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值得你在2023年Q2探索,用Obsidian做資源管理與活用的大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資源有限!

年紀大以後知道,事情能不能成,還是要看手上能動用的資源。

最近我也開始反思,如何使用Obsidian來幫助我更好管理活用資源。

下面3個初步的想法,是我接下來在2023年Q2這三個月,想要持續探索的資源管理方向:

  • 大方向1 - 用Obsidian紀錄與人建立的深度連結:在Obsidian筆記庫中與自己對話,讓我瞭解到建立深度連結的重要性。同樣地,與他人建立深度連結,讓我們從他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開創更多可能性。與他人對話,將體悟記錄下來,灌溉自己的Obsidian筆記庫,長期一定有很意想不到的收穫!
  • 大方向2 - 用Obsidian紀錄用金錢換到的價值:金錢對我來說,是能夠換到更多自由時間的資源。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我就可以實驗自己想做的事情。買了一個好課,幫我很快速學會東西,也同樣是給我更多的自由時間。我打算用Obsidian筆記,來思考每個做出的購買決定,對我帶來的價值。
  • 大方向3 - 用Obsidian紀錄精進自己掌握時間的藝術:「我不忙,只是時間不夠」是我最近聽到最有意思的話。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花下去沒換到有用的,那我們就該拒絕並遠離。我打算用Obsidian筆記,來紀錄自己花費時間後換到的價值,找出需要精簡的人事物,將他們斷捨離。

Obsidian的好處是讓我們能深度思考,發現事務的底層關聯。試著用Obsidian盤點我們對人際,金錢,時間的使用與意義,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6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2024/07/06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2024/06/17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知識管理工具, 特別適合那些想要深度理解和記錄複雜信息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 我們將探討三個新手常犯的錯誤, 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通過避免這些錯誤, 您可以更好地掌握這種筆記方法。 ▋錯誤1 - 給卡片取標題 許多新手在
2024/06/17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知識管理工具, 特別適合那些想要深度理解和記錄複雜信息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 我們將探討三個新手常犯的錯誤, 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通過避免這些錯誤, 您可以更好地掌握這種筆記方法。 ▋錯誤1 - 給卡片取標題 許多新手在
2024/06/12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2024/06/12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一天會遇到多少資訊呢? 看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常常也只能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樣長期下來,平庸者還是平庸。 我們需要改變!改變從使用Obsidian個人知識管理系統開始! 策略1 - 利用Obsidian知識管理系統整理資訊:在每天繁多的訊息中,許多重要的觀點和想法都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十分可
Thumbnail
你一天會遇到多少資訊呢? 看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常常也只能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樣長期下來,平庸者還是平庸。 我們需要改變!改變從使用Obsidian個人知識管理系統開始! 策略1 - 利用Obsidian知識管理系統整理資訊:在每天繁多的訊息中,許多重要的觀點和想法都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十分可
Thumbnail
最浪費時間的,就是每次都從頭開始想。 Obsidian能讓你輕鬆找回舊有的思考,持續發展想法,是高產創作者的必備工具!。 利用Obsidian的數位筆記系統,每個筆記,都可以創建多個鏈接,為你的思考建立更多的價值!但這其實不是很容易!請參考下面3個秘訣:
Thumbnail
最浪費時間的,就是每次都從頭開始想。 Obsidian能讓你輕鬆找回舊有的思考,持續發展想法,是高產創作者的必備工具!。 利用Obsidian的數位筆記系統,每個筆記,都可以創建多個鏈接,為你的思考建立更多的價值!但這其實不是很容易!請參考下面3個秘訣:
Thumbnail
你還記得2年前讀過的書裡面的內容嗎? 開卷有益,但是實體書最大的問題,就是裡面有用的資訊,很難在我們遇到問題時,找出來使用。 但利用Obsidian,這個大問題終於有解了! 下面是使用Obsidian管理實體書閱讀心得,你需要注意的3個重要目標: 重要目標1 - 提高知識的重複利用率:將實體書的洞察
Thumbnail
你還記得2年前讀過的書裡面的內容嗎? 開卷有益,但是實體書最大的問題,就是裡面有用的資訊,很難在我們遇到問題時,找出來使用。 但利用Obsidian,這個大問題終於有解了! 下面是使用Obsidian管理實體書閱讀心得,你需要注意的3個重要目標: 重要目標1 - 提高知識的重複利用率:將實體書的洞察
Thumbnail
你也在使用Obsidian捕捉每天的資訊與思考嗎? 如果你用了一陣子,那你一定會遇到「如何整合舊筆記」這個問題。 下面是我用Obsidian 22個月以來,發現最容易遇見新創意的3個舊筆記連結策略: 策略1 - 隨機連結3個舊筆記:透過隨機挑選3個筆記,並嘗試將它們連結在一起。這樣的做法將有助於激發
Thumbnail
你也在使用Obsidian捕捉每天的資訊與思考嗎? 如果你用了一陣子,那你一定會遇到「如何整合舊筆記」這個問題。 下面是我用Obsidian 22個月以來,發現最容易遇見新創意的3個舊筆記連結策略: 策略1 - 隨機連結3個舊筆記:透過隨機挑選3個筆記,並嘗試將它們連結在一起。這樣的做法將有助於激發
Thumbnail
把Obsidian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讓我愈發認識到筆記的力量。 在我的Obsidian資料庫中,不僅僅有學習知識的筆記,連iPhone 14 Pro Max, iPad Pro, iPad mini, MacBook Air, AirPod, Apple Pencil, Magic Keyboa
Thumbnail
把Obsidian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讓我愈發認識到筆記的力量。 在我的Obsidian資料庫中,不僅僅有學習知識的筆記,連iPhone 14 Pro Max, iPad Pro, iPad mini, MacBook Air, AirPod, Apple Pencil, Magic Keyboa
Thumbnail
過去這22個月,我每天都使用Obsidian。 在Obsidian做筆記,幫助我 高效組織論文,順利完成博士口試 高效管理合作,持續產出研究成果 高效反芻思考,每日更新原子短文 Obsidian真的是非常強大的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在此,我想分享3大高效思考策略,讓你充分利用Obsidian,成為更出
Thumbnail
過去這22個月,我每天都使用Obsidian。 在Obsidian做筆記,幫助我 高效組織論文,順利完成博士口試 高效管理合作,持續產出研究成果 高效反芻思考,每日更新原子短文 Obsidian真的是非常強大的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在此,我想分享3大高效思考策略,讓你充分利用Obsidian,成為更出
Thumbnail
你平時如何收集並活用自己的想法呢? 我們的生活中常常產生一些小小的想法。 這些雖然微不足道,但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收集,其實有著潛在的巨大價值。 進一步活用這些想法的技術,我稱其為「構思管理(Idea Management)」。 下面三個步驟,是我使用Obsidian22個月以後,體悟出來,將構思轉化為
Thumbnail
你平時如何收集並活用自己的想法呢? 我們的生活中常常產生一些小小的想法。 這些雖然微不足道,但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收集,其實有著潛在的巨大價值。 進一步活用這些想法的技術,我稱其為「構思管理(Idea Management)」。 下面三個步驟,是我使用Obsidian22個月以後,體悟出來,將構思轉化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