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 從2013年《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りんごかもしれない)獲得日本Moe繪本大賞第一名之後,「吉竹伸介」不僅成為日本書店自成一區的繪本作家風雲人物,更是爾後Moe大賞的常勝軍。Moe五月號專訪從事創作十年有成的吉竹伸介,揭示他的心路歷程。
觀看吉竹伸介的作品,很難不被他的微觀論點吸引,《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打破味覺與視覺的既定的記憶,讓蘋果有了突破框架的想像;《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因為主角對每天做不完的例行事務感到厭煩,決心做一個機器人代替自己,但「做」就必須開始認識自己,才有辦法做出一個像自己的機器人。《脫不下來啊!》一個孩子要洗澡,衣服卻卡在頭上,開始了一場「人生如果永遠如此」的幻想。每一次~每一次~他的出手總讓人耳目一新。
究竟吉竹伸介如何做到的?
在這篇專訪當中,可以看到在做為插畫家的20年生涯中,因為必須搜尋素材,他強迫自己去建構並養成了一種技巧,「不管怎麼樣也要把這個世界看作有趣的東西」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所以在路邊看到東西時,他不禁會想「那是什麼?」從這個點,衍生出線,進而形成一個面。當第一本書成為暢銷繪本時,如同許多創作者,那確實是很大的壓力,但或許是因為日日練習所累積的點子與訊息量很龐大,讓他越來越熟能生巧。
但即使為孩子創作繪本,不落於說教這一點常是吸引我的。閱讀吉竹伸介的作品,總覺得是透過他的眼光看世界,找到另一種「救贖」,進而安慰了自己在童年時曾有的失落與不被理解的傻氣,同時也因為他的跳脫,讓人即便是看待生命死亡的議題,如《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心酸酸卻能很輕鬆,吉竹伸介有一個創作論點似乎呼應了這一項特性:「我想讓繪本更難度更高,讓孩子感到『我不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它很有趣,對吧』這種感覺」
而成為作家的十年前、後,這個世界歷經了地震、戰爭、新冠疫情,身為創作者的他希望透過作品傳達一些訊息。我不能確定這是否是巧合,今年三月於日本出版的《ぼくはいったいどこにいるんだ》恰恰很符合這個世界解封後的茫然與需要的指引。
《ぼくはいったいどこにいるんだ》是一本地圖書,但不是地圖。「我到底在哪裡?」「我該往哪裡去?」是現代許多人的焦慮,在這一本繪本中,有一張圖或許可以安慰你、我、孩子、青春期的少年們。在圖上每個孩子都指向不同的方向,但最終要傳達的是—「不管走在什麼樣的道路上,卻都是成為自己的樣子」。這是一本「我的未來地圖」。
我們的童年已經被告知太多「長大後會很辛苦」的訊息,我們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就好像人生的一扇門打開了,只有兩條路,每一條路又繼續向前分岔,是淘汰制的,只要犯錯一次就無法到達目的地。但吉竹伸介要說的是,走哪一條路,最終都會指向同一個地方,那就是—成為自己。
「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會讓你變得更像自己,即使路途分叉再多,最終還是會變成你自己。」(這句話讓人眼睛泛淚。)
好吧!這樣想,人生不是鬆多了~我們對待孩子也要如此啊!
「孩子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無法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只有保持自己的風格,才是對這個孩子最好的狀態。」
「無論哪種選擇都沒有錯」吉竹伸介把這個想法通過圖像和地圖來體現,用一種輕鬆考慮自己未來的視覺化方式,向讀者如傳達訊息。我覺得《ぼくはいったいどこにいるんだ》如果在2023年出版中文版,那真的是Haru我的年度選書呀~
不論如何,一起對這個世界與人生保持希望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