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邪惡的生存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邪教,絕對不是新鮮事物,每次被揭發,媒體都會鉅細無遺報導,公眾亦會剝著花生看熱鬧。《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不是Netflix以邪教為題材的第一部紀錄片,去年的《乖乖聽話:邪教裡的禱告與服從》描述同樣令人覺得荒誕,偏偏內容卻是鐵一般事實。
曾經拒絕相信人可以被「洗腦」,當80年代初參加過為期兩年的「美國邪教」研究工作,最終投降承認「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悲哀人的「腦」真可被「洗白白」,皆因人有眾多盲點死穴,成就「平庸之惡」,為邪惡創造生存空間。
當年逃出虎口「教徒」所述的心路歷程,與記錄片受訪者葉萱小姐言論如出一轍。
盲點與死穴
對愛嘅(的)迫切渴求,無意識地希望被照顧、引領、保護,有時勝過為自己著想嘅願望。內心自卑,隨時都可能被壓力同恐懼支配。
葉小姐因父母離異,無法接受家庭突變,覺得被至親背叛。當孩子對父母失望,必有極端反應,波動情緒令大腦產生盲點與死穴,倘若剛好遇上對焦的謊言,便會不顧一切栽進陷阱。
邪教的謊言,帶給葉小姐〝前所未有嘅「溫暖」同「理解」,畢生未有過咁Intense 咁狂熱嘅「愛」,仲(還)承諾一個歸宿。
葉小姐繼續表示,〝受虐者有時亦顯得脆弱,「失去你(教主)就會死」,令人有不尋常嘅聯繫感,受虐者都唔敢辜負、拒絕(教主)同離開(邪教)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葉小姐的陳述,令人想起「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心理創傷→→渴望被愛→→怕再失去→→順從→→自願做幫兇】,「騙局方程式」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人性醜陋
無意責怪受害人,受害人的心理創傷是不爭事實,可惜這類受害人往往都會轉化為幫兇,部分甚至樂此不疲擔任加害者。WHY?
答案相當殘酷,人性醜陋。當人承受極至痛苦時,邪惡會主導大腦,渴望有人能分擔痛苦,尤其是自己親手加害的痛苦。記錄片裡的「姐姐們」當初都是受害人,後來都當上加害者(包括葉小姐)。
平庸之惡
是猶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漢娜•阿倫特在研究納粹戰犯艾希曼得出的概念,「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會」;把個人完全同化於體制之中,服從體制的安排,默認體制隱含的不道德,甚至成為不道德體制的實踐者;或許會有良心不安,但會以體制規範為自己辯護,從而消除個人的道德責難。
記錄片裡,幾乎所有過來人都曾由「受害人」變成「加害者」,他們都以「平庸之惡」為邪教增添力量。
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
記錄片提到的四個韓國邪教,雖受眾有所不同,但都處身相同的歷史背景。韓戰停火後,韓國進入軍管狀態,政府對民眾嚴厲監控,禁止結社聚眾。不過,因忌於美國的宗教自由信念,韓國軍警對教會相對寬容,促使打著宗教旗號的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盛行全國。
韓國承接朝鮮的嚴格社會階層分野,階級流動性低,貧富懸殊嚴重,民眾潛藏怨氣熾熱,性格普遍較偏激(A型人格),容易產生「群聚效應」。
根據韓國媒體數據,韓國有超過200萬人口自稱隸屬不同宗教團體。還有,韓國80%以上打工族都是「工會」成員,可見韓國社會的「群聚效應」十分明顯。
「群聚效應」,容易衍生「平庸之惡」,個人在「群體」裡不知不覺會失去自由意志,做了受害人反而認為是自己的錯,被「懲治」是應該的,就算發現「組織」有不妥,也不敢反抗及告發「組織」的不公不義。
當第一梯隊受害人漸漸變成幫兇,新梯隊受害人就成為他們的底墊,邪惡金字塔底部就這樣建成。
無知即力量(IGNORANCE IS STRENGTH)
無知,威力驚人。記錄片裡這位自摑的母親,當日棒打孩子時,起了帶頭作用,產生「群聚效應」,孩子最終被活活打死。往後,這位母親想以「死」為「無知」贖罪,但她至少受訪時依舊不懂自己的無知在哪裡?
現實裡,人總樂於無知,害怕知識帶來的重擔,「難得糊塗」成了不少人的座右銘,當下盡情吃喝玩樂,繼續為邪惡鳴鑼開道。
總結
邪教,當然不會因一、兩部記錄片而絕跡,但至少能提醒世人,切勿「金魚記憶」,邪惡不只在邪教裡,日常周遭何嘗不充滿邪惡,多點common sense總有預防作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307內容數
以前多看日劇,近年多看韓劇,間中會開美劇、英劇、德劇、西班牙劇....,只要是好劇都會看,偶爾會寫劇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是加入邪教組織,還是信仰傳統宗教,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的糾結而去戀愛的人,會被戀愛毀掉。」(p.11) 用加入邪教組織來比擬戀愛關係,這個比喻完全吸引且命中了我。這並不是說我加入了邪教組織,曾經的經歷告訴我,剛接觸信仰的時候,還有一群我以為他們愛我的人的時候,真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Thumbnail
  關於邪靈,牠不是不會說真話,但牠絕對會說假話!有時候真假半參,是最可怕!   邪靈就是無聊就是閒,如果引發人的各種感受,邪靈就高興。   不要跟著感覺走,感覺也可能是邪靈的誘惑!不要隨肉體³情慾,要體貼聖靈!因我們的身體就是基督的殿!
Thumbnail
拿到試閱本才知道,《邪教》其實是瑞典著名犯罪小說作家卡蜜拉.拉貝格(Camilla Läckberg)與著名讀心術師亨利克.費克修斯(Henrik Fexeus)合作「讀心術師三部曲」中的第二本......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
Thumbnail
全世界邪教案件層出不窮,我們總看著新聞,事不關己,也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受洗腦而膜拜看似無奇之人、做出瘋狂之舉。我想,人在心靈空虛、脆弱時,總希望能獲得一絲慰藉,而信任一旦建立了,長期處在同溫層的環境下,「客觀」的感知也逐漸離你遠去,再來就是淪陷、無法自拔。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是加入邪教組織,還是信仰傳統宗教,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的糾結而去戀愛的人,會被戀愛毀掉。」(p.11) 用加入邪教組織來比擬戀愛關係,這個比喻完全吸引且命中了我。這並不是說我加入了邪教組織,曾經的經歷告訴我,剛接觸信仰的時候,還有一群我以為他們愛我的人的時候,真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Thumbnail
  關於邪靈,牠不是不會說真話,但牠絕對會說假話!有時候真假半參,是最可怕!   邪靈就是無聊就是閒,如果引發人的各種感受,邪靈就高興。   不要跟著感覺走,感覺也可能是邪靈的誘惑!不要隨肉體³情慾,要體貼聖靈!因我們的身體就是基督的殿!
Thumbnail
拿到試閱本才知道,《邪教》其實是瑞典著名犯罪小說作家卡蜜拉.拉貝格(Camilla Läckberg)與著名讀心術師亨利克.費克修斯(Henrik Fexeus)合作「讀心術師三部曲」中的第二本......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
Thumbnail
全世界邪教案件層出不窮,我們總看著新聞,事不關己,也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受洗腦而膜拜看似無奇之人、做出瘋狂之舉。我想,人在心靈空虛、脆弱時,總希望能獲得一絲慰藉,而信任一旦建立了,長期處在同溫層的環境下,「客觀」的感知也逐漸離你遠去,再來就是淪陷、無法自拔。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