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界線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位職場新兵或老鳥,一定遇過老闆說:有關公司的建議,只要是「合理」的都會採納作為改進...。只是如何界定「合理」?還是老闆說了算。
合理合理,多少的惡假汝之名!
日前開會時,聽到高層會中發表論點,很弔詭!
  1. 員工請補休盡量避免,應該自我奉獻,不能影響工作?
  2. 基層有意見時,要循正常管道,不該爆料**公開?
筆者在公部門工作,某次颱風災害應變會議中,首長提出指導方針:
  • 防災應變後的補休假,希望各單位不要請補休假影響工作,自己以前有任務工作,也都沒請補休,要有自我奉獻的精神.....。
  • 工作上有意見,要遵照正常管道,只要是「合理」的都會參考採納,不要在爆料**....。
這首長個人工作態度及努力值得尊敬!能犧牲奉獻!只是管理及領導層面上,可以再想想...。上述情境中,領導者有兩項目標是其真正所擔心的:1任務工作繁重無法及時完成,2網路負面聲量影響機關形象,對團隊及個人有不良後果。要管理及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是正事!不能簡單用自我奉獻調整心態合理等詞填空解答。
日前,讀了周品均的書:
  • 作為員工下屬的要擺脫只是抱怨,自己選擇的就要去適應。
  • 公司政策沒有合理不合理,別浪費時間糾結合理不合理。
  • 只要問自己願意不願意,職場很單純,大家拿出專業,沒有誰欠誰!
進入職場必須有這樣三觀!公司是老闆花錢花心力建立的,有營運目標壓力,希望決策對公司有益,任何決策合理否自然要有話語權,來引導所有人前進。也因為團隊是多人所組成,公司任何事務如何合理化運作,僅是上層決定,如此公司或公部門是無法基業長青。
不論公司或公務部門,組織大致分成3個層級運作,
  • 最高層級
  • 中層管理及運作層級
  • 基層執行級
最高層級注重的目標,是績效效果生產力及營收。中層級主要把組織當成一個政治社會性機器運作著,注重各種規定和操作技術。基層級關切的是薪水可以領到休假可以放保持同事關係良好。各層級各自目標不同,要完成任務最重要也是最初,在於溝通在理解事實。目標不同又缺乏溝通意識,問題當然無法解決。由於職級的差距,基層級對中層及高層級的理解與尊重,是遠高於最高層級對基層職務的了解和尊重,部門溝通的重心,應偏重最高層級及中層級把傾聽基層級這管道弄好,在心態上準備,在機制的建立,在文化的形塑。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切的果效由心發出 -聖經
溝通是解決部門內合理化問題的解方,合理的斷準則可分成兩種,
  • 道德文化層面
  • 法制習慣層面
評估和量度方法,要根據數字及數據優先決定。以最前段的弔詭事件分析,法制面上已有請補休法律或是規定時,除非改法律,則應給予當事人休假。其他關於應變人力評估及任務目標執行,是關於效率及效果的檢討。道德文化面上,社會觀點普遍尊重公私領域均衡,人要休息也有家庭兼顧剛需...。在後段弔詭事件上分析,法制慣例上如有公務機密維護有個資保護有刑法誹謗罪處罰,公私領域爆料或發表可以此界定,惡意並有權益損害時,以言論侮辱公署及誹謗個人等處罰究責,如涉及內部反應個人抒發,高層可以改變聽的方法,爆料**的聲量越大,在文化層面上要多理解傾聽。合理也因為道德文化及法制習慣,是隨環境動態改變而與時俱進。職場新兵或老鳥,高層或基層也應該如是Upgrade!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蜘蛛人
參考書目:
  1. 彼得杜拉克/新社會
  2. 周品均/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漢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又要像研究所時,要蒐集資料寫論文做簡報? 甫進公職,遇有高階長官出國考察或是考試升等時,代打了! 長官出國前會交付參訪行程及考察目的,開始準備主題及大綱並且蒐集資料;上飛機前大綱主題先給過目....
怎又要像研究所時,要蒐集資料寫論文做簡報? 甫進公職,遇有高階長官出國考察或是考試升等時,代打了! 長官出國前會交付參訪行程及考察目的,開始準備主題及大綱並且蒐集資料;上飛機前大綱主題先給過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所謂的「好」字該如何定義呢? 我覺得我個人的期待是 以不違反公司的規則 又有自己的原則情況下 才不會讓自己在職位上進退兩難 那天公司的換班 我陷入了非常為難的狀況 某人出國而短暫幾天空出的班別 有特定的人覬覦 他的確也爭取到了 只是中間他必須休一天假 他希望休假那天的班別給我上
經過前幾2章的觀察,其實蠻多放在主管軸 本次就放些在員工身上的部分,讓雙向都平衡一下 1.責任問題: 這應該是出社會工作的人最常碰到的問題 當你的同事擺爛時,通常大多都是其他人惡夢的開始 當然也有一些正義凜然之輩,會把這些看不下去的事情進行控管 然而,實際這種做法,只會導致事態更將惡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所謂的「好」字該如何定義呢? 我覺得我個人的期待是 以不違反公司的規則 又有自己的原則情況下 才不會讓自己在職位上進退兩難 那天公司的換班 我陷入了非常為難的狀況 某人出國而短暫幾天空出的班別 有特定的人覬覦 他的確也爭取到了 只是中間他必須休一天假 他希望休假那天的班別給我上
經過前幾2章的觀察,其實蠻多放在主管軸 本次就放些在員工身上的部分,讓雙向都平衡一下 1.責任問題: 這應該是出社會工作的人最常碰到的問題 當你的同事擺爛時,通常大多都是其他人惡夢的開始 當然也有一些正義凜然之輩,會把這些看不下去的事情進行控管 然而,實際這種做法,只會導致事態更將惡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