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館轉譯團】曾映泰:來為臺灣開場派對吧!以文藝之名!——《臺灣文藝》2卷1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34年,張切深等人召開「臺灣全島文藝大會」,從此,名留臺文史的「臺灣文藝聯盟」就此誕生。
大正時期日益壯大的文協,全島追隨的聽眾不斷增長,每年甚至已達十餘萬人次。隨著大正時期走入尾聲,自由與啟蒙的氛圍也日益稀薄,最後不敵總督府的壓迫與內部路線分歧,文協、臺灣民眾黨等社會團體紛紛結束。
經過時間醞釀,臺灣人的志向再次燃起,眾聲喧嘩,局面更加混雜。談民族文化的、左右派的、自由或共產的。大家都想來場文藝派對,釐清彼此對臺灣示愛的方式。1934年,張深切等人召開第一回臺灣全島文藝大會,希望建立一個全臺的文藝組織。於是這些知識分子、作家、彼此的情敵,早早便訂下日期,或乘車或步行。未能到場的眾人,也拍來電報祝賀,以文字一同赴宴。會後成立的文藝組織,就是在臺灣文學史留名的臺灣文藝聯盟。
遲到的我們,就以《臺灣文藝》2卷1號的大會紀錄,一睹這些文人的風采吧!
《臺灣文藝》2卷1號目次。(藏品/周定山家屬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4年的5月初,散居全島的文藝青年們,便開始騷動著。不只為了臺灣,也為了平時只存在於批信和作品間的身影。齊齊往臺中進發。
5月6日下午一時,「島の詩人」郭水潭步出臺中驛站,整了整黑色外套,登足改正後的臺中市區。緩緩眺望向數百步外的州廳、二市場、中尊寺、公園。閉上眼睛,頓覺一陣繁華新風襲來。步行,步行,詩人吟著短歌越過遠方碧翠的綠川,柳川。柳川旁絲絲飄弄間,熱鬧的聲音傳來。格局明朗的西湖珈琲館門口人群擁聚,郭水潭剛好趕上了合照。
事實上,不只門口處,西湖的廳室自中午起便被幾位、十幾位、幾十位著西裝青年的身影給佔據。四處布滿諸如「萬丈光芒喜為斯文吐氣 一堂裙屐欣看大雅扶倫」、「破壞偶像、創造新生」、「擁護言論自由」、「實現文藝大眾化」各項標語,新新舊舊,又是主義又是文學(幾處被撕去)。熱鬧中,他們雖然衣裝半舊不新,但談吐頗新穎不俗。女給們忙碌中不失禮貌,聽客人們聊起最近雜誌的新詩、小說,便輕語款款附和著;實在不懂了,便隨唱片舞動起,眼尾嘴角再暗送一抹風情萬種充作讚許吧。
以雄辯滔滔著稱的詩人郭水潭笑著走近,認出了諸位文友。無視於周遭警察大人們的審查目光,座間往來侃談的,是刊物被禁停前還持續討論著臺灣話文、被視為鄉土派的南音社員們,以及剛藉由《福爾摩沙》重整定位的左派臺灣藝術研究會眾。也難怪會惹來關注了。但今日的主角確實是文藝呀?仔細聽,鼎鼎有名的和仔仙,最新小說的進度,竟然是關於訴訟,關於如何為百姓申冤出頭云云;而不遠處的吳希聖也拉著前兩月甫在臺北榮座大出風頭的張維賢,說起他創作目光正投向社會更底層人物的存在,想借重其孤魂聯盟的經驗,卻是越說越小聲……「多麼美好的パーティ(派對)」呀!」郭水潭心想,在郡守大人身邊的通譯工作雖優待,但在文藝上的追求,除了《南溟樂園》外就屬這裡了吧?
等時間實在差不多了,黃再添、賴慶宣布開會的聲音一再加大,眾人的話聲才漸漸落下。一番選舉討論。提案包含了演劇、漢詩人聯絡、作品獎勵、文藝大眾化等,會中,素來口才極好的郭水潭雖發言不顯,卻也因名聲在外,被選為了聯盟委員之一。
從《臺灣文藝》2卷1號中,我們可以看見盛大的文藝聚會為所有的成員帶來了滿滿的創作能量與歸屬感,甚至在鹿港、豐原、嘉義等地皆紛紛響應欲接洽創立支部。除了記錄大會的內容,《臺灣文藝》2卷1號還有收錄賴和〈善頌的人的故事〉、吳希聖〈乞食夫婦〉、楊逵〈難產〉等名篇。回到佳里後的郭水潭也不惶多讓,夥同好友吳新榮一同奔走,籌組成立了「佳里支部」,並攻取《大阪每日新聞》新人創作獎,想必這也離不開這些同好的刺激與討論。爾後還不斷湧出楊華〈一個勞働者的死〉、呂赫若〈嵐の物語〉(暴風雨的故事)、翁鬧〈戇爺さん〉(憨伯仔)等足以斬獲知名文學獎的佳作。
《臺灣文藝》又不只是一本文藝雜誌,作為一路線混雜的存在,作為委員長的張深切便是代表。他在《臺灣文藝》2卷5號刊載之〈臺灣文藝的使命〉提到:「我臺灣文藝帶有啟蒙運動的特別使命,不僅要為發表咱們的意願,同時也要有啟導大眾的義務,任重而道遠」。在其中,可以看見對於思想的批判。
於檔案中,可看見張深切、賴和、郭水潭等人的名字。(藏品/周定山家屬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至於為何領導者會是張深切,而非大家所熟知的賴和、楊逵等人?他自小流連於傳統文人的大本營「櫟社」,家中和霧峰林家是世交,上學時還因為臺灣話說得太多、太流利,被日本教師趕出校門。如果你翻開金馬獎的名單,會發現金馬赫然辦過一屆臺語影展,張深切正名列其中,以電影《邱罔舍》的編劇身分獲獎。
張深切被開除後,隨林獻堂赴日求學,到東京吸收第一手啟蒙養分,傳統與新潮兼能;接著到上海讀書時和蔡孝乾成立「臺灣自治協會」,到廣東讀書時秘密組織「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 」高舉反日臺獨的旗幟,既左翼又民族主義。期間,他又受教於魯迅,藝文上受其影響,一生實踐著大眾文藝路線。
人們總說他的路線混沌不明,但張深切其實只是不斷與身上的各種枷鎖搏鬥、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他就跟他領導的文藝聯盟一樣,繼承了文化協會的分歧與多元,深切影響臺灣藝文與思想的走向。
★《臺灣文藝》簡介
作為全島性文學團體「臺灣文藝聯盟」的機關刊物,《臺灣文藝》代表著日治時期臺灣的文學創作邁入成熟期。誌中所錄篇章,聯盟會員橫越臺日兩地,既有從殖民中掙扎而出的漢語作家,也有追求文學性與回首在地性併具的日語作家,更有當時已名聞日本的臺灣畫家所繪製的插畫及封面,充分表現了臺人在日治時期抬頭的文學與藝術的追求。
★自我介紹
曾映泰,1987年生,目前是中學教師。興趣是臺華雙語、聲音與文學性、知識遊戲化。喜愛險路上的文字,尤愛寫詩。
註:西湖珈琲館舊址便在今天的興中街停車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新謄錄的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後的某一天,黃純青莫名被甩了一記耳光,之後,他把這件事寫入日記。但多年之後,當他重新謄寫日記,筆下的事件還會是本來面目嗎? *本文立基於史料與手稿,對照兩者的縫隙,揣想當事人的心境,摻雜有個人主觀想像與臆測,不同於嚴謹的研究論述,請小心服用。 二二八事件之後,黃純青將
【和國民政府說兼愛非攻的道理】 文人黃純青曾經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委員。他深知把地位、身份掛到身上究竟代表什麼樣的責任和代價。 *本文雖立基於真實史料,但摻雜有個人主觀想像與臆測,不同於嚴謹的研究論述,請小心服用。 臂章理所當然要別在手臂上作為身分識別之用,但黃純青拿到這塊布做的臂章的時候,他
【當鹹味僅剩回憶】 王登山的詩,嚐得到海港的鹹味,骨子裡藏有浪子性格,卻心繫故鄉的鹽田。這樣的詩人,為何在戰後卻銷聲匿跡?
【與大河人生的相遇】 1979年,作家東方白的訪談對象問起以她為原型的小說,要多久才會寫完?東方白參考以往寫作的時間評估了一下,最後回答:三年。 「三年?」年事已高的她驚呼,「我早就死翹翹ㄚ!」 他們誰都沒想到,真正完稿已是十年後。
【不完美的人生勝利組】事實上,張福英沒說的,比寫下來的還多。她和林景仁的婚姻有一口又一口不能開的罈子,醃在心上除不盡的霉味。
【你們的眼神讓人受傷】當我抵達林家大宅時,他們就像看動物一樣打量著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重新謄錄的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後的某一天,黃純青莫名被甩了一記耳光,之後,他把這件事寫入日記。但多年之後,當他重新謄寫日記,筆下的事件還會是本來面目嗎? *本文立基於史料與手稿,對照兩者的縫隙,揣想當事人的心境,摻雜有個人主觀想像與臆測,不同於嚴謹的研究論述,請小心服用。 二二八事件之後,黃純青將
【和國民政府說兼愛非攻的道理】 文人黃純青曾經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委員。他深知把地位、身份掛到身上究竟代表什麼樣的責任和代價。 *本文雖立基於真實史料,但摻雜有個人主觀想像與臆測,不同於嚴謹的研究論述,請小心服用。 臂章理所當然要別在手臂上作為身分識別之用,但黃純青拿到這塊布做的臂章的時候,他
【當鹹味僅剩回憶】 王登山的詩,嚐得到海港的鹹味,骨子裡藏有浪子性格,卻心繫故鄉的鹽田。這樣的詩人,為何在戰後卻銷聲匿跡?
【與大河人生的相遇】 1979年,作家東方白的訪談對象問起以她為原型的小說,要多久才會寫完?東方白參考以往寫作的時間評估了一下,最後回答:三年。 「三年?」年事已高的她驚呼,「我早就死翹翹ㄚ!」 他們誰都沒想到,真正完稿已是十年後。
【不完美的人生勝利組】事實上,張福英沒說的,比寫下來的還多。她和林景仁的婚姻有一口又一口不能開的罈子,醃在心上除不盡的霉味。
【你們的眼神讓人受傷】當我抵達林家大宅時,他們就像看動物一樣打量著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Thumbnail
今年適逢臺南400年,2024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首度移師臺南舉辦,活動期間為8/23-9/1,展場遍佈臺南。今年的臺南概念展區以「Lesson:D」為主題,將整座城市化身為無邊界的大型學校,自臺南發跡並走過逾70年歲月的南一書局將在321巷藝術聚落中展出超過一甲子的教育出版史及預覽未來的教育樣貌。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在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畫筆穿梭Mix多元文化」户外走读活動成功地引導參與者深入探索臺北的東南亞文化聚落。本活動由陳怡瑄和鐘婉綺於5月2日主持,吸引了眾多學員參與。活動路線涵蓋文山區的越南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和學習機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Thumbnail
今年適逢臺南400年,2024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首度移師臺南舉辦,活動期間為8/23-9/1,展場遍佈臺南。今年的臺南概念展區以「Lesson:D」為主題,將整座城市化身為無邊界的大型學校,自臺南發跡並走過逾70年歲月的南一書局將在321巷藝術聚落中展出超過一甲子的教育出版史及預覽未來的教育樣貌。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在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畫筆穿梭Mix多元文化」户外走读活動成功地引導參與者深入探索臺北的東南亞文化聚落。本活動由陳怡瑄和鐘婉綺於5月2日主持,吸引了眾多學員參與。活動路線涵蓋文山區的越南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和學習機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