本文的說書檔已經在PODCAS和YT上面發布囉!我們隔周四會發布一篇新的說書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PODCAST  

YOUTUBE    

17會員
22內容數
夏久生所分享的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久生的韭菜時間 的其他內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WHATS BOOK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閱讀一本書》你會把骨架藏起來嗎?我是見骨派⋯⋯讀者是要「發現」書中隱藏的骨架;而作者則是以製造骨架為開始,但卻想辦法把骨架「隱藏」起來,或是說,在骨架上添加血肉。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3-12-06
一本送給你的禮物《他選擇離開,我們‧‧‧‧‧‧》─給自殺者親友遺族的悲傷關懷「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Thumbnail
avatar
玫瑰園-給自殺者遺族的交流園地
2023-07-20
讀《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讓所有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3-05-24
《讀懂一本書》: 你真的「讀」「懂」了嗎?如果說有些書是閱讀的指南針,一生必定要讀一次。那麼樊登這本《讀懂一本書》一定是最影響我的其中之一本。 他在《讀懂一本書》開篇談及到的敘利亞故事深深撼動了我,閱讀當下真的是使我頭皮發麻地產生共鳴。
Thumbnail
avatar
丁宣的幸福閱讀館
2023-03-21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成長,順勢而為,傾聽陪伴。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Thumbnail
avatar
茹(MS. Leona)
2023-01-20
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更系統化的將書讀得更透徹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2-15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閱讀筆記書名:《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作者:Philippa Perry 若只有一句話的篇幅,我會說「它拯救了我」。 沒有困難的親子問題,只有勇敢修復關係的父母。 不完美才是常態,犯錯誰不會有,搞不定、無法掌握、無法忍受的感覺從未間斷。 就算再有愛、孩子再可愛,當被哭鬧魔鬼纏身時,理智線斷得比光速還快。
Thumbnail
avatar
Yu 隨意說
2022-12-11
閱讀筆記《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沒有最好的父母,但有願意為了孩子改變的父母。」 ●管教孩子行為的三種主要方式通常是: 1嚴格管教可能是最常見的管教方式,那是把成人的意念強加在孩子身上。 3.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以解決問題,你比較像是輔導員,而不是獨裁者。這是我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它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9-07
【超閱讀觀點46】承認,父母也會犯錯--《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2-08-26
《引用一本書》你知道是什麼 不斷地在倒扣22K嗎?引用一本書【複利效應】的觀念,帶你深入悟透生活中的小細節。 我們經常忽略的,每一件小事為未來帶來的漣漪效應。 【22k】代表著什麼意義? 除了大家熟悉的大學生起薪兩萬二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生命的時間」。動手算算看,你還有多少K呢?
Thumbnail
avatar
逆商教主Jinjin Wen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