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我每次聽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都很痛苦。
其實很痛苦的不只有我,還有鼎鼎大名的薩拉沙泰。這位以《流浪者之歌》聞名的小提琴大師,竟然公開地這麼說過:「我無法拿著小提琴上台,就只為了聽雙簧管吹出曲子唯一的旋律。」
不只薩拉沙泰說他終生不演此曲,當時的大指揮家兼評論家畢羅也給了非常苛刻的評論。另一位小提琴泰斗維尼奧夫斯基更直接了當地說:「這根本是一首無法演奏的曲子。」
布拉姆斯寫給克拉拉的信,這讀起來就是情書啊(來源:Classic fM)
究竟怎麼了嗎?這首名列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堪稱有史以來震古鑠今的名曲,你沒聽過全曲也會在廣告、在廣播、在電影、在咖啡廳或通俗到可能只是散步經過某個還亮著的門,空氣裡就傳來的該曲某個忘不了的旋律。這樣偉大的曲子,怎麼可能讓布拉姆斯的同代人痛恨不已?
答案很簡單,這首曲子太古典了。
這是什麼答案啊?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本來就是一首「古典曲子」不是嗎?難不成是它是一首比麥可傑克森還通俗的流行樂?
原來我們認知的「古典音樂」走到布拉姆斯,有了不同的途徑。當年許多人,覺得布拉姆斯代表的古典精神實在太傳統、太八股了。取而代之的,是解放個人自由的浪漫主義。
能寫出爆棚滿點《流浪者之歌》的薩拉沙泰,當然是浪漫派的健將。對薩拉沙泰來說,曲子要越炫技越好,這樣才能傳達創作者個人的濃厚色彩。可是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壓根兒不是這麼一回事。第一樂章一開始的小提琴家好像被作曲家罰站一樣,等到自己好不容易上場,手指可能都要僵了。
這樣落落長的前奏,「不把琴弦拉到斷掉不肯罷休」的薩拉沙泰不會喜歡,另一位浪漫派維尼奧夫斯基肯定也覺得「無法演奏」。不過其實不是無法演奏,而是他們根本不想演奏,也看不出布拉姆斯的內在寫作動機,遠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抒情,也更幽微。
布拉姆斯的曲子常有非常鬱結的胸中塊壘,那隱藏的都是一篇篇寫給克拉拉的私密告白。布拉姆斯傳承貝多芬的古典風格,可是這種風格有其工整的筆法和對仗的要求。換句話說,作曲家捨棄浪漫的語法而有意識地遵古,用這種克制的方法一邊既要描寫、一邊又要抵抗他那滿腔就要噴灑而出的愛,天底下再沒有比這更痛苦又更自虐的事了。
我想拒絕演奏此曲的薩拉沙泰,始終難以明白懂那種暗戀的心情吧!
明明身處「愛到卡慘死,沒有你就活不去」的生命絕境,布拉姆斯大可放縱在這種浪漫風格的揮灑語法,讓音樂成為他炙熱愛情的見證。可是他偏偏不要。他偏偏要節制自己的情感,用最古典、最綁手綁腳的厚重格律,昇華愛情的內容。
這就是為什麼我聽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始終非常痛苦。這完全是一個可以掉下去、卻不容許自己沉溺男人的終極深情告白啊。在這個愛情速食主義的年代,誰都能夠愛得風風火火,愛得轟轟烈烈,愛得彷彿沒有明天,可是到頭來,誰又能夠真正懂得愛的深刻和綿長?
在愛裡委屈了自己的心意,愛得不露痕跡卻又鬼影幢幢,只為了讓對方能夠不受到傷害。故作優雅地說其實我並不在乎你,好讓你走;這種虐心的成全,表面上聽起來是一板一眼、冷酷無情的陽剛大古典,骨子裡要噴出火來的,全是被壓抑,浪漫到無以復加的深深思念。
所以這首曲子當然無法被輕易演奏。布拉姆斯的曲子,從來就是獻給天底下最寂寞的人聽的。是那種被命運打倒在地下滿身是傷,還要微笑站起來面對每一天的人,才會懂得的故作瀟灑;是那種曾經放手讓幸福從指間輕悄地溜過的人,才會懂得的百般遺憾。如果你不曾被生活傷害過,你肯定不懂布拉姆斯。
你一定有看過布拉姆斯滿臉大鬍子的樣貌吧?不過布拉姆斯年少時並非總是虬髯客,而是一張斯文、讓人看了不禁想入非非的臉龐。關於布拉姆斯後來為何蓄了鬍,刻意隱無他的俊美,有此一說:不讓人輕易愛上他的好,那正是布拉姆斯埋藏自己的情感,作為對往事揮別的一種手勢。
這個男人心中有最磅礡的大江大河,也有最幽微蒼涼的琴韻心事。
明知今生相聚再也無望,此刻唯一能作的事,就是把這樣的深厚情感,透過最古典最克制的語法,譜成足以傳世的曲子。
這樣當你聽到,就會懂得,那些樂符裡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好像一直在說又彷彿什麼都沒有說、就要放肆去愛卻又不斷割捨靈魂,種種變形到讓自己都不像自己的寂寞留聲,就是我愛你的確切宣言。
正因為是憂傷的男人的私密情書,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特別適合由女性演奏家來詮釋。5月11號韓裔德國小提琴家康珠美,將和指揮大師列維同臺演出此曲,就讓瓦力非常期待。
康珠美和臺灣的曾宇謙有段淵源,2015年備受矚目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就是這兩位角逐最後頭銜。熟悉的亞洲臉孔,在藝術的殿堂上一起發光發熱,傳為樂壇佳話。
此次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再次邀請康珠美特別來臺,她將用怎樣的琴藝與情意,解讀布拉姆斯曲裡的層層迂迴與愛的詰問,就讓我們一起進館發現吧!
🎻【2023 TSO名家系列】列維、康珠美與TSO
時間:5/11 (四)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https://bit.ly/3KHTOJl
瓦力選歌/康珠美演奏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