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睡覺會做「夢」?五個關於夢的小知識

為什麼睡覺會做「夢」?五個關於夢的小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誒誒XXX ! 我昨天夢到你誒!」
這句話也許對每個人都不陌生,我們可能都從朋友的口中聽過這些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曾做過許多夢,甚至會發現某陣子的自己常常在做夢,但夢醒後常常忘記自己的夢境內容。
raw-image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關於夢的五個小知識:

🧠為什麼我們會做夢?

從心理動力分析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們在睡夢中的防衛作用會減弱,使我們原先在生活中壓抑的許多感受一一浮現。因此,夢有時其實反映了我們潛意識的需求、渴望或擔憂

從睡眠生理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每一晚的睡眠包括多個睡眠循環,每一個循環都包括了「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且這兩個階段會相互循環。由於在快速動眼期中,大腦會有較多的活動,導致我們做的夢較多;而在非快速動眼期中,大腦的活動相對較少,但仍然會做夢。這也導致了我們一個晚上的睡眠,其實做夢的數量比我們意識到得多。

🧠我們每晚平均會做幾個夢?

根據過去研究結果,每個人一個晚上會經歷到約4~6次的夢。然而,大部分的人只會記得一個夢!

一個晚上會有這麼多次夢是因為,我們每晚的睡眠中,90分鐘便會經歷一次睡眠循環,每一次循環便可能產生一個夢。因此,如果我們睡6小時以上,就可能會做約4個夢。

🧠做夢代表我們睡得好,還是睡得不好?

也許你也曾有過某一陣子做過特別多夢,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睡不好的經驗。然而,做夢並非代表睡不好

如果要判斷自己睡得好不好,可以從「自己睡醒後是否一直記得夢」來判斷,如果發現自己睡一覺起來把夢的內容忘個精光,代表其實你睡了一個不錯的覺。然而,如果一直記得夢的內容,可能代表睡眠品質相對較差

🧠為什麼上一秒還記得夢的內容,下一秒就忘記?

也許你曾有過睡醒想回味昨晚的精彩好夢,但卻發現一起身刷個牙就忘個精光的經驗!

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通常只會在剛睡醒能較清楚記得夢境內容。而會有這樣的狀況,並非是我們的記憶力越來越差,而是因為大腦內負責掌管記憶的腦區-「海馬迴」,經過一夜的工作後,在我們甦醒時,仍處於尚未開機的狀況。

🧠夢帶給我們的好處?

雖然我們的夢時常睡醒就忘,但其實夢可以帶給我們以下幾個好處:

  • 反映壓力源

夢時常會反映我們的潛意識內在需求或壓力。因此,藉由夢境內容,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原來這件事有帶給我一些壓力」或是「原來這可能是我內在的擔憂」,提醒自己不要因為這件事太過焦慮。

  • 釋放情緒

過去的研究學者曾指出,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都會在夢中反映出來,例如:對某件事的悲傷、恐懼感受。因此,藉由做夢,可以讓我們獲得或多或少的自我修復效果。

  • 提高創造力

由於在做夢時,時常會整合我們各式各樣的想法。因此,過去研究曾指出通常較容易做夢的人,平時具有較多的創意或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因此,有時夢境內容反而能讓我們增添一些靈感。


「夢可以說是我們通往潛意識的星光大道」--佛洛伊德


最後,在更了解夢之後,也許你會覺得做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希望大家都可以夜夜有好夢,藉由自己的夢更了解自己的想法或生活,謝謝閱讀到這邊的你❤



avatar-img
雲端心理日記-郭亭妘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14會員
13內容數
關於生活中的心理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年8月衛福部為了促進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推出了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協助年輕族群調適生活中面臨的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你使用過了嗎?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咖啡因成癮嗎?試著試試這些方法,讓自己不再過度依賴咖啡因!
今年8月衛福部為了促進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推出了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協助年輕族群調適生活中面臨的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你使用過了嗎?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咖啡因成癮嗎?試著試試這些方法,讓自己不再過度依賴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