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 VS. 身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某日,一段父女間的對話
父:今天我花了很多錢
女:花了多少錢?為什麼?
父:花了快60000塊,下個月要去上5天課
女:喔
父:妳都不關心我
女:要關心什麼
父:我花這麼多錢去上課你都沒什麼感覺
女:習慣啦,很好啊
父:為什麼妳覺得很好
女:上完課再把錢賺回來啊
父:上完課不一定能賺錢啊,有時是上興趣、開心的
女:沒關係啊,總有一天會運用到的
父:所以你認同自我投資嗎?
女:是啊
父:所以妳以後也會投資自己嗎
女:會啊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如何教育孩子,我也是當父親之後一路學到現在,古人說:「言教不如身教」,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又該如何執行呢?
身為父母很喜歡教小孩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怎麼做比較好?...,想到小時候電視只有老三台的時候,八點檔真有致命吸引力,每天晚上父母趕著我們去讀書,說認真讀書才有前途,然後他們在看八點檔,這時人在書桌前,心思全在電視上
在華人父母具有權威的思想習慣下,用嘴教是父母最常用的方法,當然也最常忽略自己的行為舉止,總認為我教了啊!為什麼都不聽呢?而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小孩每天到底在學什麼,學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絕對不是父母嘴巴說的那些話,在每天的潛移默化中,一言一行已慢慢深入內化到小孩的思想與習慣中,不論好的、壞的都會染到孩子身上,與其說要教好孩子,不如先教好自己或許效果還會比較好
小孩學的不單是聽到父母說的話,更重要的是看到父母做的事情,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一樣,這樣的效果最好,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不同,基本上都會學習看到的,而不是聽到的;將此延伸到公司管理,一位優秀的領導者絕對具有值得部屬學習跟追隨的言行,而只靠一張嘴命令、要求著下屬的,通常都會得到陽奉陰違的對待
如何教小孩?如何帶部屬?
應該有個可以思考的起點了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您能平靜地在小孩身邊聽著多久的大聲哭喊呢?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您能平靜地在小孩身邊聽著多久的大聲哭喊呢?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沒禮貌的孩子該怎麼教 故事是這樣開始:前陣子在尋找家教當額外收入時,意外遇到一位很神奇的父親,在還沒去試教前,就在訊息中詢問我非常多問題。 在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即使是醫學與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原來仍有很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異常行為,幾乎沒有什麼病識感。常在遇見孩子有不當行為時…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沒禮貌的孩子該怎麼教 故事是這樣開始:前陣子在尋找家教當額外收入時,意外遇到一位很神奇的父親,在還沒去試教前,就在訊息中詢問我非常多問題。 在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即使是醫學與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原來仍有很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異常行為,幾乎沒有什麼病識感。常在遇見孩子有不當行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