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能夠生產作品的AI,最終會成為工具?還是取代創作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藝術家群體為此感到不滿,而「人工智慧的繪圖作品打敗了人類的繪圖作品」的這一層認識,更加深了藝術創作者的自危心態,當然,也引起了社會對於人工智慧創作作品的未來種種可能的相關討論。
AI繪圖一下子處在風口浪尖上,台灣的繪畫圈也有針對上述事件的討論,但真正上升到全民討論的契機,則是今年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造成的「威脅」弄得有些焦慮。
身為文字創作者,我對於AI繪圖的方式不甚了解,唯恐提供錯誤資訊,誤導讀者,因此這篇文章以談論chatGPT能夠生成文字作品,對於文字創作者的影響這件事為主。文中的論點均是我在回應Moonrogu村長於討論區發起AI創作討論的論點的延伸,一點拙見,還望大家不吝賜教。
AI的創作怎麼來?
chatGPT的運作模式是透過使用者與AI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根據各種問題提供答案,答案可長可短,這些答案有的鞭辟入裡,有的則邏輯不通。
我們都曾感嘆過Google搜尋引擎的強大,現在也依然是有問題,問Google大神就對了(起碼可以找到不同面向的答案),而網路上如維基百科這類的資訊百科內容也算是十分成熟,有鑑於此,AI提供的答案自然也得仰賴這些無遠弗屆的網路資訊。
因此,我認為AI化用的不過是藉由大數據演算而來的結果,再進而拼湊成文章,即使AI能夠寫作,它所產出的作品也只會是許多相似度極高的文章而已。當然,AI是可以被訓練的,所以當AI越趨成熟以後,它所產出的文章也會越發成熟。
成熟的AI創作,會不會威脅到創作者的生存空間?
有了AI繪畫贏過人類繪畫的先例,再加上AI可以被人類訓練的論述,韓國也已經有一本AI創作書籍搶先上市的狀況下,無論圖畫還是文字創作者,或多或少應該都會產生「被取代」的危機感。
上一階段提到,我認為AI的文章因受限於大數據演算而有高度相似性,以這點而言,人類創作者有一項是AI無論被訓練得多成熟都難以擁有的才能,那就是創意。每個人的創意都會因為個人的背景、歷練、喜好、長處而有所不同,同時,每個人的寫作習慣也不一樣,進而產生不同風格的作品差異,這都是依靠大數據的AI無法取代的部分。因此我認為即便AI能夠寫作,創作者們也無須因此而過於杞人憂天。
綜上所述,所以AI不會取代人類創作是可以成立的論述,對嗎?我想並不盡然。為什麼?讓我們再回到「AI創作的高度相似性」的這點進行討論。現在是人人只要識字、願意寫文章就能是創作者的時代,同時各種資料的取得也極其便利的時代。創作者的類型很多,其中有每一篇都嘔心瀝血、很認真的創作者,當然也有將網路上的資料拼拼湊湊的創作者。
AI會取代哪一部分的創作者?我認為拼湊資料成篇的創作者被取代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人類查找、整合資料的速度一定快不過本身是程式的AI,在速度上沒有優勢,在內容上也可能不及AI蒐集的全面,便又在全面性上輸了一截,若以優勝劣敗來論,人類對上AI只能用輸慘了來形容。
如果以書籍來比喻的話,AI的「作品」或許在未來就能夠取代現在的「工具書」了,因為工具書相比之下是非常大眾、相似度也會較高的內容。這就像是網路搜尋引擎出現之前,要查找資料必須親自到圖書館翻書或是問人,但當網路搜尋引擎發展到現在,有許多資料只要在電腦前動動手指就可以了。那讓AI來做工具書?它已經是個成熟的AI了,想必沒什麼困難。
哪些創作者不會被AI取代?
既然前面提到AI可以取代部分內容作品屬於拼裝車的創作者,那有哪些創作者是無法被AI取代、或是無法被大幅取代的?
我想仍有部分知識類創作者能夠在AI的浪潮中存活,是因為他們將知識內化後再輸出,而不是單純東拼西湊,而且知識也是與時俱進,隨著時間更新的,新的知識帶來新的見解,也就會有新的分享。
而另外一種,我想創作類型的創作者應大多數都能夠在AI的浪潮下被留下來(這裡不考慮其他可能遭到淘汰的情況),除了先前提到的個人創意與風格等因素可以創造出作者本身的獨特性以外,也因為AI透過大數據演算來創造大眾化的內容,而大眾的喜好雖然會變,但變化性並不大。AI僅能透過演算製造相似的內容,當讀者看到越來越多相似的作品後,時間一長是會漸漸感到無趣與麻木的,所以我認為AI對創作型作者的影響,在現階段或是在未來,應該都是不需要太過擔心的。
我認為AI將會是創作者在尋找靈感或資料時,很好的應用工具,它會成為在創作路上的輔助,而非阻礙,更遑論取代。然而,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AI也會被訓練成對任何創作也能輕易產生呢?我想這或許是有可能的,畢竟科技來自於人性,現在可以繪畫可以產文的AI,似乎也沒什麼是做不到的。但我仍舊相信即使到了那一天,人類還是可以憑藉己身的優勢,跑在AI的前方,繼續創作更多更獨特、更多元的作品。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抒發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一起討論。
以下也推薦幾篇我在方格子爬文時,看到覺得不錯,同樣在討論AI創作的文章 (文章依照作者名字字母與筆畫順序排列):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嗨,大家好!我是藍蒼。 我在2018年的時候加入當時還叫做SOSreader的方格子,接著就一路在方格子發表文章到現在,依然很喜歡方格子的創作環境。這篇自薦文除了介紹自己以外,也會介紹幾個我喜歡的方格子作者與專欄。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回望2021,讓我感到混亂的,並不全然是因為外在環境,更多的是自己內在感受到許多的無力和焦慮,需要花上許多心力進行重整與釐清,所幸今年還是有許多好事值得回味。
腦內一片空白。 他叫什麼名字?他來自哪裡?為什麼來到這裡?怎麼來到這裡? 那些他應該要記得的所有事情,彷彿化成了荒涼中的一部分,飄散在無邊無際的荒漠與晦暗的天空中,他抓不到,也無從搶救起。
棕帽子詩人手裡的魯特琴叮叮咚咚響, 金色的眼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溫和的嗓音輕輕唱。
長時間宅在家裡,平時慣吃的早餐也會吃膩,或是覺得出門去買太過麻煩,何況現在因為疫情三級警戒的關係,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此在家開伙的機會就多了。早、午、晚三餐,以前是煩惱吃什麼好,現在則是煩惱該煮什麼好。
嗨,大家好!我是藍蒼。 我在2018年的時候加入當時還叫做SOSreader的方格子,接著就一路在方格子發表文章到現在,依然很喜歡方格子的創作環境。這篇自薦文除了介紹自己以外,也會介紹幾個我喜歡的方格子作者與專欄。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回望2021,讓我感到混亂的,並不全然是因為外在環境,更多的是自己內在感受到許多的無力和焦慮,需要花上許多心力進行重整與釐清,所幸今年還是有許多好事值得回味。
腦內一片空白。 他叫什麼名字?他來自哪裡?為什麼來到這裡?怎麼來到這裡? 那些他應該要記得的所有事情,彷彿化成了荒涼中的一部分,飄散在無邊無際的荒漠與晦暗的天空中,他抓不到,也無從搶救起。
棕帽子詩人手裡的魯特琴叮叮咚咚響, 金色的眼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溫和的嗓音輕輕唱。
長時間宅在家裡,平時慣吃的早餐也會吃膩,或是覺得出門去買太過麻煩,何況現在因為疫情三級警戒的關係,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此在家開伙的機會就多了。早、午、晚三餐,以前是煩惱吃什麼好,現在則是煩惱該煮什麼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