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心得] 阿娜答有點blue

去年影展的片子,最近才有空看完來記錄一下心得。
故事男主角,有著完美主義的個性,認真負責是這特質的好處, 但一不留意,卻會變成負面的能量累積,尤其主角的工作又是解答客戶問題的窗口, 如有擔任過諮詢專業的人應該會有如此體悟,凡人的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 溝通下來可是會變高血壓呢! 何況他還是細心到連名字的細微處寫錯都會挑出來,終究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 去看診後,被醫生宣告:憂鬱症,真是一個相當 blue的打擊呢!
而片中用了一個比喻:憂鬱症就像是心靈的感冒 我想想說得也有道理,只是常人久久一次生病,一次不過幾天, 但是有人卻是一病不起。
醫生建議了一個認知行動療法-寫日記, 讓病人認知到自己得了憂鬱症,並且接受他。 不過整個看下來,再怎麼苦,至少夫妻還是同心, 我覺得這是主角值得欣慰的地方,像是另一位病友, 正是與妻子離婚而變成現況,家人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呢。 關於主角的窘困,真得有慘不忍睹的感覺, 比如連睡個午覺,都是如此僵硬, 這感覺就像是要一個人好好放鬆,結果為了努力放鬆反倒是整個僵硬, 不過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我也有這毛病。
晚上睡不好,躲在棉被裡也像是逃避的感覺 個人認為,如果入戲太深,還真的會跟著主角一起低落呢, 觀賞之餘記得把自己拉回來唷!
題外:日本職場也真先進,還有所謂的失業保險呢。 主角羨慕寵物 igu(蜥蜴),但爬蟲類可沒有溫暖的心(把手放到衣服裡), 宮崎葵飾演的妻子真是超窩心的呢! 不論是生活步調的改變、食物上的食療,還有心靈上的打氣, 可以有這麼認真用心的妻子,真是有福氣! 當然這強而有力的後援,也是老公先前給予鼓勵換來的, 這次說明互助的重要阿。
日本漫畫產業揚名國際,卻也是相當競爭呢,沒有人氣就面臨斷載。也可參考作品《爆漫王
片中有點出了一個關鍵,值得深思:不是想著為什麼得,而是想著得了代表的意義 主角要回歸初衷,思考 要持續努力的痛苦,其實不用?保持平常心就好。 我想這道裡套用在宮崎的身上,是說不要她為了找工作而拋棄畫畫的兼職, 而是要找到另一種繪畫的模式,而最後她也成功獲得另一個插圖的工作了。
現在真像是人生的暑假,很貼切的譬喻,噗噗! 不過夫妻繳作業的不同調; 老婆:放假就是盡量休息,這就是作業。(甜) 老公:想要往前邁進,哪怕只是一步。(激動) 得病的人,不是孤獨的!
老公最後情況有所改善,將自己的日記拿出來, 讓老婆參考改出一本對抗憂鬱症的書,圖文並茂也是發揮出心所關切的人事物, 是個很棒的自我實現。
把標籤貼在 igu 身上 XD 兩人聯手開自己的公司,自己當老闆也不賴呀 最後受邀去演講,談到了戰勝的祕訣-A TO DE 分別為以下: 不讓患者焦躁 不特別對待 分辨可以與不可以做的事
我想這也可以給有類似困擾的夥伴參考。自我回顧, 人生的情緒狀態就像是一個正弦波起伏,有時開心有時低潮, 而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悶悶不樂的時期縮短,並且順利帶過, 是每個人要去學習、應變的, 找一些喜歡的事情,管道,相信你會看到這世界更快樂的一面!
個人分享一些: 外出踏青散心,找好朋友暢談,享受美食當作犒賞自己, 熱血運動轉移注意力,享受電影世界,睡到天昏地暗,跟可愛寵物玩…… 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做得愉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