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傷痛,淺淺地說~繪本《黑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看過這麼黑的繪本封面嗎?
預期會是怎樣的故事呢?
孩子的書屋 ,台東知名公益團體,過去乃因朋友找我募款而認識,對已故創辦人陳俊朗 陳爸舉債辦書屋的故事印象深刻;還沒到過台東書屋,卻先看到這本作者直接署名 #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 的作品《#黑孩子》,頗有感觸,與你分享。
-
在學校老成為背景,不然就是被當成挨罵箭靶的黑孩子,放學拖著沉重的步伐緩慢地踱回家;沒有點燈的家裡,等著他的只有先到家的弟弟。
.
他試著找出點食物讓兩人果腹,翻遍家中,除了垃圾碎屑與無數米酒空瓶,再無其他,只得溫言安撫瘦弱的弟弟,一同忍住飢餓、蜷縮睡去。
.
黑孩子的世界沒有會從煙囪鑽進來的聖誕老人,半夜會闖回家的,只有渾身酒氣並失去理智的爸爸,一次又一次,毫無緣由地以拳頭、以酒瓶朝睡夢中的小兄弟身上招呼;即使眼神滿溢著驚惶恐懼,黑孩子對所有迎面而來的攻擊躲也不躲,脆弱卻堅定地擋在弟弟身前,唯一的念頭只有:非得保護弟弟!……
-
看到這邊,或許你跟我一樣,腦海中已經閃過了好多曾經見過出於這樣家庭的孩子……不僅僅是偏鄉,在都市暗處肯定也有這樣的「黑孩子」。
故事裡的黑孩子,一度在暴力中迷失了自己,後來幸運地遇見值得信賴的大哥哥,走上累積專業技術,踏實地養家餬口的正當道路。
繪本的呈現既現實又隱晦,但確實是孩子的書屋持續努力的方向,瞭解黑孩子、進而導正價值觀,扭轉惡性循環。
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僅能明白一點皮毛,且畫風比較黑暗,吾兒接受度不高,媽媽倒是覺得很有意境;黑孩子的黑、紅與金黃,猶如昭示著為自己深深無力,卻又能為所愛充滿能量~封面、封底的醒目對比,正如跳脫後的希望無窮。
而大哥們鮮明的刺青圖騰,恐怕也各自背負著沉重的生命故事,卻亦是種提醒與銘印,這些細節我很喜歡。
孩子的書屋 網站介紹是這麼寫的:
🌿書屋,是孩子的避風港,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我們帶著被大人也被自己放棄的孩子,找回自己、找回自信,重回學習軌道。
雖陳爸過世,良善的遺志已然傳承,書屋持續關照、陪伴著需要幫助的孩子,並不斷有創新的活動來帶領他們,盼能讓黑孩子被社會體制淘汰的與眾不同,反倒發展成可喜的獨一無二。
由衷敬佩書屋及眾多有心人的不放棄,將迷途孩子導回正軌,相信黑孩子終能發光!
#繪本推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147內容數
讀到好書是種幸福,這裡有中外文學、心靈成長、優質講座精華、資優教育、習慣養成、斷捨離等,各種令生活豐富愉快的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倉編小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偉大或是渺小,其實都不具任何意義。我們交出作品之後的褒貶都不重要,只有全然享受創作當下才是重點。」
-讀《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如何既「空虛」又「充盈」,「無求」而又「尋道」?-沒特別厲害的目標,就開心玩、開心寫吧!   
-那些你好難控制的明知故犯《思考的藝術》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非常努力、而且能力絕佳,還不足以獲得「成功」的入場券,必須想辦法「碰上綠點、避開紅點」!
紅塵,才是能否抵達「內聖外俗」境界的最佳實驗室
---4/9(日) 台大集思堂《原力效應》論壇摘要 初次參與愛瑞克新書講座,一言以蔽之:「太值得了!」
「無論偉大或是渺小,其實都不具任何意義。我們交出作品之後的褒貶都不重要,只有全然享受創作當下才是重點。」
-讀《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如何既「空虛」又「充盈」,「無求」而又「尋道」?-沒特別厲害的目標,就開心玩、開心寫吧!   
-那些你好難控制的明知故犯《思考的藝術》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非常努力、而且能力絕佳,還不足以獲得「成功」的入場券,必須想辦法「碰上綠點、避開紅點」!
紅塵,才是能否抵達「內聖外俗」境界的最佳實驗室
---4/9(日) 台大集思堂《原力效應》論壇摘要 初次參與愛瑞克新書講座,一言以蔽之:「太值得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惡之書》主角為一個小女孩,他自己一個人踏尋了很多地方,像是房間、叢林,而不變的是身旁一直有一些看似空洞無神的玩具們。文字以這本《惡之書》為視角來述說它知道這世界上最邪惡的事情,搭配上小女孩不斷尋求「甚麼」的過程,玩具無表情的看著小女孩,神秘而急於探索(或是逃脫)的感覺,令人害怕卻也深陷其中。
Thumbnail
山田先生經營的"陽光書屋"為家庭困境中的孩子提供免費學習資源和輔導,小林就是其中一位。面對無家可歸、父母不在身邊的處境,小林在山田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找到了學習動力,重拾實現夢想的希望。這個溫暖的故事呼籲社會關注弱勢家庭兒童的成長需求。
Thumbnail
你曾經有過經驗是突如其來的黑暗籠罩身心,讓你暫時不想與外界接觸,接著把自己封閉在陰暗的內心世界,靜靜地等待這場情緒風暴離開嗎? 很多時候,身旁的人會基於關心而急著要你別想太多,或是積極地邀約你踏出家門,但你只想癱坐在家裡,一點都提不起勁,任憑無力感與愧疚感油然而生。 這樣的時間一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小說看完之後要一段時間的沈澱才能轉化爲啟發,『鏡之孤成』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奇幻故事的體材是我很喜歡的,今年因為工作與失學青少年有關,所以這本書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我。
沒想過會連續看兩本如此沉重的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已經夠沉重了,沒想到《弟弟》猶有過之,不過這本書也非常好看,難怪會獲得2023台灣文學獎的金典獎。 不過,《弟弟》並非全書也抑鬱,前半段十分輕鬆,是到了後半段才逐漸沉鬱起來,而且看得出作者已經有所克制,但後段還是看得人不敢呼吸,怕呼吸急促了也
Thumbnail
過完年了,陸續開工。 小朋友們開學了,有位家長分享了他家小朋友的紅包去哪兒? 他說,他的孩子還小,每年收到的紅包,都幫他存在小朋友自己名下的戶頭,且同時投資。 讓我不禁想起了之前追的理財書(除了忙追劇,也追書),在“ 富爸爸與窮爸爸 ”這本書裡介紹的兩位爸爸,分別有著不同的思維,而因為不同
Thumbnail
自從養了小孩後,在某個月開始掉進了繪本坑就深陷不已,查了很多童書資料後,發現了一本不同於繪本,又可愛漂亮的寶寶書,信誼的《小花園》,這本色彩繽紛、可透光、可觸摸,還有一面小鏡子,主打空間、視覺、聽覺、光影、鏡子多重刺激的設計,然後我就買了😂 看別人說親子共讀,最重要的是「共」不是讀 那我們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惡之書》主角為一個小女孩,他自己一個人踏尋了很多地方,像是房間、叢林,而不變的是身旁一直有一些看似空洞無神的玩具們。文字以這本《惡之書》為視角來述說它知道這世界上最邪惡的事情,搭配上小女孩不斷尋求「甚麼」的過程,玩具無表情的看著小女孩,神秘而急於探索(或是逃脫)的感覺,令人害怕卻也深陷其中。
Thumbnail
山田先生經營的"陽光書屋"為家庭困境中的孩子提供免費學習資源和輔導,小林就是其中一位。面對無家可歸、父母不在身邊的處境,小林在山田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找到了學習動力,重拾實現夢想的希望。這個溫暖的故事呼籲社會關注弱勢家庭兒童的成長需求。
Thumbnail
你曾經有過經驗是突如其來的黑暗籠罩身心,讓你暫時不想與外界接觸,接著把自己封閉在陰暗的內心世界,靜靜地等待這場情緒風暴離開嗎? 很多時候,身旁的人會基於關心而急著要你別想太多,或是積極地邀約你踏出家門,但你只想癱坐在家裡,一點都提不起勁,任憑無力感與愧疚感油然而生。 這樣的時間一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小說看完之後要一段時間的沈澱才能轉化爲啟發,『鏡之孤成』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奇幻故事的體材是我很喜歡的,今年因為工作與失學青少年有關,所以這本書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我。
沒想過會連續看兩本如此沉重的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已經夠沉重了,沒想到《弟弟》猶有過之,不過這本書也非常好看,難怪會獲得2023台灣文學獎的金典獎。 不過,《弟弟》並非全書也抑鬱,前半段十分輕鬆,是到了後半段才逐漸沉鬱起來,而且看得出作者已經有所克制,但後段還是看得人不敢呼吸,怕呼吸急促了也
Thumbnail
過完年了,陸續開工。 小朋友們開學了,有位家長分享了他家小朋友的紅包去哪兒? 他說,他的孩子還小,每年收到的紅包,都幫他存在小朋友自己名下的戶頭,且同時投資。 讓我不禁想起了之前追的理財書(除了忙追劇,也追書),在“ 富爸爸與窮爸爸 ”這本書裡介紹的兩位爸爸,分別有著不同的思維,而因為不同
Thumbnail
自從養了小孩後,在某個月開始掉進了繪本坑就深陷不已,查了很多童書資料後,發現了一本不同於繪本,又可愛漂亮的寶寶書,信誼的《小花園》,這本色彩繽紛、可透光、可觸摸,還有一面小鏡子,主打空間、視覺、聽覺、光影、鏡子多重刺激的設計,然後我就買了😂 看別人說親子共讀,最重要的是「共」不是讀 那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