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就是青春,兩個人青澀的樣子,彷彿就是夏天。
《那年,我們的夏天》一直在待看清單裡躺了許久,從上架到熱播好一陣子後,直到這個寒假才有足夠時間好好觀賞。看見影集海報與名稱,起初以為是以青春校園為故事主軸,事實上則是花了更大的篇幅,講述男女主角兩人從青澀到成熟的「再相遇」,並跟隨著幾個主要角色的傷痛與成長,得到溫暖與療癒。
那些編織生命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除了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那年,我們的夏天》對於主要角色的背景都有十分立體的刻畫,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他們與家人與朋友的故事。對呀,人生的每個環節都是相扣的,成長過程親情與友情的經歷,不只塑造著一個人的樣子,也都大大影響著面對愛情的態度。當我們願意凝視著自己與彼此的過去,我們也更能用著最舒適的方式擁抱。愛,其實是一種勇敢。
我們,會長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男女主角的故事,從高中時共同拍攝的一部紀錄片開始。全校第一名與最後一名、勤奮向上與佛系安穩的極大反差,看似預言著五年、十年後的處境;然而,走出校園,沒有了分數評量的排名,換成另一套後衡量價值的規則,我們是否都長成了想像裡的那個大人?這部韓劇巧妙的用了第一名與最後一名、上班族與知名插畫家的反差回應這個提問,也對普世用成績與金錢定義的價值提出反思。
再愛一次的機會
因緣際會,紀錄片讓兩人相識相戀,也讓兩人在分開五年後的人生再次有了交會。比起修正愛情裡的錯誤,這一次相遇,更像按下reset鍵,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對方,嘗試愛著自己過往的傷疤,用更完整展現的自己,再次愛上那個一直都愛的人。正因如此,他們才能無限延續那個像夏天的青春故事。
很多人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難忘的一年,那段珍貴回憶足以支撐我們走過每一年;對我們來說,那一年,還沒結束。
觀影最後,聽到這段話突然明瞭取名「那年,我們的夏天」的意涵。儘管這部作品已上架許久,仍然是一齣值得觀看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