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 VS. 身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某日,一段父女間的對話

父:今天我花了很多錢

女:花了多少錢?為什麼?

父:花了快60000塊,下個月要去上5天課

女:喔

父:妳都不關心我

女:要關心什麼

父:我花這麼多錢去上課你都沒什麼感覺

女:習慣啦,很好啊

父:為什麼妳覺得很好

女:上完課再把錢賺回來啊

父:上完課不一定能賺錢啊,有時是上興趣、開心的

女:沒關係啊,總有一天會運用到的

父:所以你認同自我投資嗎?

女:是啊

父:所以妳以後也會投資自己嗎

女:會啊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如何教育孩子,我也是當父親之後一路學到現在,古人說:「言教不如身教」,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又該如何執行呢?

身為父母很喜歡教小孩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怎麼做比較好?...,想到小時候電視只有老三台的時候,八點檔真有致命吸引力,每天晚上父母趕著我們去讀書,說認真讀書才有前途,然後他們在看八點檔,這時人在書桌前,心思全在電視上

在華人父母具有權威的思想習慣下,用嘴教是父母最常用的方法,當然也最常忽略自己的行為舉止,總認為我教了啊!為什麼都不聽呢?而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小孩每天到底在學什麼,學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絕對不是父母嘴巴說的那些話,在每天的潛移默化中,一言一行已慢慢深入內化到小孩的思想與習慣中,不論好的、壞的都會染到孩子身上,與其說要教好孩子,不如先教好自己或許效果還會比較好

小孩學的不單是聽到父母說的話,更重要的是看到父母做的事情,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一樣,這樣的效果最好,如果聽到跟看到的不同,基本上都會學習看到的,而不是聽到的;將此延伸到公司管理,一位優秀的領導者絕對具有值得部屬學習跟追隨的言行,而只靠一張嘴命令、要求著下屬的,通常都會得到陽奉陰違的對待

如何教小孩?如何帶部屬?

應該有個可以思考的起點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習習踐行的分享沙龍
17會員
47內容數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2024/09/02
要謝謝女兒一次次的表現,讓自己能慢慢的放手與放心,未來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要求自己提供一個全力、全心支持的狀態,看著、欣賞著慢慢茁壯成長的蝴蝶展翅飛舞,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Thumbnail
2024/09/02
要謝謝女兒一次次的表現,讓自己能慢慢的放手與放心,未來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要求自己提供一個全力、全心支持的狀態,看著、欣賞著慢慢茁壯成長的蝴蝶展翅飛舞,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Thumbnail
2022/10/09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2022/10/09
在自己與女兒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讓雙方都覺得舒服,這應該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生持續要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2021/09/26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Thumbnail
2021/09/26
在人生過程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成功與失敗,但這只是結果的一部分,不應把它當成全部,需要著重的是自己在過程中做了什麼,而過程中付出的程度不同或者心態不同,在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品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Thumbnail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Thumbnail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如何教育孩子,我也是當父親之後一路學到現在,古人說:「言教不如身教」,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又該如何執行呢?
Thumbnail
很多父母都喜歡問如何教育孩子,我也是當父親之後一路學到現在,古人說:「言教不如身教」,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又該如何執行呢?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Thumbnail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這十二個字的主旨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生養孩子,供給吃穿卻不教育他,是父母的過失。教學不嚴謹是老師怠惰失職。 家庭教育中,父母只著重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的豐足,卻忽略家庭教育對型塑一個人的人格與生活習慣的重要,這是父母之過。 三字經文中只提到父之過,而非父母過,為什
Thumbnail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這十二個字的主旨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生養孩子,供給吃穿卻不教育他,是父母的過失。教學不嚴謹是老師怠惰失職。 家庭教育中,父母只著重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的豐足,卻忽略家庭教育對型塑一個人的人格與生活習慣的重要,這是父母之過。 三字經文中只提到父之過,而非父母過,為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