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小孩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是虎媽,什麼事情我說了算,要像船長一樣堅定地領導方向。有了孩子之後才發現,船長很難當。先不說水手們的服從性問題,對於自己所領導的方向,也有諸多自我質疑。
看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見自己的盲點卻很難。如果彼此又處於不對等的地位,這樣的溝通更加困難。大人和小孩,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容易不對等的關係。在大人們指責孩子難搞的同時,會不會是我們看不到自身的盲點與問題,所發出的偏頗言論呢?
作者陳志恆在學校擔任了十年的輔導老師,將自己與學生們的相處整理成文。書名所框出的兩個群體令人心驚且不免自問:「受傷的孩子」為什麼會受傷?「壞掉的大人」又是哪裡壞掉了呢?
書中雖然以學校輔導老師的角度出發,但所處理的問題卻都是親子關係。甚至他所處理的不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父母內在的焦慮以及家庭教養責任的失衡。
書籍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受傷的孩子與渴求愛的靈魂」,在許多文句間都可以看到討論童年創傷的專家愛莉絲.米勒《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中的論點:孩子的「親職化」。乖巧、懂事、服從的孩子,其實是用這樣不給大人造成麻煩的方式,照顧著焦慮、擔心、害怕的父母們。
父母的擔心,超越孩子的年紀。當孩子還小時,我們擔心他的安全,幫桌角包上保護套,這是合理的。但當孩子成長了,有足夠能力面對社會時,父母卻用各種理由將孩子綁在身邊,就是不合理的。
這些過分懂事的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及面貌,來照顧著父母不斷提出的要求。此時的父母其實才像是小孩子,用各種威脅利誘,只要孩子順從他們的想法。
孩子們所受的傷是:真實的自己沒有辦法展現與被接受。父母想看到的是「父母想要」的樣子。而更多時候,是父母曾經想要、但沒有得到過的自己的樣子。
這些「壞掉的大人與令人窒息的愛」,是本書的第二部分。
現今許多教養書籍、教養專家,但為什麼大家仍覺得教養很難?為什麼多數的父母們仍延續使用陳舊的威權教養、羞辱教養?
每當孩子在學校裡出事的時候,老師是否習慣地連絡媽媽?即使夫妻都有工作,媽媽總是那個到校處理孩子事務的人。然而,這樣的擔任教養的角色在家庭裡往往得不到尊重與感謝:總是被指責不會教孩子、過度寵孩子……。得不到尊重與感謝的大人,產生了委屈。這些委屈又吐出去,漫延到孩子身上。
孩子的問題通常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互動狀態的問題。
第三部分則開始討論到「改變」,也就是如何在「關係中帶給孩子更多的力量」。有一句近來常見的話語是「正因為淋過雨,所以總想幫別人撐傘」,大人們協助孩子,正是想藉由這樣的經驗,讓孩子發展出對人的信任,也願意將這份信任,傳遞出去。
而這樣的協助與改變,必須由大人自己做起。或許有人看到這邊會驚喊:「為什麼是我?難道孩子們都不用改變嗎?」
答案是:「是的。」需要改變的都是大人,因為我們是大人了。愛莉絲.米勒認為,只有孩子需要向外索求無條件的愛。當我們不再是孩子時,就有能力給予自己這份信任。
第四部分「那些從孩子上身上學到事」,對我而言像是進一步地反思。陳志恆作為助人者,敏銳地觀察到自己內心因為學生來輔導而膨脹起來的虛榮感。其實,父母又何嘗不是呢?這種「被他人所需要」的感覺,讓我們對自己產生價值感。但,父母的價值若是只建立在「孩子需要我們」之上,又太沒價值了。
「成功的諮商與輔導,最終是要讓個案不再需要助人者,而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路。」
成功的父母,追求的不也是孩子可以獨立自主,靠自己的力量過好自己的人生。父母所提供的,只是當下所需的協助;最終所追求的,則是相信孩子足夠堅韌,可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陳志恆雖然是一位輔導老師,但所輔導的對象卻不限於學生。在與家長、學生的三方會談中,他同樣觀察到了父母內在的焦慮、無助,以及努力卻不被認可的委屈。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是書中最觸動我的一句話。孩子看似失控的行為,或許是他想要引起關注所發出的另類呼救。父母們看似無法改變、高壓強硬的言行,其實包裹著害怕與擔憂的無措,只好依靠舊經驗與舊策略(原生家庭的成長體驗)來應對。在陳志恆的觀察中,這兩方並非對立,都需要支援,而他的文字同樣充滿了對於這兩方族群的理解與體諒。
然而,他以旁觀者立場所書寫出的觀察,有時也犀利地讓人疼痛。每位父母,都期待孩子成才,但如果內在認定孩子就是一無是處,看不到孩子的亮點,那麼再多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成功。
期待是一回事,相信是一回事,而「真正影響孩子發展的是父母的信念,而非期待。」當父母數落孩子時,我們是不是只看到那些做不好的地方,忽略了他們亮眼之處?我們「恨鐵不成鋼」的時候,是不是沒有想過鐵也有存在的價值,人生並非只有一種成功標準。
各種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才能發展出穩固的情感連結。陳志恆在書中曾言,助人者是「可以信任的陌生人」,能夠幫助學生及個案釐清自己的想法,卻無法插手他們的問題。
但親子,卻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事實上,孩子的長大意味著父母的放手。隨著孩子的個人意識發展,父母所能掌控的部分越來越少。當孩子開始用叛逆證明價值時,父母是欣慰地想著「孩子長大了」,還是生氣地想著「怎麼又不聽話了」?兩種想法的背後,不同的是父母是否信任孩子已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決定,並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