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
作者:宮部美幸
譯者:王華懋
初版日期:2012/08/24
再也不能相信大人們了!
一場因霸凌引發的學生自殺疑雲,掀起學校、警方、媒體三方的激烈角力,他們口口聲聲都說是為了孩子好,卻讓事態邁向崩壞…
夾縫中的孩子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讀後感
『我不在意未來結果如何,我只注意當下我如何』最平凡的惡意,最普見的人性。當寂寥的善意逐一的殞落,面臨的究竟是慌亂失措;還是一同將善意湮滅。面對紛爭事擾,是當一個清醒的人,還是做為一個從眾的影子?當發現對事實真相的避諱已然成為一個社會的默契,那真相如何是否又真的很重要?
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站出來說「我抗議。」、「我要去找出真相」;需要多大的力量,才有辦法在已經漣漪不斷的水平面上,還以寧靜。
人往往因為自己的是非對錯及理念觀感,而去反對或阻止他人去做些「標新立異」之事,雖說絕大部份皆是立意良善,但往往會為此而產生矛盾及衝突的攻防戰。若能將對立化成支持時,或許除了感動及激昂的亢奮,還會有更多更多溫暖的情感及不容分離的羈絆融入血液之中吧。
人皆會犯錯,而旁人往往會忘記去理解究竟為何而錯;當人受了委屈或欺凌,旁人也往往會忘記去理解當事者有多痛苦,只顧著自以為的雲淡風輕說聲加油就已經是最大的安慰、最大的付出。
人因孤獨而孤獨,卻有幾人是真的享受孤獨並樂此不疲,當被污衊之人選擇沉默,那也許並非是自甘墮落;而是因為世俗之人的眼裡,這些本來就有問題的人,他們的感受與是否真的做了這些壞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是他們,所以他們會去做;因為是他們,所以他們的感受一點都無關緊要。
故意污陷報復之人也許可惡、可憎,但人往往也忙於指責這樣的人給自己帶來麻煩,而不是去明白他的委曲與痛苦。當有些人得到理解的救贖後,或許內心那未死透的善意,也會為了回饋這份感激,而讓自己背負著謊言、污陷的重擔吧。
『我們只是需要被理解而已。』
當我們感受到了理解的光芒之後,那如同深淵的孤獨便會被慢慢的融化,慢慢地,孤獨的我們也會漸漸褪去惱人的冰冷,回以笑容吧。或許引領末日的那個路牌上,寫得正是『冷漠』與『孤獨』吧。
碎碎唸
意外在整理筆記的時發現了這篇2020年寫的心得。推薦給喜歡社會派小說的你。
喜歡的節錄
反正都告一段落了,這個抽屜不必急著打開。至少也得等上十年左右,直到裡面的事物持續發酵,化成「回憶」為止。
她伸出手來,想要接住他體內正在崩塌的東西。但她的身體一動不動,彷彿一具空殼。所謂的空殼其實是我。我無法接住他,因為我的軀體並不存在,盛放心靈的容器已經打碎了。
這種悲傷並非那種灼燒五臟六腑的悲痛,而是近似倦怠的沉重悲哀。這份悲能將其他的感情全都吞沒、同化,直至令其消失殆盡。她仿浸在了悲傷和疲憊的海洋裡,海水已然沒到了脖子,無論做什麼,都得撥開如油脂般厚重的波浪。
真想一動不動地待著,直至沉沒海底。可每當腦袋剛沉到海面下,就會有人呼喚她,走到她身邊,她便不得不重新浮出海面。
人死了不能復活,活著的人卻能夠治好創傷,掩蓋污點。只要度過這一危機,這一切將成為自己寶貴的經驗教訓和精神食糧。
闡明事實便意味著「過激」,不如緘口不言。這就是所謂的「正確」,一種完全浸染整個社會的虛偽頑疾。
年輕和幼稚都會造成同樣的弱點:缺乏耐性。無論做什麼事,都想馬上看到結果。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等待,這樣的教訓往往要秅費剩下的全部人生。
本書推廣AP
你願意的話,可以點選下方KOBO或讀墨的推廣AP買到這本電子書:
PUBU電子書商城結帳時在『請輸入優惠碼或禮券序號』的欄位輸入【MLT2023】優惠碼可享全站指定優惠83折哦(不得與全館活動、會員優惠、購書禮券、特價書、其他優惠碼、實體商品及部分指定商品等其他優惠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