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推薦#13 所羅門的偽證心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羅門的偽證(共三部) 獨步文化

關於這本書

作者:宮部美幸
譯者:王華懋
初版日期:2012/08/24

再也不能相信大人們了!
一場因霸凌引發的學生自殺疑雲,掀起學校、警方、媒體三方的激烈角力,他們口口聲聲都說是為了孩子好,卻讓事態邁向崩壞

夾縫中的孩子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讀後感

『我不在意未來結果如何,我只注意當下我如何』最平凡的惡意,最普見的人性。當寂寥的善意逐一的殞落,面臨的究竟是慌亂失措;還是一同將善意湮滅。面對紛爭事擾,是當一個清醒的人,還是做為一個從眾的影子?當發現對事實真相的避諱已然成為一個社會的默契,那真相如何是否又真的很重要?
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站出來說「我抗議。」、「我要去找出真相」;需要多大的力量,才有辦法在已經漣漪不斷的水平面上,還以寧靜。
人往往因為自己的是非對錯及理念觀感,而去反對或阻止他人去做些「標新立異」之事,雖說絕大部份皆是立意良善,但往往會為此而產生矛盾及衝突的攻防戰。若能將對立化成支持時,或許除了感動及激昂的亢奮,還會有更多更多溫暖的情感及不容分離的羈絆融入血液之中吧。
人皆會犯錯,而旁人往往會忘記去理解究竟為何而錯;當人受了委屈或欺凌,旁人也往往會忘記去理解當事者有多痛苦,只顧著自以為的雲淡風輕說聲加油就已經是最大的安慰、最大的付出。
人因孤獨而孤獨,卻有幾人是真的享受孤獨並樂此不疲,當被污衊之人選擇沉默,那也許並非是自甘墮落;而是因為世俗之人的眼裡,這些本來就有問題的人,他們的感受與是否真的做了這些壞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是他們,所以他們會去做;因為是他們,所以他們的感受一點都無關緊要。
故意污陷報復之人也許可惡、可憎,但人往往也忙於指責這樣的人給自己帶來麻煩,而不是去明白他的委曲與痛苦。當有些人得到理解的救贖後,或許內心那未死透的善意,也會為了回饋這份感激,而讓自己背負著謊言、污陷的重擔吧。
『我們只是需要被理解而已。』
當我們感受到了理解的光芒之後,那如同深淵的孤獨便會被慢慢的融化,慢慢地,孤獨的我們也會漸漸褪去惱人的冰冷,回以笑容吧。或許引領末日的那個路牌上,寫得正是『冷漠』與『孤獨』吧。

碎碎唸

意外在整理筆記的時發現了這篇2020年寫的心得。推薦給喜歡社會派小說的你。

喜歡的節錄

反正都告一段落了,這個抽屜不必急著打開。至少也得等上十年左右,直到裡面的事物持續發酵,化成「回憶」為止。
她伸出手來,想要接住他體內正在崩塌的東西。但她的身體一動不動,彷彿一具空殼。所謂的空殼其實是我。我無法接住他,因為我的軀體並不存在,盛放心靈的容器已經打碎了。
這種悲傷並非那種灼燒五臟六腑的悲痛,而是近似倦怠的沉重悲哀。這份悲能將其他的感情全都吞沒、同化,直至令其消失殆盡。她仿浸在了悲傷和疲憊的海洋裡,海水已然沒到了脖子,無論做什麼,都得撥開如油脂般厚重的波浪。
真想一動不動地待著,直至沉沒海底。可每當腦袋剛沉到海面下,就會有人呼喚她,走到她身邊,她便不得不重新浮出海面。
人死了不能復活,活著的人卻能夠治好創傷,掩蓋污點。只要度過這一危機,這一切將成為自己寶貴的經驗教訓和精神食糧。
闡明事實便意味著「過激」,不如緘口不言。這就是所謂的「正確」,一種完全浸染整個社會的虛偽頑疾。
年輕和幼稚都會造成同樣的弱點:缺乏耐性。無論做什麼事,都想馬上看到結果。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等待,這樣的教訓往往要秅費剩下的全部人生。

本書推廣AP

你願意的話,可以點選下方KOBO或讀墨的推廣AP買到這本電子書:
PUBU電子書商城結帳時在『請輸入優惠碼或禮券序號』的欄位輸入【MLT2023】優惠碼可享全站指定優惠83折哦(不得與全館活動、會員優惠、購書禮券、特價書、其他優惠碼、實體商品及部分指定商品等其他優惠併用)。
或是也可以到 pchome─kobo電子書城 這裡購買。謝謝。
avatar-img
2會員
16內容數
這是我們的閱後筆記,分享給正在找同樣一本書的你。各種故事小說類盡量簡短不劇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三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文明覆滅,「書」成為上層階級最奢侈的娛樂,有一批人成為了「書商」。書商以兜售在廢墟裡找到的書謀生,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坐擁資源與權力者,最大的煩惱從來都不是生存,而是無聊。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涯遭逢瓶頸、創新可能失敗,令你不敢冒險突破舒適圈嗎? (二)社會瀰漫批判,教育缺乏對話,人際充滿比較,讓你更加冷漠自保嗎? (三)明知全心投入不保證會有所回報,所以你從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原來活著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 法律和扭曲的信條保護了不值得保護的人,卻對非保護不可的人視而不見。
有一種「惡意」,比殺人更深刻,如果能爭取到更好的未來,你,願意「說謊」嗎?
第三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文明覆滅,「書」成為上層階級最奢侈的娛樂,有一批人成為了「書商」。書商以兜售在廢墟裡找到的書謀生,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坐擁資源與權力者,最大的煩惱從來都不是生存,而是無聊。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涯遭逢瓶頸、創新可能失敗,令你不敢冒險突破舒適圈嗎? (二)社會瀰漫批判,教育缺乏對話,人際充滿比較,讓你更加冷漠自保嗎? (三)明知全心投入不保證會有所回報,所以你從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原來活著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 法律和扭曲的信條保護了不值得保護的人,卻對非保護不可的人視而不見。
有一種「惡意」,比殺人更深刻,如果能爭取到更好的未來,你,願意「說謊」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這社會就像是宋明理學最後:「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這般偽善。 這個學校當初學生被霸凌沒有介入,現在要募款實在是... 客人是個案的接觸者,她說這學生已經全身骨頭多處斷裂,現在這種樣子還要救回來,也像植物人一樣躺著有意義嗎? 其實客人說這些就不用急救了,這個家庭負擔不起了。 她已經
倒霉兒已經完全沒有靈感了,寫自己死了可以嗎?是不是知道自己不會死?所以才寫自己死。如果知道自己會死,還要去寫自己死嗎?我死了誰最傷心?自然是我的父母,假若是假死呢,是不是也不能給父母知道真相呢?因為這樣不好玩。真心可以學習,在這裡沒有了,想必這種事情給人不好的感覺。 倒霉兒照了照鏡子思考:生活其實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這社會就像是宋明理學最後:「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這般偽善。 這個學校當初學生被霸凌沒有介入,現在要募款實在是... 客人是個案的接觸者,她說這學生已經全身骨頭多處斷裂,現在這種樣子還要救回來,也像植物人一樣躺著有意義嗎? 其實客人說這些就不用急救了,這個家庭負擔不起了。 她已經
倒霉兒已經完全沒有靈感了,寫自己死了可以嗎?是不是知道自己不會死?所以才寫自己死。如果知道自己會死,還要去寫自己死嗎?我死了誰最傷心?自然是我的父母,假若是假死呢,是不是也不能給父母知道真相呢?因為這樣不好玩。真心可以學習,在這裡沒有了,想必這種事情給人不好的感覺。 倒霉兒照了照鏡子思考:生活其實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