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心得|失序人生裡的體悟:《我和我最後的人生》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作者凱特・鮑樂在35歲罹癌後,生命發生巨大改變,讓她重新思考「生命」以及「時間」的意義。

無常生命中的個人主義
在美國文化中,「人定勝天」是一個浸滲到日常的價值觀,這種信仰也逐漸成為普世價值,無處不能看到成功法、成功學,教你「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鲍樂曾經也是如此相信,認為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
我的信箱裡充滿各種電子報,試圖說明不同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的自我管理策略,如何能幫助我把每天都過得充實,把每一刻都當成禮物。心理治療的文化承諾我們這樣的自由:只要驅除負面和慾望的惡魔,就能擺脫混亂的思緒和衝突的情緒。⋯⋯在這種新興的英雄式個人主義,彷彿人們只要征服自己的內心世界,就能主宰全世界。
然而,未來因為癌症而失序。擴散的癌細胞啃蝕她的生活,原本懷抱的希望、期盼,甚至是煩惱,變成了瞬間抹逝的幻影——一切都無法保證了。她連是否能撐過兩個夏天都無法確定。
她需要新的生活方式。
不只是生活作息必須因應療程做出調整,她過去信奉的人生法則也必須重塑。這不比生理上的苦痛來得輕鬆,因為每時每刻,以往認為稀鬆平常的景物都會提醒她體內有顆未爆彈,會在未來任何時間引爆,將她的生命炸得灰飛煙滅。 她必須妥協期待,不過度樂觀,卻抓緊活下去的時間和機會。
當我們學習用越來越少的資源活著時,我溫柔地記下每個生活的細節。然而,每天的時間累積,也無法讓我等到更多穿膠鞋和冬衣的日子。
經過無數次化療,參與醫療試驗計畫,鮑樂成為大腸癌的倖存者。但光是存活是不夠的。帶著復發的可能性以及身上的傷痕,她要重新「生活」。接受生命的脆弱、與更多不確定性共處,無論是自身的,或是世界共同面對的混沌。

在隨時失去的虛無感中活下去
癌症打破她的生活、她的理想軌道——人生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她必須決定以怎樣的態度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不抱持太多希望、不投入任何事情,以免徒勞,亦或是接受現在的情況,把握此刻,即便一切可能成空?
末章,鮑樂說起一趟到巴塔利亞修道院的朝聖之旅。它是一座位在葡萄牙中部的大教堂,裝飾繁縟華麗到幾乎荒謬之程度,但是禮拜堂沒有建造完成。她聽見一位老先生讚嘆著這個天花板破洞的建築,即使未完成,或者說正是因為這樣的「未完成」,才讓這個地方如此美妙。老人笑著說:
我無法想像還能用什麼更完美的方式表達我們的生命,我長途跋涉來見證這座教堂。我們永遠不會完成,親愛的。即便我們結束了,也永遠不會完成。
就算人生無常,未來可能轉眼消逝,「永恆」是無法企及的幻影,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該投入生活、感受當下。人生必定有缺憾,我們無法避免,但這不該成為阻止我們生活的理由。

結語
雖然是一本面對疾病、瀕臨死亡的生命自傳,但是作者在文字裡展現銳利的幽默感,害我每次笑出來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缺德。這也是我喜歡本書的原因:這不是一本勵志書,也沒有意圖教導你生命意義。裏面只有真誠的反思,並且將這段經歷誠實地紀錄下來:脆弱的時刻、痛苦的意義、有限的時間、對於價值觀的反思⋯⋯。
這是書的最後,也是一直停留在我腦袋裡的一段文字:
我們所有的傑作,都很荒謬。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必要。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未完成,永遠無法完成。但我們做得也夠多了,只要開始去做,亦算是一種完成。 這樣想會更好。
【書籍資訊】
  • 作者:凱特・鮑樂 (Kate Bowler)
  • 譯者:謝慈
  • 出版:遠流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