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

      閱讀[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岡田尊司著。   這位精神科醫生的第二本關於依戀情感的著作,第一本是[依戀障礙]兩本相差6年出版成中文。但是後者「依戀,情感溫柔解方」可以說是這幾年來他的個案分析總結,也像是寫給要成為助人與自助者的一本實戰書。   依戀障礙這本是作者告知大家何謂依戀障礙,依戀障礙會造成的個人、家庭、社會問題。而這本提出怎麼成為安全堡壘加上如何幫助個案扭轉認知、行為、情感,並且經由練習漸漸成為安全依戀的一方。   閱讀此書也讓我看到對於心理症狀的另一種解釋,岡田精神科醫生都稱心理病因是僞醫學。他說「精神醫學領域的疾病或障礙多半由多重因素造成,想明確釐清病因並不容易,就現實成面來說,先揪出病因再做出診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要測定基因上有哪一種端子可產生精神變異,也許還需要非常久的時間。   正文除了帶入個案案例外也提供成為良好的依戀需要滿足的兩件事;安全堡壘及矯正認知。   如何成為安全堡壘:首先、不威脅個案安全,讓個案覺得你是可以說真心話與難聽話的人,不會左右個案想法並且體貼對方心情的人。第二、給予感同深受的回應,必須感同身受個案的喜怒哀樂,並做出相應反應的互動。這部分與「*心智化」程度有很大關係,倘若安全堡壘狀況不佳時,也應適時給予個案回覆,比如坦承「最近身體不適或是工作忙碌無法及時回覆。」就感同身受的回應不是無條件容忍、寵溺對方的行為。而是基於「保護」個案不再做出傷害自己(自殘、吸毒、賭博、成癮)或是造成對方傷害(情緒與肢體暴力、連帶處罰)的行為,遇到不合理的狀態也應制止。第三,維持生活秩序性,保持生活秩序穩定,可以助於情感穩定。一個人情緒如果陰晴不定,說話做事沒有一貫性,這個人無法成為良好安全堡壘;換句話說,一個有計畫性的人,在生活秩序上穩定以及自律,比較容易成為安全堡壘。第四、反思能力與站在對方方向思考的能力,大腦前額葉的成熟,最能體現一件事情是「抽離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不只從自己的角度,而是站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自我反省,或是站在對方立場體諒對方心情。」 除了安全堡壘的建立外,個案本身也需要做矯正認知的練習,何謂認知?指我們接收事物的方式,然後產生情感與行為。如果我們改變認知與行為,情感也就會輕易的改變。 書裡提到很多矯正認知的方法,統合起來就是練習如何跳脫目前的情緒處境,理性思考事情成因、事發過程、自我感受、對方感受、如何改善問題或是在最糟的處境裡找到一點好處以及行為改變後出現什麼結果。一旦跳出情緒困境,練習反省、練習慢慢走進中庸思維,情緒隨著這樣的換位思考,能夠變得穩定,生活也會開始走上明朗自律的路程。
    Ps, 心智化這本書也是非常有趣的喔!集多年研究與跨領域合作分析依戀情節。嬰兒與主要照顧者在開始建立連結時就會區分照顧者對它的價值(嬰兒就是一個主觀的個體),漸漸會形成依戀區分,比如安全依戀(合乎需求)、逃避依戀(照顧者冷漠)、焦慮依戀(照顧者情緒陰晴不定)、矛盾依戀(受虐)。個體在成長過程因容易對照顧者有鏡像模仿,如果照顧者本身是安全堡壘,那這樣的相處模式必然造就愛與自信的人生。倘若個案沒有安全堡壘或是成長過程裡,社會、環境無法解決個案的依戀障礙,就容易發展成多個人格障礙與精神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常常吃早餐會有靈光一閃的時候。此外也熱愛研究神秘學。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