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心路歷程是很個人的,因著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思維、特質個性、所在之處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和啟發就不同。而我也意識到,那些鼓勵勇敢追夢、重新思考人生、更多自我探索等一般性的旅人反思和啟示,已不再像十年前那樣觸動到我。因為過去十幾年來的累積、經歷、反思、內化,對我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意義。換句話說,我知道自己已經走在屬於我的旅行道路了。
我不認為旅行有多麼崇高,因為我覺得人生不一定只有旅行才能有很大的改變和人生體悟,生活中還有不少種體驗和經歷,可以給予我們很深刻的反思和領悟。但是,身為一個過來人,我可以確信的是,旅行是其中一個簡單快速的方式,直接給我們時間和空間,進入到那種心境狀態,以吸收、沉澱、預備著邂逅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Why Travel Matters : A Guide to the Life-Changing Effects of Travel)》是一本在旅行深度和應用性滿豐富的書(裡頭引述不少歐美的旅行作品和文獻)。書中描述了旅行的歷史演變、人類在旅行中會產生的變化、論述為何旅行有著改變人生的效果,最後提供展開深刻旅行一些提議。
不過上網查了一下,我發現這本書找不太到中文書評或讀後感,覺得有點可惜。所以寫這篇文章,希望分享一些精髓,也穿插一些個人經驗的共感,希望給喜歡旅行的人,帶點共鳴或啟發,也給沒有旅行過的人,提供未來一種新的嘗試可能。
旅行是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對我們所處的世界、人生、生活和自己有更深刻瞭解的方法。我們不斷旅行,以明白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旅行的出現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從過去因生存不斷的遷徙、自我探索的普及、個人主義的誕生等歷史階段,不斷醞釀也帶出「真實旅行」的萌芽和發展。約十九世紀中時,旅行被觀光給淡化,因著英國羅浮堡火車站的一趟火車旅程,日後也開始為旅遊安排加入四個新元素:速度、舒適、便利、旅行團。
但旅行並沒有被觀光殺死,因為只要陌生的地點、陌生居民、好奇的觀察者等相關要素還存在,真實旅行就會一直存在。只是因觀光的出現和普及化,讓旅行變得更加困難,也將選擇權交還給每個人,當我們要出發時,內心必須做一個決定:
「真實旅行」和「觀光旅遊」大不同
作者稱那些「想深入透過旅行充分學習成長、帶回改變視野、拓展眼界、充實人格、開拓心靈,統稱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同的自己」的旅人為「嚴肅旅人」。我剛讀到這稱呼時,覺得好嚴肅XD 但撇開對這稱呼直覺的感受,我想跟觀光客比起來,旅人確實多了些嚴肅的層面和對當地一切的理解渴望。
儘管書中把旅行定義為「以個人成長和自我精進為目的,到異國去旅行,和不同的文化邂逅」,但以我個人的經驗和旅行哲學來說,不一定要到異國才可以有旅行的經歷,即使國內旅行,也可以擁有和異國旅行的個人成長和文化邂逅,我自己就有經歷過在台灣島內幾天的旅行,獲得曾帶給我跟異國旅行相似層次的深刻體悟、變化和感動,更何況像那種美國、澳洲等大國,跨市跨洲彷彿另個世界的文化體驗。
所以我覺得要獲得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旅行蛻變,重點不在地點,而在心態和眼光。
因為「真實旅行」和「觀光旅遊」的目的和帶來的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 觀光多半是逃離;真實旅行是抵達
- 觀光主要是消遣;旅行是教育性的
- 觀光客被當地接受服侍;旅人想要認識他們
- 觀光客想放輕鬆;旅人想接受刺激
- 觀光目的是到處遊覽;旅行目的是增加理解
記得自己在第一年gap year,當時還沒踏入社會的我,對每一時刻感官所體驗到、感受到、經歷到的一切,都彷彿用著慢動作打開內在的世界大門。那年的我,好幾次在日記和部落格文章記錄著自己感受到世界一再被打開,那種悸動帶領我更多探索及打開好奇心,深深愛上旅行,覺得世界已不再一樣也停不下來。
而旅行之所以會有這般讓人喜愛且無法自拔的魔力,關鍵在於「新感官經驗的接觸和撞擊」。
旅行魔力的關鍵:新感官經驗的接觸和撞擊
要了解我們如何獲得新感官經驗之前,要先認識什麼是「經驗」。
「經驗」在我們內心發展是個有趣的過程。簡單來說,經驗就是當外在世界碰到了內在世界,這些外在世界的元素接觸同時衝擊了我們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所產生的刺激引發一連串的感覺,並被送到大腦的相關部位進行處理、接收、編碼,然後將這組「輸入信息」儲存在感官相關資料庫。因為經驗幾乎都是感官接收而引發,所以也是為什麼會叫「感官經驗」。
而我們在生活中所感受的事物,其實是大腦對該事物的「感官記憶」。用視覺舉個例子,小時候我在動物園看過大象,所以我的大腦也儲存了對大象的視覺記憶,當我之後在泰國看到大象時,大腦便從我的感官資料庫中的記憶中尋找並擷取對應物,讓我「看見大象」。(這例子可能有點爛,但你應該懂我的意思XD)
也因大腦如此運作,大腦無法從我們的感官印象中,擷取它之前從未接觸過和不曾認識過的東西,而所呈現的,會是在過去資料庫中,最接近的記憶和它的最佳推測。所以我們或許多少發生過這種體驗:看到一個在國外沒見過的水果蔬菜,也不知道該怎麼叫它,有些看著它的外觀甚至不知道它該屬於什麼類的食物。因為在我們的資料庫裡,沒有任何這個記憶的存取。
經驗的創造跟大腦運作有關:輸入 → 傳輸到大腦 → 大腦進行編碼 → 將記憶儲存到感官資料庫 → 當受感官刺激時 → 大腦從資料庫中擷取對應的記憶 → 輸出 (產生新的感官經驗)
所以,感官經驗就是我們創造記憶和累積知識的積木,當沒有經驗時,就不會產生知識。我們的知識都始於感官經驗,最終也可追溯到感官經驗。或許不是所有知識都是感官經驗衍生的,有些是感官經驗的累積和其他不同知識的累積,加以融合後,衍生出不同的新知識產物和理解。
創造感官經驗 → 累積經驗 → 產生知識累積的經驗 + 其他知識 + (新的經驗) → 產生新知識
當我們理解了大腦的運作模式,我們便容易理解到,當我們感官輸入越多時,也會同時擴大我們的感官資料庫,幫助我們大腦在之後看到新事物時,有更大的資料庫去尋找和擷取,也才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用較好解釋的「視覺」來說,每當我們越多的「看見」(視覺輸入)及後續大腦接觸(傳輸)和處理(編碼),我們的視覺資料庫也會擴大(儲存),也幫助我們「能夠看見的越多」(擷取)。
旅行的魔力:新感官經驗 → 撞擊內在世界 → 新的理解與知識 → 擴大感官資料庫 → 能感官體驗的越多
在捷克布拉格,我看著傳統市集的傳統編織工藝看到出神,讓我想起幾年前在瓜地馬拉聖胡安拉拉古納小鎮(San Juan La Laguna)看見的馬雅婦女編織的工藝
隨著旅行不斷累積和沉澱,新感官經驗和理解的知識領域也逐漸擴大,便慢慢帶給旅人生命的歷練及充實,或許就是大家常說的「拓展舒適圈」。而這些提煉,對我們的生命有很大無形的幫助,大致可分三個層次:
- 減少對新事物的畏懼
當置身在一個新地方,我們會開始從周邊的人事物觀察,並開啟各式各樣的感官經驗,我們感受到這個地方和家鄉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當旅人持續擴大新感官經驗時,逐漸因在新世界的觀察和反思產生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提煉成為新的理解和知識,成為自己舒適圈的一部分。
隨著旅行經驗的累積,對於新事物的害怕及畏懼也會減少,因為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害怕未知及不熟悉的事物,隨著越來越多次經歷循環著上述的旅行累積內化時,對於未知的畏懼及和新事物的相遇撞擊經驗,也讓我們可以更勇敢且快速去適應和面對每次的文化衝擊和內心劇場。
2. 擴大對不同世界觀的理解
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多半是無意識的,多數是我們透過學習而獲得,從家庭到社會中我們在不斷觀察、嘗試中,深刻內化成為我們的價值信念,並決定了一連串像是善與惡、對與錯的價值,這便成為在一個社會中,我們認為所謂的「正常」的行為模式,也形塑該社會共同的互動方式,也就是我們的世界觀。
當旅人在旅行時,透過用心觀察異地人事時地物的不同,同時與當地人接觸互動交流,會不斷和我們原本以為的「正常」產生碰撞和衝擊,但也給我們更多機會去試著理解另一個世界觀的存在。而久了,心中對於「正常」和「異常」的那個界線也會變得更加模糊,因為一切只是在不同文化和世界觀中所認知的樣貌。
書中提出了一些世界觀積木,幫助我們用不同層面理解世界觀的樣貌:
- 內外控傾向: 內在論 v.s. 外在論
- 身分認同觀念: 個人主義 v.s. 集體主義
- 公平正義觀念: 普遍主義 v.s. 特殊主義
- 極限的概念: 機會無限 v.s. 機會有限
- 面對風險的態度: 高容忍 v.s. 低容忍
- 時間觀念: 有限 v.s. 無限
- 人性的觀點: 良善 v.s. 懷疑
- 溝通風格: 直接 v.s. 間接
3. 因理解而學習,更可以包容
當旅人接觸多了不同的新感官刺激和衝撞後,會逐漸理解到自身因家鄉和過去背景所認知的「正常」並非放諸天下四海的標準。而當我們更多理解到不同世界觀的存在,便也從中學習,也會慢慢地放下對原本因不理解所感受的恐懼,最後因理解而在內心裡尊重及包容異國文化裡世界觀認知的「正常」,成為我們擴大後的「正常」。
西班牙昆卡(Cuenca)旅行時,青年旅舍結識了西班牙的S、哥倫比亞的A、阿根廷的B,結伴一邊徒步探索當地,一邊聊天認識理解著彼此的文化
旅行是一場外在+內在的探索旅程
旅行之所以讓我們有深刻的邂逅和學習成長,是因為旅行的過程是無止境的探索。
這個探索是外在和內在旅程同時展開的合而為一,一方面是旅人對於當地文化和環境的了解所進行的「外在探索旅程」,另一方面旅人也同時進行著對自己和家鄉重新一層認識和詮釋的「內在探索旅程」。這外在和內在的探索旅程可以是同時發生,也可能有些旅程是在實際的旅程結束後,經由一些反思、在家鄉的觀察、其他的人生經驗,而產生新的旅程詮釋。
而旅行之所以可以有很多層次的淬鍊和蛻變,有個很大的關鍵在於「內省」。當旅人跨出去異地,觀察和感受到當地的各種「正常」,對比自己和家鄉習以為常和自以為是的「正常」時,那股強大的衝擊、震撼,所產生的新感官經驗,都一再讓旅人重新打破自己過去既有的框架、習慣、認知,也在更多的交流互動中,經由反思內省去試著產生更多的理解,也因而有更多的學習,並擴大舒適圈。基本上,旅人在一個地方學習多少東西,跟到訪的地方和自己家鄉差異有多大成正比。也就是,若旅行的地方和我們家鄉差異很大,我們感官體驗和理解的衝擊也越大,學習的也相對越多。
英國旅行作家芙瑞亞.史塔克(Freya Stark)曾寫道:「一位偉大的旅人(有別於單純的好旅人)總帶有幾分內省的味道;當他向外走遍千里,他同時也向內,提升對於他自己的新的理解。」當旅行的新感官經驗接觸、累積,加上反思內省後,會幫助旅人產生對自我的新發現。所以旅人常常分享到旅行回來的「喜悅」,除了對當地的認識和發現,更多是對自我的探索和認識。
所以,一場深刻的旅行,不單只是帶著我們在空間上向外遊走,也同時深刻帶我們往內在探索和咀嚼消化。
記得在我第一年旅行回來後,寫下簡短一句給當時的自己:「讓自己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日後我有更多不同機會再出去,雖然身分不只是旅人,有時是學生,有時是工作者,但我反覆經歷著旅行的心境,也對自己第一年寫的這句話更加深刻。
我的世界已不再一樣,也無法再一樣。並不是因為我在移動或我身處在哪個國家或環境,而是打從第一年踏上旅行開始,正式打開了自我探索的開關以及對理解不同外在世界的渴望,無論是身處或是閱讀到不同的文化、生活形式、想法觀念,都一次次撞擊著我的內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不知不覺內化成現在的我。
深刻旅行的11個提議
如果對旅行所帶來的心境和經歷感到躍躍欲試,作者也給出11個讓「旅行」更深刻的提議。身為實際嘗試和經歷的過來人,我滿認同的這幾個建議,也推薦想旅行的人,可以拿幾個去試試看:
- 單獨旅行
- 離開通訊網路
- 在某處刻意停留
- 徒步
- 每一個景象都是名勝
- 找人引介
- 常去當地人出沒的地方
- 當一名常客
- 進到某人家裡去
- 閱讀關於旅遊國的書籍
- 盡情享樂
雖然過去旅行的自己沒有刻意認為非要怎麼旅行才完整,腦中也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認知覺得怎樣才是深刻的旅行。當時只是單純抱持著想更多理解和探索的心,無論是探索旅行所在地的一切或自己,也因此讓自己開放的去嘗試、接觸不同發生的人事物,便不禁意的一次次累積了書中所謂的「旅行的豐厚獎賞」,也一次又一次帶回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更慢慢內化出自己的旅行生活哲學
總結-(旅行)經歷加上反思內化,才會成為歷練
回到這本書的副標「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多數的我們,在生活中都渴望獲得成長蛻變(變得更好)。旅行不是唯一的方式,但確實是一種直接、乾脆的方式,甚至某種角度來說是有點狠的方式,逼我們內在、外在世界去經歷著不同、被擴張,但要獲得一個所謂的不一樣的自己,更重要的是需要伴隨著我們的內省、思索、咀嚼、學習的過程。
就像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我們不是從經驗中學習,我們從經歷的反思中學習。(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經歷/經驗的本身價值有限,更多的價值是在消化反思的過程,內化成個人的學習成長,最終才會變成真正的人生歷練。
祝福每位都會經歷到這蛻變過程的美好,並在每天生活持續走在這種旅人般的心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