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二"的清單(2/5-1):**眼中風-1+髮稀少+內痔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本篇的前ㄧ篇(20220630發表):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二"的清單(2/5):**眼中風+髮稀少+內痔血+,⋯"的小結:
"1.人體深受中醫醫理中"氣血循環+脈像分佈"的"天氣瞬間"之影響,足見一年四季的24節氣,嚴重影響我們內在健康的身體年齡變化,實在值得老人或小孩的特別關注,其中,透過脈診儀+血壓計的及時檢測,期待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喔。
2.瞬間的高血壓(例如瞬間暴怒或身體勞累過頭,好像土石流一樣,不容易檢測預防),其可能透過眼中風或流鼻血等方式自然的洩壓;如此,可以避免較嚴重的其他心血管部位溢血(例如腦中風或動脈瘤破)的後果。所以,需要準備以後可能的天氣特冷特熱或情緒重大波動時的特別事先準備或對策,以避免發生重大健康問題,形成遺憾喔!"
說明是夏季氣溫過高造成眼中風的調理恢復,不料,上週在春冬交接的氣候中,又因為生活過勞+暴露在低溫中,再次發生左眼中風的現象:早上九時半開車預約,去林口探望大學時代團契的輔導夫妻+一起午餐在南崁的蕃薯藤自然食堂+餐後散步在低溫吹風的田園之間;下午四點左右回到木柵家+平整調理一位約57歲女牧者+到府調理一位90歲類獨居陳姨(一天下來,過度勞累喔),晚八時回到家後,妻子提醒說我的左眼球午後,開始就有出血的現象;於是,趕快檢測血壓/心跳+脈診,於當晚2014時完測左右雙手結果如下:
ㄧ.脈診健康年齡:58/57歲(比較平常約40~45歲),脈像:壓力發炎/壓力發炎型(肺經自負向轉正向,比較平常:肺虛缺氧型),心跳:81/79,血氧:98/99,釋放壓:95,收縮壓:149(比較平時雙手平均:心跳:75/收縮壓:80,舒張壓:120)。
二.根據上次八個月前夏季的經驗+學習,推導出今次身體異常原因:過勞+低溫。
三.處理方法:增加穿著衣服+帽子+圍巾+使用個人式電熱器加熱+好好增加熱量飲食。
四.處理結果,
1)於2034時(20分鐘後),完測雙手結果如下:
健康年齡:41/41歲(回到平時了),脈像:初亞健康/初亞健康型(回到最好的脈像),心跳:71/73(回到平時了),血氧:98/99。
2)於2124時(1小時10分鐘後),完測雙手結果如下:
健康年齡:49/43歲,肺虛缺氧/精氣不足型(回到平時脈像+過勞脈像),心跳:73/79 血氧:96/97(回到平時了)+收縮壓:73/74,舒張壓:124/121(回到平時了)
結語:
隨著年齡超過60歲+增加,自然人體的氣血會陸續減少,例如早上七點起床後,氣長只有3~4小時;若午餐前可以小睡15~30分鐘,將可以精神恢復+減少肝火旺盛=預防晚上因為肝火旺盛的失眠喔!以上,說明自己需要注意一天只能一個外出的活動+千萬不要參加晚上,例如婚宴的活動;以保護自己的健康+遠離疾病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你有健康需要恢復的需要時),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同時,也歡迎追蹤我,一起走上"科技養生"之路喔!謝謝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原因: 用眼過度:用眼過度會導致眼壓上升,就會導致眼睛出現血絲。 揉眼睛: 天氣忽冷忽熱,氣溫變化太大,也是過敏的高峰期,當眼睛很癢的時候,就忍不住揉眼睛,導致結膜下微血管出血。 高血壓、糖尿病: 會讓血管的彈性變差、構造變脆弱,血管因此一受到刺激就容易破裂造成紅眼睛。 戴隱形眼鏡: 尤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天氣忽冷忽熱對人體健康構成了不小的挑戰,不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其他多種身體疾病也需要格外留意。 在這種天氣條件下,人體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溫度變化,這可能會對身體的正常功能造成影響。 以下是除了心血管疾病之外,其他需要留意的疾病: 1. **呼吸系統疾病**:天氣變化可能引起或加重氣喘和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2024年1-4月底可能有天象相位極差的情況出現,對於頭部、眼睛、血壓、有三高者或是血管硬化者等相關疾病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文章呼籲人們要對自己和身邊的親友多加留意,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脈微就是脈的跳動很弱,心陽不足,陽已經虛掉了,「不可發汗,亡陽故也」,發汗是藉由心陽的力量,來推動腸胃津液(免疫力)到體表去與病邪對抗,現在陽已虛,再強迫發汗時,就會讓僅存的陽跑掉了,會很危險,「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尺脈就是指下焦的脈,看身體津液的多寡狀況,
季節變化開始過敏,而且過敏的是40幾年來的double+++, 不知道是北部的氣候實在是變化的厲害,還是週遭的人生變化過於快速;雖然說是顯而易見的父母老化退化,但因為他們實在太有想法,讓我沒有施力點,加上我住在距離1.5小時的車程,而平常又上班。 整個的是剪不斷理還亂,也許又逢過年,雖然想過完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原因: 用眼過度:用眼過度會導致眼壓上升,就會導致眼睛出現血絲。 揉眼睛: 天氣忽冷忽熱,氣溫變化太大,也是過敏的高峰期,當眼睛很癢的時候,就忍不住揉眼睛,導致結膜下微血管出血。 高血壓、糖尿病: 會讓血管的彈性變差、構造變脆弱,血管因此一受到刺激就容易破裂造成紅眼睛。 戴隱形眼鏡: 尤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天氣忽冷忽熱對人體健康構成了不小的挑戰,不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其他多種身體疾病也需要格外留意。 在這種天氣條件下,人體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溫度變化,這可能會對身體的正常功能造成影響。 以下是除了心血管疾病之外,其他需要留意的疾病: 1. **呼吸系統疾病**:天氣變化可能引起或加重氣喘和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2024年1-4月底可能有天象相位極差的情況出現,對於頭部、眼睛、血壓、有三高者或是血管硬化者等相關疾病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文章呼籲人們要對自己和身邊的親友多加留意,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脈微就是脈的跳動很弱,心陽不足,陽已經虛掉了,「不可發汗,亡陽故也」,發汗是藉由心陽的力量,來推動腸胃津液(免疫力)到體表去與病邪對抗,現在陽已虛,再強迫發汗時,就會讓僅存的陽跑掉了,會很危險,「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尺脈就是指下焦的脈,看身體津液的多寡狀況,
季節變化開始過敏,而且過敏的是40幾年來的double+++, 不知道是北部的氣候實在是變化的厲害,還是週遭的人生變化過於快速;雖然說是顯而易見的父母老化退化,但因為他們實在太有想法,讓我沒有施力點,加上我住在距離1.5小時的車程,而平常又上班。 整個的是剪不斷理還亂,也許又逢過年,雖然想過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