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2倍快轉線上學習法 X《讀懂一本書》

    由於COVID-19的關係,線上課程以及音檔已經成了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不論你是希望加強職場新技能、語言學習、產業知識、世界趨勢、軟體技能等等。不過,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即便已經將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檔,還是發現許多的課程很難塞進去每日行程中。於是,有些人嘗試用快轉的方式縮減自己的學習與觀看時間,但是,這樣的學習有效率嗎?用2倍的速度快轉影音學習課程,到底能學多少呢?

    最近出爐的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份報告指出,將課程音檔快轉到2倍的速度,學生反而能吸收到更多知識。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非常訝異的想問:真的假的?而有趣的是,當你將課程快轉到超過2倍以上,那麼你將學不到什麼東西。

    這份報告主要是用一系列不同的實驗變數來測試快轉的速度是否會影響學習成效,以及學到的知識在一段時間後還能記得了多少

    Photo by on 

    不同的實驗

    1. 實驗1:播放速度不同

    將學生分成4個不同的組別,每一組用大約15分鐘的時間來做線上課程學習。第一組學生用正常的速度;第二組學生用1.5倍的速度;第三組學生用2倍的速度;第四組的學生用2.5倍的速度;線上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不做筆記,也不能暫停影音學習檔。研究團隊在15分鐘後,馬上為這四組學生進行測試,並在一週後再次做相關主題的測試,驗收學習結果。實驗結果發現,不同的播放速度反應在不同測試時間的結果差異不大。但是,調到1.5倍以及2倍速度的學生,成績相對高一些。(因此,我們假設的結論是:單純只用1.5X以及2X的播放速度線上學習的學生,在學習成效&長期的知識記憶上,成績相對比較高。)

    2. 實驗2:播放速度與學習次數不同

    第一組學生用2倍的速度連續觀看2次影音學習課程。第二組學生用平常的速度觀看一次課程。這兩組學生在觀看之後馬上進行測試得出的結果得出的成績是相同的。(因此,我們假設的結論是:不論用正常速度或是用2次的2倍速度做影音學習的學生,學習成效皆相同。可能的原因是因為二者皆是在學習之後立即做測驗,因此比較接近測驗前做學習也可能讓成績維持一定的水平。所以,我自己的推論是臨時抱佛腳的學生,考出來的成績也不會太差。)

    3. 實驗3:延長時間,再做複習

    第3個實驗是將實驗2的第二組學生的第二次兩倍速度學習延到一週之後進行。也就是說,由第一組學生用正常速度觀看一次學習檔案。第二組先用2倍速度做課程學習,一週後,用同樣的2倍速度再播放一次課程。在第一組學生觀看學習檔案的一週之後(這也同時是在第二組學生看第二次課程之後)進行測試,發現跟正常速度觀看一次學習檔案的學生比起來,用2倍速度上課的學生在成績表現上比較好。(因此,我在這裡假設的結論是:用2X速度連續2週做線上學習的學生,在學習成效上相對比較好。)

    4. 實驗4:調換速度。
     第一組學生平常的速度觀看後,接著馬上再用2倍的速度觀看。第二組學生先2倍的速度觀看後也馬上再用正常的速度看第2次。研究發現,第一組學生成績相對比第二組學生高一些;然而在二週後測試二組學生的成績,結果都是相同。(因此,我們假設的結論是:在接近測驗前用2X速度再做一次覆習,學習成效相對比較好;但是長期的知識記憶力都是相同的)

    研究也指出,一般人大概是以每秒鐘150個字的速度說話,然而,當我們用接近2倍的播放速度,也就是每秒鐘275個字的速度來說話的時候,我們的理解力就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利用2倍速度做影音教材的學習,效果顯而易見,然而當速度超過2倍以上,學習成效卻不增反減。

    實驗後的結論

    綜合以上研究,得出幾個學習成效會比較高的結論:

    1. 測驗前再覆習一次。

    2. 用2倍轉度做學習或覆習,學習成效或長期知識記憶都有很大的幫助。

    利用以上方法,增加多出來的時間,再用字卡練習題增強記憶力,對於長期記憶量或實際的學習成效都很有幫助。不過,比較複雜或是需要大量思考的課程,例如數學,並不適合這種學習方法。

    以上的研究報告出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來源請見”閱讀茉莉” podcast的Medium文字作品連結。

    應用

    在樊登的<<讀懂一本書>>中,提到了幾個學習的小訣竅,正好可以應用在這種2倍快轉的線上學習法。

    首先,先從架構出發。當我們能事先在腦海裡清晰地爬梳主題架構,看清全局、有了學習目的,才能有效率的學習。

    1. 定義問題與主題概念。

    2. 這堂課能教會我們什麼?

    3. 為什麼要學習這個主題?它可以解決什麼問題?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

    4. 課程內容的背景是什麼?

    5. 它提出了什麼假設? 如何驗證這個假設? 如何推理整個假設的過程?

    6. 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這個結論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最後,看完課程學習檔之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我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表達出這個課程真正的含義嗎?我表達的内容能不能讓未曾上過這個課程的人清楚明白?我的語言風格是否通俗易懂,能否被第二次傳播?

    第二、下總結。

    如何用一句話為這個課程或主題下總結。

    第三、生活應用。

    我該如何或何時在將它應用在生活上?為什麼要用這個資訊呢?

    結語

    用2倍的速度做線上課程學習,這個研究報告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我總以為將線上課程快轉,會遺漏許多細節。現在,如果是歷史、故事之類的課程內容,我用這樣的學習,不但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可能還會因為講者的速度節奏比較快,我就會強迫自己更專心的仔細聽清楚他的論點。缺點是,講者或主角在說故事時的不同心情所帶出的語氣,我就比較難以從快轉中感受到他們的情緒感受。

    另外,搭配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到的幾個小訣竅,依照學習架構做主動式的學習,最後,在學習之後問自己幾個問題,讓資訊再次提取。一週之後,再用2倍速度快轉做學習或覆習,你不但會記得更多,而且許多對自身有助益的資訊都能在未來任意提取,成為自己的知識養分。

    Reference:

    · Learning in double time: The effect of lecture video speed on immediate and delayed comprehension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透過閱讀日常發掘不同觀察視角,熱愛寫作與分享各類主題觀點:🌱內在思考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邀請您一起走出習慣性思考框架,讀讀不同的觀點、看看不一樣的生命。或許您也可以定義自己的價值,開展出另一種生命的可能!更多關於我:https://taplink.cc/readingyasmine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