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送別我們這個世代僅存的幾位大師

一音一時海報
一音一時海報
4月2日晚間,朋友們陸續傳來教授坂本龍一過世的消息;朋友問:「你是不是很難過?」但其實老實說,我已經有心理準備。
去年底,教授再次舉辦線上鋼琴演奏會時,坦言:「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或許更早一點,2021年初當他再次罹癌的消息傳來時,我有點不願意去正視這個消息;只希望他能再次戰勝病魔。
回憶起年少時第一次觀賞《末代皇帝》因而認識了坂本龍一;此後他的音樂、他的配樂成為了我固定追蹤的對象與作品。我身邊也有一群和我一樣喜愛教授的朋友;我們曾經一起追逐二手市場上的黑膠,每次去東京都是滿載而歸,志得意滿。
在我從事音樂文字工作將近20年的時間裡,也數次執筆寫作教授的作品;原本才計劃最近定下心來,要寫點什麼關於新專輯《12》的想法,卻沒想到來不及在教授還在世的時候完成。
而最大的遺憾,大概是此生沒有機會參加任何一場教授的「實體」音樂會。幾年前Ennio Morricone離世時,我也曾有過同樣的遺憾。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對於坂本龍一的驟然離世,仍覺得生命無常,世事多舛。在教授的傳記《音樂使人自由》裡,我們讀過那些曾迴盪於他生命裡的樂章,造就了往後的一代宗師;也造就了成千上萬,深受他音樂所影響的後世。
此刻,音樂終使他自由,遠離了病痛,留下了這麼多珍貴的音樂資產與記憶。
再見了,教授,坂本龍一。
1952.1.17-2023.3.28
坂本龍一
以下是多年前撰寫刊載於雜誌上的舊文

紐約、日常、塔可夫斯基的Async / 坂本龍一

2014年7月當坂本龍一(Ryuichi Sakamoto)罹患鼻咽癌的消息傳來,無不令全球樂迷為之震驚。那年原本正在為出道20週年的紀念音樂會,以及札幌國際藝術節做準備的「教授」;從6月初發現喉嚨不適、再到7月間證實罹癌,又因他個人的反核立場,拒絕接受放射性治療,情況一度令人焦急萬分。所幸於暫停所有工作、於紐約接受治療近一年後,坂本龍一於2015年底重返工作崗位,先後為《鳥人》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 · 岡薩雷斯 · 伊納里圖電影《神鬼獵人》,以及日本庶民導演山田洋次席捲日本奧斯卡的新作《我的長崎母親》擔綱配樂。
旋風式的復出,《神鬼獵人》一度獲得第73屆金球獎最佳配樂的「提名」;該獎項最後由另一位義大利國寶級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獲得。2016年頒發的第70屆毎日電影獎最佳配樂,坂本龍一則以《我的長崎母親》拿下該獎項;而讓人感到惋惜的是,曾在1983年與他合作電影《俘虜》(大島渚作品)的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依(David Bowie)則於同年一月10日辭世。
復出後的坂本龍一,不僅交出《神鬼獵人》、《我的長崎母親》兩張出色的配樂成績,他與紐約實驗電子音樂品牌12K老闆Taylor Deupree合作為The 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的音樂會專輯《Perpetual》也在2015年問世;兩人於2014年假倫敦St. John-at-Hackney Church現場收音的專輯《Live》則由ThirtyThree ThirtyThree Records發行。除此之外,坂本龍一與沖繩古民謠女子演唱家古謝美佐子、宮里奈美子、比屋根幸乃、島袋惠美子合作的戰後紀念單曲《勒世果報(みるくゆがふ)- undercooled》則改編自2004年個人專輯《CHASM》的歌曲。
治療頑疾後復出的坂本龍一馬不停蹄地推出新作,2016年除了繼續為吉田修一小說改編、渡邊謙主演的電影《怒》擔綱配樂,還受邀為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舉辦的《動物大交響樂》的藝術展覽會作品《Plankton》與日本概念藝術家高谷史郎合作,運用微距攝影探示地球深海生命體的起源。不過最令大家期待的,還是坂本龍一睽違八年之久的全新個人專輯《async》。
《async》會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情境電子(ambient)、當代(contemporary)、電子(electronic)還是新古典(modern-classical);筆者認為都是,同時也無法運用上述標籤來形容自己聽到的《async》。唱片標題清晰地交代了坂本龍一於紐約生活的日常觀察,以及對雕塑與自然的感悟;音樂上《async》是極其抽象、靜謐的。唱片的開場曲〈andata〉合作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多次與教授合作的維也納聲響家、吉他手Christian Fennesz(Fennesz)。隱藏在坂本龍一盈滿的鋼琴聲響背後,Fennesz猶如濾波脈動的環境聲響(noisy),甫一開始便將《async》這部作品推向一個大眾不太熟悉的坂本龍一面相。(相較於過去的三重奏、配樂、森巴音樂)
〈Disintegration〉回歸到坂本龍一擅長的「鍵盤」處理,也是他最信手捻來的素材之一。〈solari〉讓人想起俄羅斯影像大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2年的作品《索拉里新星 Solaris》;畢竟在另一曲〈Life, Life〉里,特別邀請到前英國樂隊Japan主唱、也是坂本龍一摯友的大衛 · 席維安來朗讀塔可夫斯基詩人父親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Arseny Tarkovsky)的詩句。而〈ZURE〉、〈stakra〉則猶如未來派的Y.M.O.,一面保持了情境電子(ambient)的靜謐、一面提高了80合成電子的摩登音樂色調。〈ubi〉、〈tri〉這類深具日式侘寂(wabi sabi)風格的作品,無疑是坂本龍一的招牌。
坂本龍一與Alva Noto
專輯同名曲〈async〉邀請到紐約現代打擊樂手Ross Karre、Ian Antonio等人獻技,則令我想起了史提夫 · 萊許、約翰 · 亞當斯等人的作品;相信也是坂本龍一自90年代移居紐約後,深受當地薈萃、特別是前衛即興演奏薰陶之下的全新體悟,更像是一篇電影配樂。而〈fullmoon〉這部節錄多人朗讀(10人)的作品,收錄包括曾多次與坂本龍一合作的德國電子作曲家Carsten Nicolai(Alva Noto)、義大利電影導演貝納多 · 貝托魯奇、冰島歌手安德里 · 斯奈 · 德奈森、伊朗女藝術家詩琳 · 娜夏特等多語人聲念白(包括中文),宛若蒙太奇的聲音拼貼。而由日本音樂家本條秀慈郎演奏三味線的〈Honj〉,以及西雅圖愛樂指揮家西蒙 · 詹姆斯、大衛 · 沙比等人指揮伴奏的〈Garden〉,東西合併、恰如其分。
《async》專輯
《async》雖是一部「紐約」日常標誌性的坂本龍一新作,卻仍一貫性地將教授自《Beauty》單飛以來所關愛的東、西文化薈萃,新與舊的音樂相遇,做了一趟全面性的審視。以他65歲之高齡,仍能對音樂保持之高度、敏銳的觀察與個人見解,名符其實的「教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