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眾對一句話發笑時,這才變成一個笑話
如果觀眾沒有對一句話產生共鳴,那他根本不是一個笑話。這句話聽起來很合理,但想想又覺得有點奇怪,決定笑話的人是聽眾而不是說的人。可畢竟是笑話,不太有人會去計較,聽到不好笑的笑話,頂多冷笑兩聲也就過了。
這件事勾起一個曾經想過的概念,但需要先講個故事才好理解,讓我慢慢說有關藝術的故事。
藝術是甚麼,從畢卡索說起
1879年阿爾塔米拉洞穴被發現了,裡面有著三萬多年前史前人類的鮮豔壁畫,而當畢卡索看到這個畫的時候讓他發現,我們從古代到現代,其實只是把畫越畫越像、越畫越好而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0490
因此他開創了立體派,也就是大家熟知那個不知道在畫甚麼的畢卡索刻板印象中的畫。將一個立體形體的多方向平面樣貌,同時畫在一個平面上,拋棄了傳統大家講究的透視法 - 也就是想讓大家用平面畫出"立體的樣子"
https://terraingallery.org/aesthetic-realism/art-criticism/picassos-dora-maar-seated/
將左右兩邊才會看到的眼睛、側面與側面的鼻子等...全部都拼到一個畫面上。我們先不要去管這作品好不好看,而去看單純的邏輯,這件事的表達方式、邏輯概念就與傳統的透視法是完全不同的出發點。
而我們將這個邏輯出發,可以拆解空間,自然可以拆解時間,所以杜象的下樓的裸女二號就出現了。將一個裸女下樓梯的連續動作一造時間拆解再都放到一個畫面上,有點像是我們現在相機都有的合成功能,以現代人角度去看應該不難理解(邏輯)。
https://www.wikiart.org/zh/ma-sai-er-du-xiang/xia-lou-de-luo-nu-er-hao-1912
而回到地單純邏輯,我們當然也可以簡化結構,可以將鼻子畫成三角形,軀幹畫成長方形,自然也可以再簡化成色塊,甚至線條
https://news.tvbs.com.tw/world/1949009
這幅蒙德里安的紐約市I,之前因為展出都被掛反而最近又被
提起,其頂部較密集的線條代表著如紐約市被高樓大廈遮蔽的漆黑天空。
最後來看這故事的重點,在甚麼都能被簡化後,根本都已經看不出這是甚麼了,甚至視覺上的美醜都已經消失,那還剩甚麼?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9%B4%E6%B3%89_(%E6%9D%9C%E8%B1%A1)
杜象的噴泉,用已知物體(就是不是藝術家去做的)加上自己的簽名告訴你,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藝術家要告訴你的故事。
杜象的主張要我們拋下"視網膜藝術",進而去理解藝術家試圖從作品中告訴你的故事,而非單純好看的畫、作品而已,美醜不是重點,單純美麗的作品也不能就被稱為藝術,藝術是一種傳達。
傳達
藝術只要能傳達概念,並非美醜決定;而笑話並非其本身的文字、重點在於聽眾會笑與否,有些笑話我講沒人笑,但你講大家就笑了,即使內容一樣,但此時你講的是笑話,而我講的不是。
一樣的道理,一樣是小便斗,杜象將其說是藝術品,試圖告訴你這個故事,而如果是我將小便斗簽名,那大家不認同,我的小便斗便不是藝術品。
傳達並不是一定是自己造成的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709493
我們可以看另一個
故事,美國一名17歲少年將眼鏡放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的。沒想到人們竟聚集觀賞,還有人拿專業相機拍了許多照片。
大家看完這故事後覺得觀眾根本不懂藝術,或是覺得很可笑,但其實這根本不重要。
這句話有點佛印說心中有佛看甚麼都像佛的故事,不過不要這麼文謅謅,當你在戀愛中,連對方的體味都是美好的,我們理性可能知道那是臭味,但就是覺得美好,事實是甚麼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或是說,一個事物的價值真的一定要真要是怎樣嗎?
回到產品
回過頭來看世界最真實的商業世界,去逛一趟誠品,常覺得有些產品是垃圾,怎麼可能有人買,但事實上就有人買,我覺得沒有價值的東西,不代表其他人覺得沒有價值,大家都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一個隨時變化的小宇宙。可能買的人要送禮,他覺得他朋友會想要;可能他只是腦補他朋友想要;可能他要惡搞別人,所以特別買一個沒用的東西當禮物;也可能,他就真心喜歡這個東西。
所謂的價值是出自需求的,而需求是出自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環境,沒有必然。
回到世界
笑話有人笑有人不笑、笑的時候價值變產生。
藝術品有人買單,有人覺得醜。有人出錢買就是價值,美術館館長欣賞放在美術館,那也是價值。
商品一樣,有千千萬萬個人組成上億種喜好組合,你不需要討好每個人,只需要給對的人對的東西。
而人本身也是一樣的,選上總統只要超過50%的人喜歡你就好,而你也只需要你的朋友愛你就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