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品佑專欄》基進黨是泛綠政黨但也是台獨政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翁教授發了一篇文,名為《泛綠陣營小黨的擴張》,「泛綠」一詞在我的想像中,應為我們的大方向一致,可是我們仍然不屬於不同政黨,所以在政治的合作上,會經常合作,以追求我們「泛綠」陣營的最大勝利。
但台灣卻經常將泛綠一次解釋為「幫民進黨獲得最多席次」,而不是幫「泛綠陣營獲得最多席次」,我認為這是翁教授一開始就陷入,一個民眾最常犯但是沒有發現的謬誤。
《攻擊的側翼》
這也是基進一貫的主張,因為民進黨已經轉型為成熟的執政黨,所以不能夠有太過激進的行為,而這個角色將由基進補上。
《雙引擎概念》
也就是我們之前一直在談的,台灣的第二隻腳,要如何逐步站穩腳跟呢? 票源從何而來?
基進一直主張的是「討厭藍綠的選民」,以及「不滿民進黨但又無法含淚投票的人」這兩種人,翁教授提出兩點疑問。
一、討厭藍綠的選民如果比較溫和的民進黨都無法接受,怎麼會投給更「激進」的激進黨。
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把政治二元化了,因為基進關注許多議題,如:高教、土地、交通等等,也就是基進可以去爭取的,我自己一開始也是因為基進關注高教議題而成為支持者,所以這並不是政黨屬性「溫和還是激進」的問題,而是更貼近地面的議題,所以拿政黨的屬性來解釋地方議題的主張,預設比民進黨激進就是站在民進黨後面,以更極端的方式做的這個假設就是錯的,而是「地方議題上的第三條路」才是基進要說的。
二、不滿民進黨但又無法含淚投票的人,所以翁教授認為基進會為了要激出這部分的選票,而攻擊民進黨,最終變成挖牆腳走上時代力量的路。
這是我完全無法認同的一件事情,儘管是泛綠陣營之間,之所以會不同政黨不就是因為主張不一樣,但是大方向一致,所以被稱為泛綠陣營嗎?
預設基進提出對蔡政府轉型正義的不滿就是要挖民進黨的牆角,這樣的預設不僅不公平,同時也已經把民進黨擴大為泛綠陣營的所有政黨。
基進之所以激進,基進之所以沒有成為民進,正是因為我們有一些底線存在,我們也同樣期待民進黨上任後的轉型正義,只是基進代表的是擁有更高期待選民的聲音,民進黨這次的轉型正義確實太慢,儘管有面對到很多阻礙,但是將促轉會解散這件事情,我至今不能夠理解,是台灣轉型正義成功了嗎?如果是那為何蔣公廟還聳立在台北的土地上?
我身旁也有許多人是為此感到不滿與困惑的,這些人理所當人會被基進黨這樣更往前一步的政黨所吸引,所以這不是基進黨「挖牆角」,而是民進黨的作為,不符合一些選民的想像,因此他們往基進靠攏罷了,用「挖牆角」一詞暗示基進是為了選票而提出這樣的主張,但其實基進的主張一直以來都沒有變,牆角沒有人挖,只是脫落後選擇了基進。
《民進黨備胎》(我不知道著是不是翁教授的下標,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標題應為《台灣民主備胎》
引述自翁教授文中寫王興煥的說法:「民主政治一定有政黨輪替;總有一天民進黨會失去中央政權。問題是,台灣不能讓親中政黨上台。如果民進黨被輪替了,只能由第二個本土政黨接手,也就是基進黨。」
翁教授的疑問是:在兩黨對峙的情況下,若民進黨仍可被國民黨拉下台,那綠營分裂成兩個政黨,只會延長國民黨的壽命。
同時也提出「綠營先團結消滅國民黨,然後再分裂成兩個本土政黨輪流執政,永遠不必擔心政權落入親中政黨手中,因此也就沒有基進存在的價值。」挑戰基進黨在政治光譜上的定位
我認為這個在立論上忽略了時間這個因素,因為這是階段性的問題,到了基進黨可以和民進黨政黨輪替的階段時,國民黨應該已經成為小黨,甚至已經消失,所以才會有民進黨失去中央政權被輪替後,為了避免親中政黨上台,所以基進黨補上的假設,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何來「綠營分裂延長國民黨壽命」的命題呢?
若國民黨消失了,民進黨不可能一黨專政,而且台灣人長期都有一種「換人做看看」的心態,所以有一個第二本土政黨補上國民黨的位置,在台灣和民進黨政黨輪替,這才是台灣真正完成了民主轉型。
【我的理解】
所以由上到下的三個命題
《攻擊的側翼》《雙引擎概念》《台灣民主備胎》,不能夠光用單點來看,應該要用線性的方式來看待,前期基進黨會著重在第一個目標,在逐漸增加支持者之後才會往第二個目標邁進,最終到達第三個目標鞏固台灣民主政治,完成台灣民主轉型。
所以翁教授拿第一個目標的時空背景下,來解釋第二、第三個目標,所以才會導致有這麼多誤解的發生,但我也相信這是許多民眾都可能有的共同謬誤,也希望大家可以加入時間軸重新思考這三個階段的命題,這樣才能夠更加了解基進黨從一開到現在的主張究竟是為了台灣好,還是為了選舉。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泛藍陣營,新黨、親民黨等等,照理來說他們從國民黨分裂出來,應該更算挖牆角才對,甚至都有和國民黨角逐地方立委甚至總統,卻不會被貼上「挖牆角」標籤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常常在說台派、泛綠陣營要團結,但我們為何將台派、泛綠陣營和民進黨畫上等號呢?這或許才是我們這些泛綠陣營的選民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了,只有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才可以避免我們誤入了畫地自限的陷阱,進而讓台派陷入彼此內鬥的關鍵。
只有泛綠陣營真正開始分工合作,而非恐懼「挖牆腳」的時候,泛綠陣營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希望我們都能夠建構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理想,沒有中國黨的台灣。
圖片出自於台灣基進黨臉書
avatar-img
7會員
11內容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比起無謂的謾罵,更喜歡透過社會學的觀點剖析,把事情「說清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品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8日,王婉諭對外表示時力也有可能會參選總統,同時也表示「民進黨拿下政權後卻走向國民黨的道路、失敗政黨的道路」,這句話就暗示著時代力量對於現在藍綠兩個政黨都不喜歡,言下之意時代力量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一、黃白合,二、自提候選人。 從過往的主權論述與黃白雙方的回應來看,頂多就是像黃國昌一樣,以個人的身份
2016年高雄中學廢除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程序,而當時雄中指的就是孫文,就這樣長年以來的強迫下「國父」=孫文的印象,被學校建立出來,但是孫文=「國父」到底法源為何?又為什麼可以強迫學生向他鞠躬呢? 先從鞠躬開始,依據內政部的《國民禮儀範例》載明「機關、學校或人民團體舉行成立會」,「向國旗暨國父遺
我一直很喜歡韋伯《政治作為天職》的這一篇文,提到有關於政治的概念,理想之所以對於政治家如此重要,是因爲政治如果不服務於一個精神性的目標,那麼就會陷入庸俗,遭到現實的幻滅。更進一步來說,政治權利其實就只是為達到理想而已,正因為政治權力不斷的在追求理想,所以政治權力不會腐敗。 同時也有政治家會施展政治權
我真的很厭惡新聞媒體用這種莫名的帶有錯誤知識、刻板印象,的標題在吸引大家的關注,所以每次看到這種標題我就會很不爽,不爽的點有兩個: 一、下降頭總是被污名,二、女性月經的污名仍然被存在 為什麼被下降頭的時候女子月經流不停,成為一種被下降頭的徵兆,是降頭師或是一些鬼魅專挑女生下手嗎? 先從下降頭開始
以中山大學為例 今日中山大學在校務會議上修訂校長遴選辦法的結果,無疑是大學法海納百川的最大笑話。 校長遴選委員會(下稱遴委會)主要根據教育部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中明確規範: 「一、學校代表:由學校校務會議推選,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依學校組織規程
1970年馬英九、趙少康、郁慕明、吳敦義等人,在美國組成「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其目標在於號招美國的右派對抗親共的左派,遭他們檢舉不愛國的人,都被剝奪了回到台灣的資格,體現了當時只要不「忠貞愛黨」,都會是「中華民國」的敵人,他們的行為可謂是踩著台灣人的血往上爬的最佳案例。 「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
18日,王婉諭對外表示時力也有可能會參選總統,同時也表示「民進黨拿下政權後卻走向國民黨的道路、失敗政黨的道路」,這句話就暗示著時代力量對於現在藍綠兩個政黨都不喜歡,言下之意時代力量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一、黃白合,二、自提候選人。 從過往的主權論述與黃白雙方的回應來看,頂多就是像黃國昌一樣,以個人的身份
2016年高雄中學廢除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程序,而當時雄中指的就是孫文,就這樣長年以來的強迫下「國父」=孫文的印象,被學校建立出來,但是孫文=「國父」到底法源為何?又為什麼可以強迫學生向他鞠躬呢? 先從鞠躬開始,依據內政部的《國民禮儀範例》載明「機關、學校或人民團體舉行成立會」,「向國旗暨國父遺
我一直很喜歡韋伯《政治作為天職》的這一篇文,提到有關於政治的概念,理想之所以對於政治家如此重要,是因爲政治如果不服務於一個精神性的目標,那麼就會陷入庸俗,遭到現實的幻滅。更進一步來說,政治權利其實就只是為達到理想而已,正因為政治權力不斷的在追求理想,所以政治權力不會腐敗。 同時也有政治家會施展政治權
我真的很厭惡新聞媒體用這種莫名的帶有錯誤知識、刻板印象,的標題在吸引大家的關注,所以每次看到這種標題我就會很不爽,不爽的點有兩個: 一、下降頭總是被污名,二、女性月經的污名仍然被存在 為什麼被下降頭的時候女子月經流不停,成為一種被下降頭的徵兆,是降頭師或是一些鬼魅專挑女生下手嗎? 先從下降頭開始
以中山大學為例 今日中山大學在校務會議上修訂校長遴選辦法的結果,無疑是大學法海納百川的最大笑話。 校長遴選委員會(下稱遴委會)主要根據教育部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中明確規範: 「一、學校代表:由學校校務會議推選,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依學校組織規程
1970年馬英九、趙少康、郁慕明、吳敦義等人,在美國組成「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其目標在於號招美國的右派對抗親共的左派,遭他們檢舉不愛國的人,都被剝奪了回到台灣的資格,體現了當時只要不「忠貞愛黨」,都會是「中華民國」的敵人,他們的行為可謂是踩著台灣人的血往上爬的最佳案例。 「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青鳥行動」牽涉到憲法與國會,然而,改革國會與修憲並非突然冒出來的議題....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反綠的人都說,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其根據的邏輯思維是,因為支持綠的不到50%,所以100%減去支持民進黨的不就超過50%,那當然代表討厭民進黨的人數大於一半。   那麼根據這種邏輯,其實全民最大黨,我不敢說是討厭國民黨,畢竟台灣這20多年來都是藍綠兩黨互相爭奪選票
Thumbnail
「青鳥行動」牽涉到憲法與國會,然而,改革國會與修憲並非突然冒出來的議題....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反綠的人都說,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其根據的邏輯思維是,因為支持綠的不到50%,所以100%減去支持民進黨的不就超過50%,那當然代表討厭民進黨的人數大於一半。   那麼根據這種邏輯,其實全民最大黨,我不敢說是討厭國民黨,畢竟台灣這20多年來都是藍綠兩黨互相爭奪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