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子時間
書名:原子時間
作者:柳韓彬 (Ryu Hanbin)
出版:寫樂文化有限公司
之前經典賽的熱潮,讓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大谷翔平的介紹。其中裡面提到大谷翔平利用曼陀羅思考法來達到目標。而在搜尋曼陀羅思考法的時候,我發現了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我開始決定做一些新嘗試,包括寫部落格。
作者柳韓彬主業是一個獸醫,但也同時是一個部落客和YouTuber。她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同時還可以身兼多職,便是她想分享給大家的經驗。
在書中,作者試著幫大家打破「平日生活只有上班」這樣的觀念。作者認為,善用下班時間在有興趣的事情上,生活會更加精彩,建立更多自信,甚至創造副業跟額外收入。
至於下班之後要做些什麼,作者也提供了尋找目標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找到目標的意義,這樣才更有動力往目標邁進。找到目標後,作者分享了如何利用記錄每天生活,找出零碎的時間來執行計畫。最後,作者提到了培養習慣的方法,從小事情開始慢慢累積,養成習慣後一步一步達成目標。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對常看一些自我成長、斜槓人生或是時間管理相關書籍或影片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有「這個內容好像在哪裡看過」的感覺。但如果要說本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是我覺得作者在對找出瑣碎時間以及培養習慣之前的準備,做了更詳細地敘述。
此外,本書有兩個重點對我個人很受用,第一個是藉由紀錄生活來發現浪費的時間,第二個則是培養習慣的心態。
作者認為藉由紀錄自己每天的生活,可以找出自己浪費掉的時間。但作者並不覺得休息娛樂是浪費時間,畢竟人都有低潮跟需要休息的時候。作者想提倡的是,真正的休息是「可以充電的休息」,如果某一段休息沒辦法達到這一點,那這段休息可能就是被浪費掉的零碎時間。與其進行無法充電的休息,那還不如用那些時間做事情,或許更有機會幫自己充電並感到滿足。
在找到可以使用的零碎時間後,作者認為在養成習慣的時候,必要時是可以降低標準的。在作者的觀點中,習慣培養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天都要做,即使只做一點點也比不做好(可以少做,但不能不做)。
我做事情常常都是三分鐘的熱度,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常常還是不自覺鬆懈下來。究其原因,就是時間管理不佳跟太好高騖遠造成。因此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依照作者的建議,每一到兩小時就記錄自己做了些什麼。不到兩天的時間,我就發現在非工作時間中,我浪費很多時間在無法充電的休息上。
在找到那些時間後,我開始利用那些時段寫東西、看書、和其他想做的事情,甚至增加了自己的運動時間。雖然有時候我的工作會讓我喘不過氣來,但我還是要求自己每天做一點點上述的事。不到兩週,習慣就慢慢養成。也因為我現在非工作時間有了更多想做的事情,我在工作上也更專注(因為我想要趕快完成工作去做其他事情),算是一種良性循環。因為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在工作和平常的生活之外,找到了動力跟時間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希望這次可以持續就是了...)。
這本書的內容有點包山包海,所以相對來說可能不夠深入。對時間管理做得很好,或是對習慣養成很得心應手的人,也許內容會太過簡單,價值不高。不過對一些希望找出更多時間讓生活更加精采,或是苦惱習慣養成的人,或許這本書是個不錯的入門。
(超過20年沒寫看書心得了,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avatar-img
7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K-Pengu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我被迫辭職過,所以我很珍惜有工作的時候
終於很想不開地又申請了部落格帳號...
因為我被迫辭職過,所以我很珍惜有工作的時候
終於很想不開地又申請了部落格帳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昨天看一本大陸寫作網紅湯小小的書"在舒適圈自律",這也是一本講習慣養成的書。 有一個章節講到時間管理,她說到每天先列出要做的事,再依照事情的燒腦程度做排列,列出來之後,先去做那最燒腦的事,其他的事耽擱一下也都還好。 因為我以前時間管理都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寫作跟運動被我列為最重要的事,但沒那麼燒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昨天看一本大陸寫作網紅湯小小的書"在舒適圈自律",這也是一本講習慣養成的書。 有一個章節講到時間管理,她說到每天先列出要做的事,再依照事情的燒腦程度做排列,列出來之後,先去做那最燒腦的事,其他的事耽擱一下也都還好。 因為我以前時間管理都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寫作跟運動被我列為最重要的事,但沒那麼燒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