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06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爲什麼都說碎片化信息無用,我卻感覺刷手機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構成了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長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後果就是:
    讓你的思維變得狹隘,難以進行復雜的思考
    碎片信息通常具備這樣的特徵:
    簡而言之,碎片信息爲了達到易於習得的目的,通常會顯著降低認知成本,最明顯的方式就是: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
    它們往往只告訴你表面上的東西,卻不會告訴你背後的原理,以及它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繫。
    我們所說的「知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事實」(或曰「觀念」),二是「聯繫」。
    事實就是一個個點,聯繫則是把點連接起來的線,它們所構成的網絡,就是我們的知識結構。
    「事實」決定了你的知識廣度,「聯繫」決定了你的知識深度。如果你瞭解事物之間的聯繫,即使你只知道ABC,你也可以根據這三者的內在邏輯,得出DE,甚至F,這個過程就叫作思考。
    但如果你不瞭解它們的內在邏輯,即使你知道ABCDE,你也是沒辦法得出F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們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後它們能夠呈現出怎樣的內在邏輯關係。
    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當我們接受碎片信息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充「事實」,但並沒有增加「聯繫」。長此以往,會使我們的知識結構變成一張浮點圖:孤零零的知識點漂浮在各個位置,卻缺乏一個將它們有序串聯起來的網絡。
    這樣的結果是:
    1.碎片化知識通過連續的新鮮內容,不斷刺激你的大腦,讓你始終處於「啊!又知道了新的東西」的喜悅中,從而難以自拔,這也就是我們難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緣故,因爲我們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獲得了新東西」的刺激裏面。
    但是,這些獲得的信息,因爲它們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聯繫」,因此難以被我們「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內容,會被提取得多的內容擠壓在記憶的底部——因此,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極其容易被我們遺忘。你以爲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實你什麼都沒有得到。
    2.我們的知識網絡,決定了我們如何思考。那麼,長期接受碎片信息,對你的思考能力並沒有提升——你的「網絡」並沒有擴大;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經習慣了用孤立的知識點去看待問題,習慣了一層、兩層的思維,難以對事物進行五層、六層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長此以往,你將弱化對於複雜事物的思考能力。
    這裏要注意一點:碎片化信息,其實跟來源沒有太大關係。如果你習慣了接受「A是B」、「C是壞的」、「因爲A所以B」的簡單觀念,那麼,無論你是在刷微博,還是在讀書、看公開課,其實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識。
    聰明人的思考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元認知。同樣一個問題,較爲聰明的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們會拔高一層去看待這個問題,從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線條,將它和遠處的某個固有的「觀念」聯繫在一起,從而拓展自己的思維網絡。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意識,那麼其實無論刷微博還是讀書,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認知。
    具體的方式是:
    1.先花一點時間,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把你已經知道的東西梳理一遍。如何梳理呢?以你能夠說出某個知識點的影響因素,以及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爲準。順着這樣的知識點捋一遍,這個網絡就是你已經構建完成的知識網絡。
    2.
    找到知識網絡的觸點
    。亦即自己感興趣的、但尚未進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識點。
    閱讀、學習的時候,有意識地去接觸這些觸點的知識,延展自己的知識網絡。
    3.當接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時,先
    考慮如何將其納入知識體系
    亦即在腦子裏回想你的知識網絡,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經知道的東西聯繫起來。
    4.如果找到了對應的點,
    弄通路徑
    亦即,將這個新的知識點,跟已經知道的某個點之間的路徑,查清楚、弄清楚,將它們連接起來,使這個知識點成爲你新的「觸點」,拓展你的思維網絡。
    5.
    檢驗並輸出
    將這兩個點之間的聯繫講清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口述、寫文章,去教會別人這個知識。或者,在心裏把它講一遍,看是否能夠講得清晰易懂,沒有障礙。只有能夠輸出的東西,纔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6.
    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內容,果斷捨棄
    如果一個東西無法納入你的認知體系,那說明你現在還不能掌握它,那就果斷放棄,因爲它對你來說是沒有價值的,或者說(記憶的)成本是遠高於收益的。
    明白了避免接受碎片化知識的方法,你馬上就會意識到,體系化纔是學習的正道。學到的東西只有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纔算是爲自己所用。不成體系的零碎知識是
    沒有任何價值
    的。
    當然:
    1.我默認這裏的「學習」,屬於提升自己的範疇,不是指應試的那種。
    2.以下的一切,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沒有興趣,一切都是妄言。
    具體來說,體系化學習的方法有下面幾步:
    1.
    瞭解工具
    無論你想學習什麼領域,第一步,是先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研究工具——比如術語,比如研究方法,比如這個領域的基本常識,等等。所以:
    選擇一本公認的、權威的教材,將裏面出現的術語全部弄明白。
    這一步不用奢求能讀懂多少,能理解那些術語就可以了。
    比如,學哲學,就可以讀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別挑羅素的,那種書隨便看看就好)或者所羅門的《大問題》。看到一個不懂的術語,查維基、查資料、問別人,把它弄懂,不用強求記住什麼和理解什麼,先把諸如形而上學、一元、二元、有神、無神、泛神、先驗、超驗、經驗等等這些基本概念弄清楚。
    學經濟學,就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把裏面的術語弄懂了,基本讀經濟學著作就沒有太大問題了。比起曼昆那本,薩繆爾森的讀起來更爽,更嚴謹,當然這可能是口味問題。
    這一步,選擇一本恰當的啓蒙書籍尤爲重要。其實,無論你讀了多少妙趣橫生的普及讀物,到頭來,基礎教材這一關始終是繞不過去的。暢銷讀物好看,輕鬆,但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爲,學習就是打破大腦裏固有的藩籬和聯結,建立新的節點和網絡,這個過程跟改變習慣一樣,必然是充滿艱辛的。相比之下,暢銷讀物只是給你一點談資,讓你自以爲學到了東西,而並不能幫你重建對這個領域的認知。另一方面,暢銷讀物爲了保證可讀性,對概念的詮釋上必然會更加模糊和簡單,如果沒有通過基礎教材打好底子,很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
    2.
    建立脈絡
    瞭解了基礎的工具之後,就是縱覽,建立這個領域的脈絡。這一步,要多讀幾本描述不同時期的書,同樣不求深入理解,先把這個領域的發展弄清楚了,在大腦裏建立一個時間軸,弄清它有什麼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大致有什麼特點、有哪些著名的「節點人物」,等等。
    我建議選用一本電子筆記(因爲長度可以無限延伸),EVERNOTE和ONENOTE都可以。新建一個頁面,每讀一本書,就總結出書裏對應的脈絡,補充進去。一系列書讀完,這張長長的圖表也就完成了。
    完成之後,確保它已經牢牢記在你的大腦裏,然後就可以扔掉了……
    對的,不建議使用現成的時間軸。因爲,這個過程中,重點不是把時間軸這個東西做出來,而是,把這個領域的歷史烙印進你的大腦裏。你需要一步一步去寫、去完善,才能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並且,每個人讀的書、抽取脈絡的方式、總結內容的側重點都未必相同,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3.
    找出興趣點
    一個領域的東西,你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在整理出脈絡後,下一步,就是根據這個過程中的理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比如,你可能會對康德感興趣,那你就可以看看他的評價——爲什麼說康德是近代哲學的里程碑?你總得了解一下康德之前的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吧。康德自己的著作太艱澀,就可以先看看別人的解讀,在摸索之中,慢慢向他靠攏。
    又比如,你讀完了心理學的概述,可能會對社會心理學感興趣。那麼,可以上網找找這一塊的書單,一本一本讀過去。有了第一步的積累,讀起來會輕鬆很多。或者,你對社會羣體的思維模式產生興趣,那就可以看看《烏合之衆》《集體行爲的邏輯》等等。
    又或者,讀這些書的時候,你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傳媒對社會羣體的影響是什麼?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影響?這時,你就可以涉獵一下傳播學的著作,比如《傳播學史》《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等。
    學習的本質就是「
    聯繫」。
    舊概念和新概念的聯繫,單一概念和拓展概念的聯繫,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繫……只有不斷拓展「聯繫」,纔是學習的目標。
    介紹一個方法:
    每學完一個點,可以在心裏假裝把它講給別人聽,然後站在別人的角度提出問題,再試着回答。
    這個方法的效果非常好,一來可以增強你對它的記憶,二來可以發現那些你還沒弄懂的東西,已經得到許多知友驗證。
    4.
    建立聯繫
    如上文所說,學習的奧義就是「聯繫」。
    何爲聯繫?當你接觸到一個新概念的時候,你大腦中這個概念的位置被激活、被更新,隨之,所有與之相關聯的東西,都建立了全新的因果邏輯,這就是聯繫。
    比如,當你瞭解「彈性」是個什麼東西之後,你以往讀到的,比如「剛性」,比如商品價格變化的趨勢,比如某種經濟現象——搶購、囤積,等等,都會得到一種全新的、合理的解釋,你對它們的認識也會刷新,以往的種種疑惑、困難也隨之消失,這就是聯繫的力量。
    當你學會一個概念時,與之相關的其他概念被激活,這也是聯繫,而且是更重要的聯繫。比如,學社會心理學時,你可能會想去了解傳媒方面的知識。學歷史時,你可能對某個朝代的經濟政策——比如唐朝的租庸調製吧——感興趣,就可能會去了解宏觀經濟學裏面的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或者讀一讀經濟史,看看賦稅如何影響一個國家;或者其他國家、其他時期是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同的舉措之間有何利弊。等等。
    這一步,讀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1)帶着問題去讀。每讀到一個地方,都問自己一個爲什麼,然後試着去解決它。可以查書,查資料,查維基,解決了再繼續讀。不用擔心影響讀書效率。記住,你是爲了學習、爲了弄懂一個領域而讀書,不是爲了把這本書讀完而讀書。
    2)做好筆記。這方面,推薦我原創的
    INK筆記
    法。
    (INBOX-NOTE-KNOWLEDGE,後續專欄中會有章節詳盡講述。)
    具體步驟:
    (1)把筆記本分三個區,分別是INBOX、NOTE和KNOWLEDGE;
    (2)將一切想到的東西、看到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記在INBOX上。例如一句話「Evernote和Wiz對比」
    (3)每天定時整理INBOX,將裏面的內容通過搜索完善、延伸,整理成一條筆記,放入NOTE裏。例如「Evernote和Wiz對比:優點:xxxx;缺點:xxxx……」
    (4)每週定時,把所有相關的NOTE筆記,整理歸入同一個主題,放入
    KNOWLEDGE。
    題是什麼呢?主題其實就是關於應用的想法。
    我在筆記裏看到一個素材,覺得可以就此寫成一篇文章,那麼這個立意就是主題,我就可以把這個素材放進去,以後看到相關的素材,也可以放進去。
    再比如,我讀了《關鍵鏈》和《定位》,覺得其中一些思想可以推廣到部門裏,那麼我就可以設立一個主題「給BOSS的建議書」,把它們放進去。
    這個過程推薦使用Onenote完成,而構建筆記系統的具體方法,我在專欄之後的章
    節中會有詳盡講述。
    過程中,你讀文章,讀雜誌,所有的一切零碎知識,都可
    以把它們納入你的筆記裏,成爲你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也唯有這樣,這些零碎知識才有價值。
    在這一步的學習中,你寫的這些筆記,就是你最重要的學習成果。因爲它們展現了你的思考過
    程和結果。
    更進一步說,
    也可以通過學習鍛鍊這種發問-思考-拓展的思維方式,非常有用。練得多了,你會發現看待問題的時候,速度快了許多,角度和深度也會有提升。
    拓展和應用
    重複以上步驟,針對同一領域不同興趣點,或不同領域,深入,挖掘,建立聯繫,將所有這些東西在思維層面整合起來,就是你的「
    知識體系」
    然後,就是讓你的知識體系發光發熱,去應用它們。寫博客,寫回答,教授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加深對它們的理解,同時發現那些被忽略的障礙點,再攻克之。
    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一步。
    許多人推崇「做中學」,因爲任何知識歸根結底都是要「用」的。你寫一篇文章去介紹、去討論,也是屬於「用」。
    你學到的知識,只有能夠應用,纔是真正屬於你的
    。應用本身,也即是內化的過程。
    到這一步,你就已經算入門了,接下去,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了。
    最後,我必須再強調一點大家特別容易走近的誤區:讀書不用追求「讀完一本書」,而應該追求「從這本書中獲得了什麼東西」。
    一本書的內容不可能100%對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所不感興趣的東西,也有你所無法接受的東西,沒關係,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即可。不用務求全部讀完。甚至,讀一半,放回去,再跳着讀別的書,也是很好的方
    式。讀書應該爲自己所用,而不是讓自己去遷就
    它。
    而對於微博上、知乎上那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識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作爲起點。如果你覺得一個知識很有趣,就以它爲出發點,去探索它背後的原理、背景、應用,去查資料、GOOGLE,順藤摸瓜。這個知識點本身是沒有太大價值的,有價值的是你去探索的過程。你經過探索瞭解到的東西,才能納入你的知識體系,成爲你思維的一部分。
    當然,以上種種都需要不菲的時間,但學習本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所以優秀的人永遠是鳳毛麟角,所謂聰明的人,無非他們把走路、等車、休息等更多的時間花在這上面罷了。再說,學習本身,豈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