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 VS. 身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某日,一段父女間的對話
父:今天我花了很多錢
女:花了多少錢?為什麼?
父:花了快60000塊,下個月要去上5天課
女:喔
父:妳都不關心我
女:要關心什麼
父:我花這麼多錢去上課你都沒什麼感覺
女:習慣啦,很好啊
父:為什麼妳覺得很好
女:上完課再把錢賺回來啊
父:上完課不一定能賺錢啊,有時是上興趣、開心的
女:沒關係啊,總有一天會運用到的
父:所以你認同自我投資嗎?
女:是啊
父:所以妳以後也會投資自己嗎
女:會啊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如何教育孩子,我也是當父親之後一路學到現在,古人說:「言教不如身教」,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又該如何執行呢?
身為父母很喜歡教小孩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怎麼做比較好?...,想到小時候電視只有老三台的時候,八點檔真有致命吸引力,每天晚上父母趕著我們去讀書,說認真讀書才有前途,然後他們在看八點檔,這時人在書桌前,心思全在電視上
在華人父母具有權威的思想習慣下,用嘴教是父母最常用的方法,當然也最常忽略自己的行為舉止,總認為我教了啊!為什麼都不聽呢?而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小孩每天到底在學什麼,學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絕對不是父母嘴巴說的那些話,在每天的潛移默化中,一言一行已慢慢深入內化到小孩的思想與習慣中,不論好的、壞的都會染到孩子身上,與其說要教好孩子,不如先教好自己或許效果還會比較好
小孩學的不單是聽到父母說的話,更重要的是看到父母做的事情,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一樣,這樣的效果最好,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不同,基本上都會學習看到的,而不是聽到的;將此延伸到公司管理,一位優秀的領導者絕對具有值得部屬學習跟追隨的言行,而只靠一張嘴命令、要求著下屬的,通常都會得到陽奉陰違的對待
如何教小孩?如何帶部屬?
應該有個可以思考的起點了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您能平靜地在小孩身邊聽著多久的大聲哭喊呢?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您能平靜地在小孩身邊聽著多久的大聲哭喊呢?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沒禮貌的孩子該怎麼教 故事是這樣開始:前陣子在尋找家教當額外收入時,意外遇到一位很神奇的父親,在還沒去試教前,就在訊息中詢問我非常多問題。 在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即使是醫學與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原來仍有很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異常行為,幾乎沒有什麼病識感。常在遇見孩子有不當行為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沒禮貌的孩子該怎麼教 故事是這樣開始:前陣子在尋找家教當額外收入時,意外遇到一位很神奇的父親,在還沒去試教前,就在訊息中詢問我非常多問題。 在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即使是醫學與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原來仍有很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異常行為,幾乎沒有什麼病識感。常在遇見孩子有不當行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