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連署對讀者的影響

無論是看實體書或用電子書,還記得...上次下班後的閱讀是甚麼時候嗎?上次買的最後一本書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的促銷折扣,驚起出版界不小的波瀾。4/11在立委陳培瑜主持的公聽會上,產業、政府、學術和讀者等各界代表發表各自的看法。而是否針對 「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詳細的各方觀點可以參考連結內容: 現場》電商書價折扣惡戰,出版、通路與讀者各表立場,文化部:擬短期解決方案,未來朝立法進行
以下提出我覺得目前主流聲音中缺乏的「中立消費者意見」:
1. 支持紙本書也用電子書: 針對喜歡的作家,基於收藏的價值,讀者會購買紙本書;考量藏書的空間有限及攜帶的便利性,也會購買電子書。只是到底要在實體通路還是電商購買,價格與便利性固然是一種考量,但是無論何種通路若具備會員忠誠度的誘因(例如: 獎勵、文化標誌識別),都會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2. 通路各有其優勢所在: 電商可以壓低售價吸引消費者,書店也能透過實體活動擴大實體書販售,來為願意交流的作者創造更多創作的意願,也替讀者爭取到跟支持的作家互動的機會,三贏。
3. 「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的預期效應: 漲價循環直到消費者不再願意負擔 若折扣成數被限定,電商依舊俠其成本優勢可以提供較低價格,價格導向的消費者依舊流向電商,實體通路的消費者流失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下一步只好調高書本訂價補足利潤,此舉又再強化電商的成本優勢,形成無解循環,成本卻轉嫁到消費者,或許導致買書的人變少,借書的人變多,出版社收益變少導致被出版的書籍也減少,三輸。
以上的意見是要說明,若排除極端擁護者的狀況,可以假定中立的消費者是佔總消費者的多數,在通盤考量各通路的價值後,會作出適當的消費選擇,而造成今日的現況。反思,對中立消費者而言,「圖書折扣秩序制」的立法無法創造更多的需求;反之,為了創造更多的需求而透過各種資源、方式把餅做大,才是對各方最有益的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五分鐘以內的閱讀,就算只有一段話有幫助,也是賺到:分享外商與日商公司的職場文化、工作經驗,對於化學、材料業務有興趣的求職者,歡迎提問;在流行的趨勢下,提出一些觀察到可能被忽略卻重要的細節。歡迎訂閱專題、留言、分享、贊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