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看名人的公關事件有感

這兩天臉書上某位名人的頁面轟轟烈烈,大致上是他在自己臉書的發言內容用字可能不是非常精準,因此引來一批設計者在頁面留下不滿的聲音與意見。後續就是名人與網友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叫囂與對峙的文字不斷刪刪剪剪,或是再有新的貼文時,另一批網友再度表達意見。後來我就沒有再去追蹤這件事的發展,但從兩方的意見我試圖理出一個頭緒,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件事。

是行銷策略還是真心想要戰酸民?
名人的身分多元,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很傑出的表現,我想一開始他在撰寫圖文時應該只是想要表達自己也有跟上chat GPT的潮流而且玩得挺不錯的,針對這點我真的非常敬佩,在年輕人一片討論chat GPT的風潮中,有一位前輩可以將AI運用得當實屬罕見(我自己還只會與AI對答而已)。
當每個人在描述事情時也很容易會因為目標族群的不同而引起各種反應,正好這個名人的身分,加上他的用字遣詞以及後面引發衝突的口氣,就讓這件事如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早上看到時事情已經很大條了。
我不知道這背後是因為要操作負面行銷,還是真的是這位名人的真心話,因為在這個風波中她共有五個業配,炎上的同時帶進來的流量是為產品加分還是扣分?對於請他業配的廠商恐怕也是在這一場風波中膽戰心驚,畢竟這年頭生意難做,請一個幫助加分的代言人能讓你上天堂,反之很有可能賠上公司也說不定,如果名人背後的理由是行銷手法的操作,那不得不說這步棋下得讓人緊張又害怕。

言論自由還是言語霸凌
生在台灣的我們有絕對的言論自由,但躲在鍵盤後的發言傷害程度可媲美刀刃,表達意見的同時,是否也能衡量自己在文字上的拿捏與使用會不會造成傷害,針對事實來回應而非用羞辱的方式筆戰對方,甚至把對方祖宗八代通通挖出來羞辱一番,對於狀況並沒有真正帶來解答與排除,反而讓雙方都風火頭上處理情緒,而非處理原先這個讓人在文字上爭議而產生的衝突。

合適的危機處理
另外一個角度是合適的危機處理,對於發生這樣的事件,不管是哪一方,我想適時的表達自己看法也好,或是針對大家產生誤會的地方作出解釋也好,在態度上可能需要再多一點平順的表達,我自己也會陷入這樣的迷思,就是因為覺得自己受委屈,所以我也想在任何可以出擊的時間酸一下對方,可是跳開這個池塘時,酸對方這件事從客觀性來看也是一種不夠成熟的行為。畢竟台灣人對於「情」這件事還是有比較多的感受,當下的情緒如果有被照顧到,應該風波不會在一夜之間擴張的如此快速。 套一句在前公司曾經歷的公關事件(特別又是社群的風波),「當下只要退一步,其實後面的公關危機就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來解決」(只是我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有後續的公關危機,可以再觀察看看)
不管上面的討論為何,延伸出另一個更需要探討的是AI 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我們如何讓AI 成為我們工作與生活的加分,更是接下來大家要花心思去思考的。抓緊這份時代的潮流,讓AI 成為我們的夥伴,而不是搶我們工作的對手。
#2023日更計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