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讀後筆記 緒-2

緒論之二 神聖自我顯現的時刻

  人之所以會意識到神聖,乃因神聖以某種完全不同於凡俗世界的方式,呈顯與顯現自身。為指出神聖自我顯現的行動,採用「聖顯」一詞,它所表達的僅是神聖向我們顯現它自己。
  宗教的歷史便是建立於大量的聖顯以及無數神聖實體的顯現。從神聖在一些普通物質上的顯現,如石頭、樹木等,到上帝在耶穌基督中的道成肉身,這之中並無連續性關係。
  聖顯是一個不屬於凡俗世界的實體,以一個凡俗世界中的物質向我們顯現,然而人類在面向聖顯所產生的崇拜,並非是面向其物質性的一面。它們之所以被崇拜是因為它們顯現出不再只是凡俗世界的物質,而是神聖,是全然他者。
  任何東西都有可能因顯現神聖而轉變成另一個東西,但它並無脫離其原本所在的宇宙,所以它仍是它自己。從凡俗的角度來看,它無異於其他物質,但對於接觸到其神聖的人來說,它已轉化為一個超性實物。
  古代社會的人傾向盡可能生活在神聖之中,或接觸聖顯之事物,因神聖相當於一種超越性之力量實體,是永恆、有效力的。

問題與反思

  閱讀至此,可以想像在伊利亞德的論述中具有兩層世界觀,分別為神聖的與凡俗的。而聖顯便是神聖藉由凡俗世界的物質顯現,那是否有神聖不經由凡俗物質而獨自顯現且能被人類觀察到的可能?如果可能,那神聖並非如上篇所提到的超越人類自然經驗,而是其就屬於凡俗世界中會出現的自然經驗;如果不可能,那人類又如何知道聖顯為神聖力量一超越性實體在凡俗世界的展現,而非聖顯即為凡俗世界的自然現象呢?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作者:伊利亞德 譯者:楊素娥
宗教人是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盡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神聖的宇宙中。沒有宗教體驗者是活在(或希望活在)一個「已剔除了神聖的世界」中,宗教人的整個生活經驗與他們是不同的。不過,現代人依據歷史的進程和靈修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進而將此世界中的神聖因素剔除,呈現出一個凡俗的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