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台劇《人選之人 造浪者》~政治幕僚眾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完韓劇《造后者》,初時對台劇《造浪者》有點抗拒,選舉戲種差異不大,接連看會膩。台灣友人堅稱不一樣,至少不狗血,主要描述政治幕僚眾生相,是套職場劇,很有本土特色。
台灣自1986年立委選舉(當年我曾是美國觀選團成員之一)至今,將近走過40年歲月,經歷多次政黨輪替,選舉早已不是新鮮事,有競爭自會興風作浪,是「造浪者」的基本工作。
在21世紀民主社會,《造后者》的「被自殺」橋段未免太離地,看得很不舒服,南韓早已不是第三世界。《造浪者》聚焦政黨幕僚的日常,讓觀眾認識從業員的眾生相,他們跟其他打工族查實分別不大,瑣碎與忙碌是常態,私生活同樣充滿煩惱與矛盾。
劇名《人選之人 造浪者》很有心思,相當吸眼球。人選之人,強調幕僚要應對兩種人;「人選」,指選民;「之人」,指參選人(從政者)。造浪,有浪才有勢,無風不起浪,幕僚工作,就是要興風作浪。
風,有順風、逆風之分。順風,時勢掀起的風潮,順著而行,便可起浪成勢。逆風,帶風向也,預測形勢,事前鼓動人心造風向,試圖創造或扭轉局面。
看畢8集,明白為何台灣友人喜歡劇集,典型的台灣文青浪漫風格,小心翼翼的政治正確,涉及都是近年左翼人士熱衷的議題,環保兩性權益me too死刑存廢等,劇組雖無表態定案,卻明顯有「帶風向」。
故事裡的「公正黨文宣部主任陳家競(黃健瑋 飾演)過度投入工作,忽略家庭,妻子吳芳婷(蔡亘晏 飾演)忍無可忍以離家出走作抗議。陳家競獨自生活,家居弄得一團糟,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幸能不斷反省錯誤,向妻子求曉,最後重修舊好。橋段設定充滿「女性主義」思維,討好女觀眾,男觀眾有異議嗎?
華人社會,同性平權,台灣絕對走在最前線。新世代,我愛誰?誰愛我?干卿底事!翁文方(謝盈萱 飾演)的人設,充分展現台灣社會的多元性,同性婚姻已有法律保障,用性取向勒索從政權益,壓根兒是無賴行為。翁文方的豁達自信,正是台灣人的驕傲。
劇集用上很多篇幅描述張亞靜(王淨 飾演)的際遇,對辦公室性騷擾從政者不倫戀作出探討。先說前者,故事舖排相當警世,亞靜對「公正黨」組織部前輩簡成力(黃浩詠 飾演)性騷擾作出的反應,不但大快人心,更是正確無誤。
地球生物天條:「欺善怕惡,弱肉強食」。忍或不忍,決定權在自己。組織會否支持,永遠機會都是一半一半;忍,你只會失去50%公正機會。政團組織可能多個壓下去的藉口,〝大局為重,選完再算。〞沒關係,對付不能自控「性衝動」的生物,證據確鑿下,即時name and shame it(點名批評)是上策。
看見亞靜早期對「民和黨趙昌澤(戴立忍 飾演)戀慕情意的戲碼,心中不禁竊笑,設定未免太老土,大學生愛慕教授的陳舊橋段本世紀還流行嗎?從政老男人對新世代年輕女子還有吸引力嗎?
這類老政棍是新世代的公敵,怎會愛上他?情節完全欠缺說服力,唯一解釋就是亞靜自身是拜金或拜權者。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全責,幸好劇組沒有過分「淒涼化」亞靜,不然絕對會惹來「元配界」反感。
趙昌澤不是敗在婚外情,就算台灣社會多保守,出軌始終是私事,尤其男選民會包容。趙昌澤敗在,以女方不雅照片作威脅,把私人婚外情變成違法勒索,自掘墳墓。從政第一守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禁色是從政的機會成本,食得咸魚抵得喝。對政客而言,蠢是死罪
故事裡「公正黨」有三個角色是典型的政團人物,主席林月真(賴佩霞 飾演)、秘書長徐南齊(夏靖庭 飾演)與副秘書長高振綱(卜學亮 飾演),黨團高層,資歷深厚,價值觀保守,會倚老賣老,是革新派的阻力牆,同樣也是妥協藝術的平衡者。
不管甚麼議題,社會都有不同聲音,議論紛紜,要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這班「老油條」出馬左右逢源。資訊澎湃年代確實是年輕人的世界,但年長人口始終佔多數,黨有一老,如有一寶。
看見「公正黨」這群年輕幕僚,想起自己讀研究所時期,在美國某政黨當了4年投票行為研究助理,當時認識的文宣部同僚,工作量真的很驚人,是從政者的「少林寺」,美國叫得出名字的政客都出身於黨團文宣部。政治,是「賣人」的行業。
環顧華人社會,有資格拍選舉戲種只剩下台灣。2014年底香港網絡電視「HKTV」曾拍過叫《選戰》的劇集,當時是劇情片,時移勢逆變成記錄片。今天,對觀眾而言是禁片,對官方來說是驚悚片,甚至是恐怖片。《造浪者》呈現台灣社會大眾對選舉的平常心,是劇集最驚喜之處。
民主選舉,缺點多多,為人痞病。不過,有一個優點便足夠,你手上一票之所以神聖,皆因它能阻止當權政施政極端化;他敢極端,選民可用選票轟走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307內容數
以前多看日劇,近年多看韓劇,間中會開美劇、英劇、德劇、西班牙劇....,只要是好劇都會看,偶爾會寫劇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言有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正在追看JTBC熱播的韓劇《車貞淑醫生》,初時只是試看性質,不喜即棄,竟然越看越上癮;推薦的朋友笑說,〝這套外遇劇故事設定超特別,看了8集也不敢肯定倆位女角,誰才是小三,只能恨這個渣男丈夫。〞
《造后者》,把財閥操弄的金權政治,收買、抹黑、被自殺等黑幕,赤裸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政治角力本質就很殘酷血腥,《造后者》更來個大雜燴,全劇像擺滿一桌豐盛食材的韓式燒烤宴,香氣濃烈撲鼻,使人饑腸轆轆。
夫妻要請律師辦理離婚事務,不只婚姻走到盡頭,關係亦近決裂,本以為JTBC剛播完的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是個沉重故事,出乎意外全劇雖有令人難過情節,整體氛圍卻輕鬆幽默,溫暖療癒。
要數2021年令世界觀眾著迷的劇集,韓劇《魷魚遊戲》必列三甲。自己覺得比預期好看,製作手法簡潔赤裸,節奏快不拖拉,色彩對比鮮明卻不紛亂。編與導沒買弄劇情,故事非常簡單,對只看浪漫愛情或家庭倫理劇的觀眾亦無難度。劇中遊戲設定全球三歲小孩也曉玩,只是輸掉結果不同,賠上的是人命。
劇集改編自佐佐涼子的小說《Angel Flight 國際靈柩送還員》,算是日劇從未涉及過的題材,短短6集,每集一個單元,帶出客死異地不只是死者的遺憾,更為家屬帶來沉痛哀傷。
4月初上架的Netflix美劇《Beef》,中譯《怒嗆人生》,在美親友都說好看,與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同一製作公司A24團隊,劇情與拍攝技巧卻不玩天馬行空,故事情節雖略為誇張,卻不失平實貼地,細緻反映美國中產與基層人士的煩惱,抑壓情緒一觸即發。
正在追看JTBC熱播的韓劇《車貞淑醫生》,初時只是試看性質,不喜即棄,竟然越看越上癮;推薦的朋友笑說,〝這套外遇劇故事設定超特別,看了8集也不敢肯定倆位女角,誰才是小三,只能恨這個渣男丈夫。〞
《造后者》,把財閥操弄的金權政治,收買、抹黑、被自殺等黑幕,赤裸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政治角力本質就很殘酷血腥,《造后者》更來個大雜燴,全劇像擺滿一桌豐盛食材的韓式燒烤宴,香氣濃烈撲鼻,使人饑腸轆轆。
夫妻要請律師辦理離婚事務,不只婚姻走到盡頭,關係亦近決裂,本以為JTBC剛播完的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是個沉重故事,出乎意外全劇雖有令人難過情節,整體氛圍卻輕鬆幽默,溫暖療癒。
要數2021年令世界觀眾著迷的劇集,韓劇《魷魚遊戲》必列三甲。自己覺得比預期好看,製作手法簡潔赤裸,節奏快不拖拉,色彩對比鮮明卻不紛亂。編與導沒買弄劇情,故事非常簡單,對只看浪漫愛情或家庭倫理劇的觀眾亦無難度。劇中遊戲設定全球三歲小孩也曉玩,只是輸掉結果不同,賠上的是人命。
劇集改編自佐佐涼子的小說《Angel Flight 國際靈柩送還員》,算是日劇從未涉及過的題材,短短6集,每集一個單元,帶出客死異地不只是死者的遺憾,更為家屬帶來沉痛哀傷。
4月初上架的Netflix美劇《Beef》,中譯《怒嗆人生》,在美親友都說好看,與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同一製作公司A24團隊,劇情與拍攝技巧卻不玩天馬行空,故事情節雖略為誇張,卻不失平實貼地,細緻反映美國中產與基層人士的煩惱,抑壓情緒一觸即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做工的人》(英語:Workers)是2020年的台灣電視劇集,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散文集《做工的人》。由鄭芬芬執導,李銘順、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薛仕凌、曾珮瑜主演,是台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集。全劇共六集,在2020年5月10日起播出。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做工的人》(英語:Workers)是2020年的台灣電視劇集,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散文集《做工的人》。由鄭芬芬執導,李銘順、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薛仕凌、曾珮瑜主演,是台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集。全劇共六集,在2020年5月10日起播出。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