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們會直覺地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意識層面之中行動或反應的。但,事實不然;在意識之下,無意識恐怕才是我們很多反應(行為或情緒)的主宰。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就是在說這件事:潛意識實際上控制我們的行為,瞭解潛意識如何運作,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甚至一定程度地理解他人。
Leonard Mlodinow,《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佛洛伊德談過不少有關潛意識的理論。例如,他將意識分為「意識」(conscious,或「顯意識」,「前意識」(precons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並用冰山去形容這三層意識的關係,認為,人類的顯意識就像冰山浮出的尖角一樣,只佔冰山很小的部分,前意識和潛意識都是冰山底下看不到的,而其中,絕大部分又是潛意識的世界,而人類的行為主要是由潛意識控制的。
榮格則不完全認同佛洛依德將潛意識視為「受壓抑、被遺忘的心理內容」,代之,他將之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後者在某個程度可以說是對於人類心靈普遍存在的結構,或群體心理現象的解釋,不過在此表過不提。
撇開與佛洛依德分道揚鑣的理論歧異,榮格也提過:「我們的意識會忽視一些特定事件,可以說這些事件埋藏在意識之下,它們的確發生過,但被吞入潛意識中。」
新潛意識理論是一種科學
不過,《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的approach並不是精神分析的。在《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作者Tanya Luhrmann提到,精神醫學經過了從精神分析(以談話治療為主)到生物醫學(以藥物治療為主)的典範轉移。但事實上,自從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藉由偵測血流增減,觀察大腦不同部位的活動、運作情形)運用在精神醫學後,對於推進我們對人類精神或大腦運作的理解,可謂劃時代進展,潛意識已是一種科學理論,而非如佛洛依德、榮格那個時代。換句話說,《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是以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Leonard Mlodinow直言,許多我們原以為基於意志、理性的行為,其實都受控於潛意識;而且,我們還很難分出來:
「人類也有許多無意識的自動行為,但我們往往沒有察覺,因為意識與無意識間的交互作用實在太複雜了。這種複雜性源自大腦的生理結構。身為哺乳類,我們雖以較簡單的爬蟲類大腦為基礎,但在其上覆蓋了許多新皮層;而身為人類,我們的大腦又比一般哺乳動物的大腦多了幾層皮層。我們有潛意識大腦,在那之上,也有意識大腦。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的感覺、判斷和行為,有哪些該歸功於哪個大腦,因為兩者總在輪替作用。」
但基本上,目前的研究支持,「潛意識也許隱藏不見,卻決定了意識體驗世界、回應世界的方式」。根據Leonard Mlodinow,
「如今我們知道這兩組系統中,比較重要的其實是潛意識。潛意識在演化早期就開始發展了,讓物種能應付必要的基本功能和生存、幫助偵查環境、安全的回應外界的刺激。潛意識是脊椎動物大腦中的基本配備,而意識則是選擇性的功能。事實上,儘管人類以外的動物,大部分都不太能(或完全無法)掌握意識的象徵性思考,但若少了潛意識,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存活。」
這是因為,如果所有資訊都在意識層面處理,大腦會當機,因為資訊量太龐大,所以有一些得在「幕後」運作,就像「背景程序」一樣。
「潛意識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處理眼睛傳來的資訊。動物若能看得清楚,無論在獵食或群聚時,都能吃得較好,能更有效的避開危險,活得也更久。因此演化就將三分之一的大腦,設計成專門處理視覺,包括解讀顏色、偵測物體的輪廓和移動、感覺深度和距離、辨識物體、辨認臉龐,以及其他任務。想想看,你的大腦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都忙著做這些事,但你幾乎對這些過程毫無所知,也無從控制。這所有的工作都不經由意識進行,資料經過消化、詮釋後,再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傳給意識。」
換句話說,潛意識的重要功能,就是幫我們篩檢資訊,人類心智每天要接收大量的資訊(估計是每秒一千一百萬筆左右),為了能夠處理如此龐大的資訊,不得不如此演化。
記憶扭曲與刻板印象均與潛意識有關
有意思的是,Leonard Mlodinow也由此談到了記憶的扭曲與缺失。當人類的大腦被設計來快速處理龐大資訊時,在篩檢過程中,潛意識一方面處理感官資訊,二方面對其進行加工,然後有些錯誤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Hugo Münsterberg在《證人席上:心理學與犯罪》(On the witness stand: essays on psychology and crime)一書中,也提過,關於記憶,「首先,我們可以正確記得事件的概要,但記不得細節。第二,我們倘若被迫說出遺忘了的內容,不管我們再怎麼好意、再怎麼努力想答出正確答案,還是會不小心杜撰出一些細節,以填補記憶的缺口。第三,我們會相信自己杜撰出的回憶。」
記憶扭曲和喪失的機制和理由,正是潛意識創造出來的。「我們似乎會不自覺的試圖把奇怪的故事,改編成熟悉、易懂的形式。受試者用自己的方式組織故事,以他們的角度讓故事變得更有條理。這種不精確成了普遍的現象,而非例外。……人們會把記憶改造成更合理的形式,而這是「主動的程序」。此外,受試者原有的知識和世界觀會深深影響這個過程,他們會把「個人傾向和成見」帶進記憶裡。」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刻板印象也跟潛意識的自動思考程序有關,主因在大腦在傾向上偏好分類。根據Leonard Mlodinow,
「然而一九九八年,三位華盛頓大學的學者在一篇論文提出確鑿證據,證明潛意識(或內在)的刻板印象是一種原則,而非例外。……雖然你以為自己評估他人時,都很理性、謹慎,但這個過程其實十分仰賴無意識的自動程序──也就是由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簡稱VMPC)負責的情緒調節程序。事實上,研究顯示VMPC若受損,我們潛意識的性別刻板印象也會隨之消失。」
事實上,很多的認知偏誤都跟潛意識的自動化思考有關,例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潛意識還會幫你建構出自我欺騙的自我形象
Leonard Mlodinow指出,
「潛意識很擅長利用有限的資訊,建構出讓意識覺得很真實、完整的世界觀。視覺、記憶甚至情緒都是建構出來的產物,混雜了原始、不完整甚至有時互相衝突的資訊。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建構自我形象。」
從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即可略知一二。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在〈我的選擇我高興(三):努力追求想要的答案,是人類的本能〉即寫道,「我們會按照我們的偏好、期待、渴望,去蒐集資料或忽視資料,在一連串有偏差的「認知微過程」(cognitive microprocesses)裡,接近、打造、評估,形成我們的信念與價值體系。」
我們對自我形象的建構也是基於同樣的運作模式。
「既然動機性推理是潛意識的產物,人們也許是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不偏頗、不自利,就算他們做的決定明明都是為了自己好。舉例來說,許多醫生都認為自己不受金錢誘惑,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卻顯示,收受廠商的招待或禮物的確會影響醫生的潛意識,左右他們治療病患時的決定。同樣的,研究也顯示醫學研究者若接受製藥商的資助,顯然會比獨立研究員更容易做出偏袒贊助商藥物的結論,而比較不會提出對藥商不利的報告。」
我們不但會美化自我形象,甚至還會自我欺騙。當然,萬一潛意識扭曲過頭,意識是會發現的。但,為什麼我們會忽視眼前的事實,傾向合理化、美化自我呢?
這是Leonard Mlodinow的答案:
「心理學文獻充滿了各種研究,都顯示對自己抱持正面的「幻象」,可以為個人和社會帶來許多益處。研究人員發現,若以各種方式誘導出受試者的正面情緒,受試者會更願意與他人互動,也更願意幫助別人。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與人協議時會更願意合作,也更願意積極解決衝突。他們更擅長解決問題、更容易成功、在困境中也更能堅持下去。動機性推理讓我們的心智得以抵抗不幸,賜予我們力量,得以克服生命中的種種障礙。少了這個過程,我們可能早被困境壓倒了。動機性推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激勵我們努力成為心目中的那個自己。事實上,研究顯示那些能精確評價自己的人,往往受輕度憂鬱所苦、看輕自己,或兩者皆是。相反的,對自己評價過度樂觀的人,卻很正常、很健康。」
Leonard Mlodinow的答案很正向,但,一定程度的自我美化對於個人自尊或社會生活,或許有良好的影響,可是如果淪為自我欺騙的自我形象建構,卻未必是好事了。
最後,我大概問了下ChatGPT談潛意識跟自動化思考、認知偏誤的幾個問題,大家或可參考一下:
問ChatGPT潛意識跟自動化思考的關係:
繼續問機器人,潛意識跟認知偏誤的關係又是?
順便岔題問一下認知偏誤是怎麼產生的?
最後請ChatGPT舉例,和潛意識有關的認知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