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家」對我來說,近乎於只是睡覺的地方,我從白天到夜晚幾乎都在外面奔波,工作也習慣在咖啡廳做完;一到假日就想奪門而出,沒人約時,會無聊到感覺被遺忘。我永遠覺得外面的世界比家裡美好,比家裡舒適又多采多姿。
透過整理,學習打造一個能安放身心的空間,無論在外面發生什麼事,當我回到自己的房間後,就感覺在這個空間裡,有能力支持自己,接納、療癒自己,然後有信心再開創新的人生。
認識台灣第一位到府的「收納整理師」,也是第一位「遺物整理師」——廖哥
收納幸福-廖心筠,其實是始於一個可愛又傳奇的緣分。
因為她家的「忠犬大黑」救了她,2015年我還在寵物雲任職時,把她分享的故事
寫成新聞,那篇報導也幫我創下單篇百萬的驚人點閱率。
▲當時寫廖心筠與忠犬大黑的新聞,結下奇妙緣份(?)(圖/翻攝ETtoday寵物雲)
後來就隱約注意到,廖哥開始了整理師的事業,但我們也很多年沒有特別聯絡,因為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主動學習整理;甚至可以說,我根本從來沒想過這是需要學習的能力。
從前「家」對我來說,近乎於只是睡覺的地方,我從白天到夜晚幾乎都在外面奔波,工作也習慣在咖啡廳做到完;一到假日,我就想奪門而出,沒人約時,還會覺得自己好無聊、好可憐。我永遠覺得外面的世界比家裡美好,比家裡舒適又多采多姿。
「整理房間」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痛苦大工程」,常常是有放連假、過年大掃除才會做,做法也比較像是追求「表面和諧」,能塞的就塞,能藏就藏;如果表面有灰塵就清一清,壞掉的東西就丟一丟,看起來還好好的,又繼續塞、繼續囤積。
倒也不是故意讓房間變亂(應該沒人是故意),可以說是從小沒特別研究怎麼管理物品,不曉得原來學習管理物品,其實就是在學著管理自己的人生和能量。
尤其對巨蟹座的我來說,最難割捨的就是跟回憶有關的東西;加上生活很忙碌,物品的增加往往是無意識的,「凌亂」往往就是在日漸麻木下形成的。
整體看起來,大概就是環境凌亂,才不想待在家;不待在家,就更不會整理;不斷出門,又不斷從外面帶回更多雜物回來,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影響其實不只是反映在居住空間,也反映在人生。我常常向外索取關注,也向外找尋樂趣;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厲害、比較好;而沒有好好整理自己的內在、看見自己的價值。
一直到2021年台灣三級警戒期間,被迫長時間待在家,我痛定思痛想要改變居住的環境,重新認識了廖哥。打開她的粉絲團,從影片開始聽(對,她的影片要用「聽」的),不聽則已,聽了之後,連我媽都跑去報名她的整理挑戰營,那時候我們家也進行了一波超誇張的斷捨離。
在那波斷捨離,我送掉了近3百本書;而原本我有兩座大衣櫃,裡面塞滿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和配件,也清到變成只剩一座衣櫃的量。
雖然清掉一整個衣櫃,讓我很開心,不過剩下閒置的那座,就成了我的心頭之患。
那是一座「鐵架式」組合衣櫃,好處是拆裝方便,卻讓房間很不「房間」,沒有溫馨感。而房間另一頭,也有一座小型鐵架櫃,用來收納的視覺上也會非常凌亂。
▲好不容易斷捨離清空的衣櫥,卻因為閒置了一年,又開始堆放雜物,變成房間裡的心頭之患。
我很困擾,又考量未來可能還要搬家,不知道怎麼處理它們,也不知道怎麼選適合的收納櫃。隨著人們對疫情麻痺,出門機會再度變多,我的拖延症也發作,這個大鐵架漸漸成了雜物堆放的地方,房間其他區域也有再度凌亂的跡象。
好消息是,我不再認為「整理」是一件隨隨便便、單靠自己就能應付的事,終於忍不住向廖哥求救,超巧的是她剛好推出線上視訊諮詢服務。我就這樣在某個休假的下午,跟廖哥約了視訊,直接讓她看我因為忙碌又亂上巔峰的房間。
其實我已經從影片看過她非常多次了,不過她見到我的活人(雖然是線上)應該是第一次,但當時完全沒意識這個點;反正求助專業就是要尺(恥)度大開,沒在怕的,事後真的覺得這趟諮詢,實在非常非常的值得!
雖然平常看她的影片、聽Podcast 已經有很豐富的資訊量,但一對一諮詢的好處,是能針對個人的情況來調整和建議。經過兩次的視訊諮詢(其實覺得不夠,很想要有第三次跟廖哥當面告白的機會),她給了我很多很棒的建議,讓我收穫很多。
儘管我是那種不太聽人建議的類型(諮詢前有做一個小測驗,我是非常有自己邏輯、耳根硬的那種,聽歸聽,做歸做,一度廖哥還說那就直接下課了XD )所以有按照自己喜好調整一點點做法,但她的專業真的解救了我,也讓我發現到自己的收納性格,改變了一些做法。
因為我想增加房間的溫馨感,還有我的書本很多,我把小鐵架替換成木頭色的書櫃,一座用來放生活雜物、零食;另一座用來只放書、牌卡、筆記本等。
櫃子是自己買來組裝,家人也有幫忙,這過程其實很有成就感,也感受到家人的愛。
▲Before的書櫃旁邊有個小鐵架,一進入房間就看到它,視覺非常凌亂,前方也因為一忙就開始亂堆雜物(汗)
而原本以為是心頭患、必須除掉的大鐵架,奇蹟的留下來了。廖哥建議把這裡當作「閒置放鬆區」,可以減少我的心理壓力,一些備品、少用的物品、小家電,就放來這,房間地板就不會到處是物品。
而鐵架上本來用來掛衣服的衣桿,她建議我乾脆變成包包們的家,把比較常用到的包包、托特包全部掛起來,就不會亂塞亂放得東一個、西一個。
在我買了一些收納箱重新整頓後,我現在覺得這個「放鬆區」真的讓我放鬆很多,它從一個本來讓我覺得很礙眼、丟掉又覺得很對不起我媽的架子,重新有了新的生命。
隨著節慶我還可以掛一些以前買的(看似很廢的)旗幟來裝飾(需要找時間燙一下就是了)。
▲大鐵架衣櫃意外留下來,雖然不是很完美,但當作「閒置放鬆區」收納備品,包包也掛上去收納,還能掛一些旗幟(可能要燙一下就是了)。
然後之前不小心買錯的竹架,放上木櫃後,拿來放一些咖啡、茶包、杯子、小飾品、水晶,意外很有質感,旁邊再放上朋友送我的畫。
這一波的整理,坦白說讓我有點愛上了整理,我在整理一個段落後,剛好照計畫去醫院手術;等出院時,回到我的房間,讓我覺得這裡是個親手打造的、能讓我安放身心的空間。
現在整理已經成為我的日常,甚至可以說成了我用來紓壓的興趣。這種改變當然也不是短時間發生的,而是從2021年只會丟東西開始,逐漸的累積,越做也越輕鬆。
因為一點一滴建立了整理的心得、邏輯和系統之後,其實「整理」就不會是痛苦的大工程;反而能成為生活上梳理思緒、能量重整,甚至堪稱可以「改運」的奇蹟小魔法。
呼應廖哥的口頭禪,整裡確實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整理人生;她也常常說「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以前聽她說一些奇蹟案例,都覺得應該是少數個案或別人比較好運吧,哪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這一年多來,隨著我每一次整理,真的就更有清晰的思緒面對眼前的人生,一次也比一次更有心得、更進步。有時候確實也會在整理完,就發生讓人開心的好事,才知道她真的沒騙人。好事不一定是轟天動地的大事,或許是小確幸,無論如何,光是待在舒適的空間,就讓人心情大好,頻率會因此改變。
分享這篇文其實我也蠻猶豫,因為以前別說曝光我家,邀朋友來玩都不太敢,我家也不是什麼豪宅,只是租賃的小公寓,應該很多人的家都比我家漂亮很多倍,也整理得比我還好;但我還是決定把這些心得寫下來,做一個紀錄,看見成長的過程;等我手術的體況恢復更好後,也會看她的線上課,繼續做一些調整。
而我雖然還是一個很愛出門玩的人,但現在也很喜歡待在自己的家,工作和寫稿也常常在家寫,減少很多去咖啡店的開銷,也幾乎不再依賴夜生活,對錢包和健康都有幫助,這也是額外的好處。
無論在外面發生什麼事,回到自己的房間後,我就覺得在這個空間裡,有能力支持、接納、療癒自己,也相信有能力重新面對、再度開創人生。
P.S. 最近因為手術,很像是身、心、生活空間,甚至人生觀都在整頓,希望未來有機會分享跟身體改變有關的心得。關於整理,也還有一些連結內心的體悟,期待之後也能陸續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